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四不”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2016-01-08李德祥

政工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员官兵政治

李德祥

坚持“四不”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李德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工作的灵魂工程、固本工程,一定要目标明确,信念坚定,作风扎实,勇于创新。为此,要坚持做到“四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怀疑;教育的“一个过程”不能割裂;教育的引导方法不能僵化;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不可小视。

思想政治教育;“四不”;质效

习主席指出,“我军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灵魂工程、固本工程,必须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务实作风、积极进取,不断提升实效性,当前尤需坚持做到“四不”。

一、教育的重要性不容怀疑

《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用基本途径、中心环节、重要保证12个字鲜明阐释了教育的地位作用。对于教育的重大意义,谁都能说上几条,但深切感悟却有差距:一是有的同志感到,年度教育时间安排多了,每年用54天时间搞教育冲击了军事斗争准备;二是有的同志认为,只要干部带兵能力强,拢得住官兵的思想和行为,确保单位不出事,教育搞与不搞、搞多搞少无所谓;三是有的同志把教育等同于一堂课,降格为单纯的例行性工作;四是有的同志还在讨论“教育究竟管用不管用”这个伪命题。

对此,要看到,正是因为在古田会议上解决了教育问题,确立了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的教育理念,红军才能剔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也才有了后来人民军队各种光荣传统的诞生和继承发扬。要看到,延安时期,大家都争着抢着去受教育,唯恐不了解党的理论、政策,回家后夫妻之间还要讨论,唯恐理解不到位。那时候是发自内心地想受教育,教育也成为个人和党加强联系的主渠道。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某种程度也是教育的胜利。要看到,如果没有长期坚持、点滴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军就不会在历次调整改编中向党交上合格的答卷。在这方面,前苏联军队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苏军不但不执行苏共中央的指示,反而执行对立派的命令,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要看到,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已经演变成夺取“制脑权”的战争,绝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在“真理还在穿鞋子,谣言已经走遍天下”的不利局面下,更要把教育这个“在官兵头脑中搞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重点围绕强军目标和新“四有”要求,着力上好五堂课:一是科学理论基本观点课,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官兵头脑;二是当兵打仗基本职能课,强化官兵“无时不备战、随时准备上”的使命意识;三是立身做人基本操守课,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四是专业兵种基本品质课,培养官兵与本兵种和从事专业相适应的精神品质;五是遵纪守法基本规范课,使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二、教育的“一 个过程”不能割裂

《大纲》规定,教育有六个环节,即计划、准备、授课、活动、讨论、总结。这六个环节构成了教育的“一个过程”。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计划不得当。有的单位做年度教育计划,连哪个月搞什么内容的随机教育都列得清清楚楚,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随机教育打的是“遭遇战”,解决的是官兵的现实思想。而官兵的现实思想怎么能够计划出来呢?有的单位计划教育不留余地,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时间细化到了几点几分,这样,上级一安排临时性学习教育内容,就打乱了单位计划,造成计划随意性大。二是准备欠充分。最普遍的问题是不注重调查研究,不分析官兵思想,总感到自己离兵很近什么都清楚,其实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最不该的问题是备课不认真,有的网上粘来照搬照抄,有的让文书代劳不管不问,有的对教案不反复推敲。有一堂关于消费观的课,主标题是“端正消费观,莫做负二代”。这个题目就是没有推敲的。这个“负二代”是相对“富二代”而言的,“富二代”指的是父辈很有钱,那么“负二代”岂不是说父辈负债累累吗?显然不够准确。三是授课一刀切。当前,部队外训演习的任务越来越重,时间在4个月至8个月不等。外训期间,由于条件艰苦、时间紧张,往往不具备备课条件,所以不少单位外训前就把所有的课都备好,外训期间发到各个连去讲。这样虽然体现了工作的主动性,但也带来了照本宣科的问题,缺乏针对性。而且搞教育也有个时机的问题,时机没到就得等,就像早上没事不能把晚饭先吃了一样,营区搞出来的教案势必缺少了一股“野”味。四是活动太单调。有的单位尽管计划列了一些活动,但实际上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根本不去落实;有的安排活动就是那几招,一开展军魂教育就组织参观军史馆,一开展安全教育就组织“我为安全献一计”,一开展坚定信念教育就组织演讲。这方面,也有政治机关统揽设计不够的问题,致使基层开展活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营连这个小圈子里“打转转”。五是讨论没质量。主要是巧妙设问、适时引导做得不够。组织讨论,出一个好的题目是前提。有个单位搞生死观教育时,出了个讨论题——“战场上你怎样为战友挡子弹?”这个讨论题让人无从谈起。所以,出讨论题一定要让大家能接上话茬,能发表看法。有的单位在组织讨论时“坐军姿、挨个讲”,不互动,不纠偏;甚至个别单位讨论“静悄悄”,让每个人写一段,交给班排长抄到本子上就行了。讨论结束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了解掌握情况,不组织讨论讲评。六是总结走过场。应当说,每周教育日都得有总结,但不少单位总感到没什么好总结的,既不组织听取官兵对教育的反映,也不查看官兵接受教育的实际成效,更不研究改进教育的具体措施,常常把总结简化为指导员批阅教育笔记本。

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教育质效。对此,一要强化整体设计。筹划安排教育时要有大局观念,对六个环节要通盘考虑,不光要考虑到,还要考虑清,防止顾此失彼的问题。二要强化过程控制。教育的精品是六个环节这六道工序铸就的,哪道工序不行,出来的就是次品。教育过程中,应当逐环节推进、把关,上一个环节不到位的,坚决不能转入下一个环节。三要强化闭合回路。每次教育一个过程实施完毕后,都要采取倒推和顺推的方式,再看一看六个环节运行是否顺畅、问题在哪、怎么改进,为下次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三、教育的引导方法不能僵化

课堂就是战场,教法就是战法,如果没有正确灵活的战法,课堂这个教育主阵地是很难坚守的。在灵活课堂教育引导方法上,要着力做到“三少三多”:一是少搞政治说教,多用官兵语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灌输党的科学理论和上级的决策指示精神,这是政治任务。但不少同志把灌输的任务和灌输的方法混为一谈,以为灌输党的科学理论就一定要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导致政治说教的味道太重,官兵不爱听。这个问题要从思想层面率先解决好。在组织教育过程中,既要讲上级的话,也要讲兄弟的话,特别是要多讲拉近距离的家常话,多讲真心实意的感情话,多讲勉励劝慰的鼓劲话。即使是政治理论学习,也可以把干巴巴的理论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观点、生动鲜活的事例、最新准确的数据,让官兵听得懂、记得住、说得出、用得上,至少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少搞生硬指责,多施循循善诱。教育免不了要对一些不好的现象进行批评,但批评也得注意方法。有的战士反映,“听一堂课、挨一顿批、憋一肚子气”,就是因为教育时被指责批评得太多。以指责人的方式开展教育,往往直接性有余,启发性不足,不能给人以渗透转化的力量。因此,要多施以循循善诱的技巧。有一名战士因夜间站哨太冷,遂踢起了正步,在幽静的夜里,声音显得非常响,这既容易吵醒宿舍里的人,又与哨兵职责要求不相符。指导员在第二天早上出操时是这样说的:“有的同志很上进,夜里站哨还不忘练习踢正步,希望大家要在正课时间出效益,用好早上的队列训练时间。”现在的战士头脑都灵光,这么一说他就懂了。由此可见,循循善诱比一味指责效果要好得多。三是少搞禁令约束,多行顺势引导。年轻的官兵涉世未深,却又活力十足,积极的、正面的顺势引导能够助其确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心智成熟。然而,当前的一些教育尤其是安全教育、“四反”教育,禁止约束很多,这个“严禁”那个“不准”,背都背不过来。要知道,束缚的东西越多,人的思想就越僵化。值得推广的做法应是通过透彻的说理,引导官兵真诚地信服,从而明白自己应该往哪方面做、应该怎么做,至于怎么做才能更好,这就是官兵自己的事了。这样既能达到一味强堵所起不到的作用,又能充分保护官兵的活力。现在智能手机放开了,一名指导员给大家上了一课——《请远离灰段子》。本来立意很好,但他没有搞好正面引导,结果一堂课下来,战士们光记住了一些灰段子,课后还在相互流传,这就得不偿失了。

四、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不可小视

人格魅力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政治教员魅力十足,政治教育才能引人入胜。习主席提到有些战士宁愿在风雨中站岗,也不愿在空调房里听课。出现这样的情况,恐怕最大的原因就是教育者缺乏人格魅力。提升人格魅力,一要尊重人。尊重人,就是尊重官兵的人格和权利。部队里经常有人讲:“少了你一个,地球照样转,你以为你是谁呀?”“部队里有的是人,四条腿的鸡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哪都有。”这些话的意思是你可有可无,说到底就是不尊重人。一个不尊重官兵的政治教员上课,官兵自然不会买账。因此,要把尊重人当成立身做人的基本品质来培养,当成取得登台授课资格的必备课来修行,真正从骨子里尊重人。二要有才学。政治教员的才学是其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教员怎么样,通过一两堂课,官兵心中那杆秤就会称出来。现在有些课,内容很陈旧,讲的都是官兵早就知道的。这样的课,既给官兵带不来新信息,又传授不了新知识,简直是浪费时间。要知道,官兵的素质在不断提高,政治教员的能力也要水涨船高才行。因此,要强化本领恐慌感和“及时充电”意识,以过硬的能力素质展现自我、凝聚人心,让官兵觉得自己面前的政治教员了不得、有水平,从而发自内心地尊敬、信服,有了这样的人格魅力,教育的效果岂能不好?三要接地气。做人,接了地气就有底气,有了底气,开展政治教育就有了生气。拿破仑在反思滑铁卢战役惨败的教训时,感叹道“好久没有和士兵一起喝汤了!”一语既出,寓意无穷。当一些同志在感慨兵越来越不好带、教育越来越不好搞的时候,可曾从接地气这个方面找找原因?作为政治教员,要俯下身子,放低身段,走进班排,以平等真诚和小学生的姿态,与官兵多交流、向官兵多学习、做官兵的贴心朋友。在拉近心理距离的基础上,再运用官兵接受的语言、多用官兵身边的事例、采用官兵认可的方式抓教育,教育没有不成功的。四要形象好。形象是直观的、感性的,是无声的力量。行胜于言,更重于权。政治教员如果形象不好,那么他讲的就没有人信,说的就没有人听,损害的是政治工作的威信。有的同志要求别人刻苦训练,自己却不按时起床;有的同志教育战士要牺牲奉献,自己却对利益和荣誉丝毫不让。因此,政治教员要经常问一问,教育别人时自己是否先接受了教育,监督别人时自己是否先接受了监督,从而自觉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表态心态一个样,切实以良好的模范行动树立起政治教员应有的形象,为思想政治教育加分添彩。

【作者系73071部队政治部主任】

E221

A

猜你喜欢

教员官兵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长问题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晚安,教员先生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