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对比
2016-01-08卢思稼,韦伟,马建林
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对比
卢思稼韦伟1马建林
(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海南海口570311)
关键词〔〕经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806109)
1新生儿科
第一作者:卢思稼(1981-),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疗法〔1〕。但高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身体的基础情况较差,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风险较大。目前临床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穿刺途径主要有桡动脉及股动脉。研究〔2,3〕显示,对于年轻患者,两种穿刺途径的临床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的血管并发症较少。本研究对比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穿刺途径的不同,将126例经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90例经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78例,女48例,年龄70~92〔平均(78.38±6.52)〕岁,合并糖尿病46例,合并高血压86例,既往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51例,心肌梗死病史6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史1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6例;对照组男61例,女29例,年龄71~90〔平均(77.81±5.26)〕岁,合并糖尿病35例,高血压68例,既往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36例,心肌梗死病史6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史1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以及既往史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的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同时排除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其他严重心脏病变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等具有介入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已经接受溶栓治疗以及拒绝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
1.3研究方法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给予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进行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双腿稍分开、外旋,以右侧腹股沟横纹下约2 cm股动脉搏动处稍下方为穿刺点。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在穿刺点处开始切开1个3 cm的与横纹平行的切口。以和皮肤成30°的角度将穿刺针刺入,缓慢推进直至见到血流喷出。插入导丝并沿导丝将7F动脉鞘管送入。行冠状动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根据病变的情况,选用相应的球囊和支架完成介入治疗。动脉鞘管在术后约4 h后拔除,局部压迫10 min,穿刺部位无明显渗血后,加压包扎,手术结束。术后需卧床24 h。对照组采用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进行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右手臂取外伸外展位,手心向上置于血管造影机上。固定右侧手腕部后,以桡骨茎突上1 cm动脉搏动处为穿刺点,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以和皮肤成60°进行穿刺,缓慢推进至有血流喷出。插入导丝后沿导丝将6F桡动脉鞘管送入。行冠状动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根据病变情况选取相应的球囊和支架完成介入治疗。动脉鞘管于术后立即拔除,局部加压包扎,手术结束。
1.4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和成功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发生死亡和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结果
2.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时间和成功率的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时间和成功率的对比
项目观察组(n=126)对照组(n=90)左主干病变〔n(%)〕3(2.38)2(2.22)前降支病变〔n(%)〕83(65.87)58(64.44)左旋支病变〔n(%)〕25(19.84)17(18.89)右冠状动脉病变〔n(%)〕45(35.71)35(38.89)单支病变〔n(%)〕59(46.83)41(45.56)多支病变〔n(%)〕67(53.17)49(54.44)导管插入时间(min)2.05±1.833.12±2.641)X线曝光时间(min)18.71±11.6224.02±14.751)手术时间(min)58.83±9.5760.36±9.95手术成功率〔n(%)〕123(97.62)87(96.67)
与观察组比较:1)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死亡以及再次手术情况的对比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19.85±3.62)h〕显著长于对照组〔15.03±1.96)h〕(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5.31±2.01)d vs (4.85±2.33)d)〕、死亡率(均为0)以及再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比例〔4例(3.17%) vs 3例(3.33%)〕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穿刺部位血肿的有5例(3.97%),皮下淤血4例(3.17%),迷走神经反射2例(1.59%),假性动脉瘤3例(2.38%),尿潴留3例(3.28%),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49%;对照组术后并发穿刺部位血肿、皮下淤血、动脉痉挛、迷走神经反射均有1例(1.1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细胞供血供氧减少。随着病情的进展,心肌缺血缺氧的加重,可出现心肌细胞的凋亡,心肌坏死而发生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事件,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可迅速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引起患者死亡。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冠脉介入逐渐成为了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5,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可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两个途径实施,在年青患者中,临床研究显示,上述两种手术途径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7〕。对于高龄患者,由于其多合并各种慢性疾病,机体的基础情况较差,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风险较大〔8〕。本研究提示两种介入方法各有特点,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
在本研究中,通过两种穿刺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近期疗效相当。但相对于桡动脉,股动脉的管径更粗,有利于手术操作,且桡动脉由于管径更细,穿刺过程中容易发生血管痉挛〔9〕。因此,经桡动脉穿刺途径必须注意患者手腕位置的摆放,并选择桡动脉波动最明显的位置,以有利于手术的顺利操作。由于股动脉穿刺后要求患者卧床以避免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越长,其发生下肢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有研究结果也显示,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患者术后体循环栓塞、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因此,经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后,应更加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等病情的变化情况以及早干预。在手术操作中,要注意动作轻柔,减少对桡动脉的刺激,同时,导管插入前可通过硝酸甘油的注射预防动脉痉挛的发生。如果遇到患者迂曲明显,导丝通过困难时,可通过配合患者深呼吸或者咳嗽等方式,帮助导丝顺利通过〔10,11〕。
综上所述,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的临床疗效相当,经桡动脉途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操作难度较大,临床可根据患者术前评估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穿刺途径。
4参考文献
1杨水祥,陈丽丽,王丽丽,等.冠心病介入诊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5-8,12.
2程昌霞,周建华,王斌,等.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介入治疗36例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4):498-500.
3刘圣文,乔树宾,徐波,等.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0):2852-5.
4刘莹,陈庆伟,吴庆,等.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890-3.
5钟继明,李浪,陆永光,等.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4):265-8.
6吕永成.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123-5.
7章锡林,汪靖,胡剑平,等.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诊疗常见问题的观察与处理〔J〕.安徽医药,2010;14(1):60-2.
8邓锁琴,靳元,周生琴,等.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心梗冠脉介入治疗后心室重塑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1791.
9刘培良,袁龙,苗磊,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型脑钠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79-80.
10耿旭.BNP及NT-proBNP和心肌缺血缺氧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8):1374-6.
11张茹艳,赵茹,宋衍秋,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4;54(4):1-3,6.
〔2014-05-11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