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6-01-08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4期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数字化

翁 磊

(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400)

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翁 磊

(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400)

在完成示范建设过程中,我校在各个方面也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的改变着教育格局,另一方面,我国在各个层次发布的相关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提到了学校信息化发展和建设的要求,提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我校在进行“十三五”规划时必须给予重视。

中等专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从2015年开始,我校将开始进行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建设工作,根据我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建设要求,制定了“十三五”期间我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1 信息化发展现状

2006年,我校成为国家计算机实习实训基地,中央和地方共投入400多万资金用于基地的建设,我校开始对学校信息化硬软件基础进行建设,投入了79万元资金完成了学校网络设备、服务器及相关设备的购置,将我校的网络基础条件提升到大型企业级的网络架构,初步形成了万兆交换、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校园网架构;购置了60台办公用电脑分配到主要处室为信息化办公的实现打好了硬件基础;购置了400多台电脑配置了8个机房,为我校各个专业进行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7年,借助外界技术,依靠自主技术力量,开发完成了学校门户网站、部门网站及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公文流转、设备报修、图书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等。至2011年,我校先后更新购置了数百台计算机和机房网络设备;开发了包括精品课程网站、验收网站、廉政网站、机房管理系统等20多个专业网站和系统。但由于其他原因我校的网络建设基本停滞,主要网络设备、服务器等设备都未得到增加和更换,设备开始老化,运行出现故障,上网需求不断增加和网络资源的缺少成为一个显著矛盾,我校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这期间,数字化资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都开始滞后于同类学校的发展水平。

2012年至2015年,学校先后投入资金完成了部分网络设备的更新改造,购置了认证系统、服务器系统、远程控制系统、UPS系统、一卡通系统、开发了新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校园门户网站、部门网站集群、专业网站、数字化资源平台等系统、增加了网络出口带宽、改善了学校上网条件。

2 存在的问题

2.1实施策略上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推进机制

学校信息化建设十年来,未能制定智慧校园以及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政府提供的专项建设经费不足。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各个职能部门根据需要自我建设,造成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各个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统一的编码标准要求,数据来源多种多样,信息组成各不相通,“孤岛”现象比比皆是。即便是各部门内部的不同业务上,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建设规划,建设程度和水平都不均衡,同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性建设。

2.2建设过程重硬件轻资源

信息化建设,归根结底是建立一个总的框架体系,内容则是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信息系统。多年来,我校对口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信息化项目中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和安全设备方面,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建设缺乏太多,小范围的应用也因为效果差、推广难而夭折。导致我校优质网络资源、教学资源的严重缺乏,造成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可用性差。在校园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管理和内容还处于制度层面,还未形成责权分明的管理机制。

2.3软件建设严重滞后

我校信息化建设长期缺乏稳定持续的支持,面对已经跨入智慧校园建设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方向,我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尚未完成,还未实现跨部门的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和交换体系架构,“孤岛”现象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这也严重影响了我校的社会定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3 总体原则

首先,全局统筹规划,局部逐步实施。统一开发标准,统一管控规划,顶部设计整体部署;依据具体情况逐步实施细化项目,保证全局统筹规划逐项落实。

其次,全校整体推进,过程突出重点。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划进行部署,促进全校教科研、管理后勤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不搞全面铺开,只抓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有序进行,提高资源使用率。

再次,需求带动项目,项目推进建设。分析完善学校业务需求的主流,以学校教科研、管理后勤等工作对智慧校园的需求为主,下大力气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提高产生的效益为信息化建设和学校各项工作注入恒力。

最后,技术顶层定位,项目引领发展。引进“移动计算”和“云服务”技术,贯彻顶层定位的概念,高起点设计发展信息化的内涵,引导高新技术为学校服务,重点发挥我校滞而后发的优势,确保机制的贯彻和建设项目的经费,实现我校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4 建设目标

以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为契机,在“十三五”期间,不断建设和发展,完善校园网络,完善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教科研、管理后勤等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先进、安全的有线和无线移动校园网为依托,架设以云计算内容为核心内涵的数字化资源、智能化传播、集成化应用的信息环境,提高数字化资源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全方位的获取和共享;加大培养学校师生的信息化素质,建立完善的机制,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高效进行,为建设省内一流的中等专业学校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支撑,最终实现与学校整体定位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5 建设任务

5.1进一步进行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全面建成以智慧校园为代表的先进的下一代校园网,对全校建筑的覆盖率为100%,师生校内入网率不低于92%。校园网主干带宽升至10 GB,利用率不低于80%。出口带宽不低于1 GB,利用率不低于70%。进一步实现网络负载的均衡和信息的安全,实行带宽流量控制及精确的行为控制,建设我校网络运行大数据系统,提高管理的专业水平,推进校外实训基地的网络建设。

5.2启动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

建立集中式服务器托管中心,实施高效节能的云数据中心项目。集中各系部、行政部门的服务器,采用虚拟化、集群化、统一化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彻底解决我校信息资源分散、利用率低、能效低等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设备耗能和系统运维等成本。

建设大容量的存储支持系统,提供公共的资源获取和共享服务平台。针对学校各类数据存储需要的特点,建设容量大、扩充性能好、动态调配的存储服务系统、离线的备份系统和异地容灾系统,确保学校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面向部门和用户的个性化计算、存储、空间以及公共网盘等公共性和个性化服务,为师生的移动办公和学习架设公共服务平台。

5.3规划进行资源数字化工作

资源数字化是我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要规划进行资源数字化工作,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课程和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进程,为课程数字化、文化数字化、活动数字化的过程提供保障。

5.4加强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平台建设

建设公共数据平台及接口。建设以人、财、物、业务、信息、教学、科研等对象流的基础性信息数据库,设计信息系统接入标准和接口系统标准,解决单数据多平台异架构所造成的兼容性、一致性等问题;学校公共数据平台的和公共数据交换接口的建设将为各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方式方法、共享和获取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实现数据信息高度统一和高效利用的目标。

5.5对口进行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工作

根据学校公共数据平台和接口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各信息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工作,以便于数据信息的接入,进而进行统一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推进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改造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提高信息获取和共享速度。依据全校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和接口实现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权限设定;规划一卡通系统的建设要求,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和接口的无缝对接;继续改善校务系统应用,进一步建立数据挖掘、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提高学校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5.6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

进一步进行学校信息化工作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由于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应用,改善了师生教学进程的形式和手段,因此学校师生对数字化、信息化的依赖越来越高。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用户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提高服务标准和水平。

6 结 语

在“十三五”期间,要秉承本文方案中的总体原则所提出的四项内容,坚持建设目标不动摇,认真规划设计建设任务,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方案和实施方案,分期进行重点工程的建设。做到超前规划、精确投资、持续投入,同时注重机构的完善和人才的培养,将投入建设的项目切实应用到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信息化创建工作,才能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十三五”规划。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194

G647

A

1673-0194(2015)24-0253-02

2015-10-19

猜你喜欢

十三五规划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数字化制胜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