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

2016-01-08徐安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4期
关键词:现代化图书管理工作

徐安妮

(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山东 烟台 264001)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

徐安妮

(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山东 烟台 264001)

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我国的信息产业日益壮大,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当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工作者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实践表明,将现代化的各种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图书管理工作中,能为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剖析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优势,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优化学校的图书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图书管理质量。

信息技术;图书管理;优势;策略

图书,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补充性学习资源,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图书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性事务的基本内容之一。传统的图书管理,通常采用人工管理的服务模式。随着学生对阅读需求量的增加,沿用传统的人工式图书管理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图书管理工作,是确保图书馆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保障。

1 图书管理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

1.1合理整合了来自网络的各种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属于虚拟性技术的一种,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传递的信息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在类别上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传递的信息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垃圾信息和无用信息,为优化网络资源,就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递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整理。除此之外,科技的不断进步,会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实现升级,升级后的信息技术会对网络传递的信息资源产生一定的规范作用,相比较传统的信息技术,也会具有更易操作的特性。加之各种先进设备的应用,使得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能充分利用网络传递的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具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图书管理服务,为提升图书管理质量创造了条件。

1.2促使图书馆改变了保守的服务模式

以往的学校图书馆被人们认为只是提供查询服务和学习资料的服务部门,但在图书馆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改革后,在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中,出现了网络化学校图书馆、虚拟化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学校图书馆等各种新型服务模式。在新型服务模式下的学校图书馆,可为广大读者提供文献、书籍等传统性资料,同时,也可提供各种多媒体的科学化资料信息,比如,音像资料以及电子信息等,读者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实现跨地区、跨馆的资料和信息查询,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1.3提升了学校图书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在学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节约了很多物力和人力,提升了学校图书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基本都是依靠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手动完成,人工式的管理模式,不仅容易产生人为性失误,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有很大的工作量,导致学校图书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难以有效提升。但是,在学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后,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便可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辅助性管理,只需根据管理需要编制好应用程序后,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工作人员,便可很好地开展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升了学校图书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

1.4转变了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身份

提升了学校图书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每天的日常工作都是简单的进行机械式的工作:对图书进行整理、归类,记录图书借阅以及归还信息,核实图书保存情况等。在学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后,随着读者需求的转变,促使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即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由传统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为广大读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料信息,同时,提供信息的方法也呈现出灵活性,提供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

2 图书管理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方法

要想提升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应用现代化技术的有效性,关键就是研究采用何种方式,将算机和网络技术与学校的图书管理进行有效结合。通俗来讲,就是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出智能化、便捷化的图书管理服务系统。

2.1及时更换学校图书馆中比较落后的硬件设施

在学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多媒体及计算机等配套设备是必要的辅助性工具之一。要想提升学校图书馆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需要保证硬件配置具有先进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软件进行更新换代。但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学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硬件配套服务设施老化的问题,或硬件和开发商软件之间存在不相匹配的问题,导致学校图书馆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管理职能。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情况,设立具有专项性的使用资金,及时更换学校图书馆中比较落后的硬件设施。同时,学校图书馆也应制定健全的设备使用和维护设备制度,避免设备产生故障问题,促使信息设备能实现正常运转,全面提升信息设备的使用效率。

2.2做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

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学校图书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能节省图书馆的人工支出,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但现代化信息技术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系统故障会导致信息数据丢失等。因此,学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做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即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并不是完全依赖信息技术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图书管理服务内容日益增多的现状下,就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优势,做好借阅图书、登记归还信息、维护平台等工作,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图书管理质量。

2.3有效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

有效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是学校图书馆有效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方法。有效区分系统功能,不仅需要对添加修改图书信息进行有效区分,同时也需要对设置读者的借阅权限等功能进行仔细甄别,并结合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的管理系统进行改造,促使图书管理服务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帮助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日常工作,其中,图书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采用分别管理形式对图书馆的图书类别和信息进行管理,对图书的借阅、存储、版本以及位置等进行科学管理。系统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读者可随时修改并维护个人信息。读者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借书以及还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因此,要想更好地应用现代技术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就需要有效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并完善借阅图书流程,结合系统的具体应用逻辑,有效衔接各个功能板块。此外,还应不断更新图书管理服务系统,及时修补服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及漏洞。

2.4实现更加完善的网络远程相关服务

在信息化的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借阅图书服务开始打破地域限制,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加完善、健全的网络远程相关服务,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图书馆阅读方式。通过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促使学校图书馆实现更加系统化的服务。

2.5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化的信息检索服务

兴趣,是吸引读者进行深入阅读的重要催化剂。当读者对一本书籍或者一类书籍产生浓烈的阅读兴趣,就需要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化的信息检索服务,帮助读者更加快捷地找到需要的书籍。信息检索服务系统,可实现提前查阅,比如,查询图书的收录情况等。对于纸质版本的图书,可查询学校图书馆藏中的存书和归还期限情况。信息检索不仅可帮助读者方查询需要的图书信息,应用检索系统,也可实现对书籍进行归纳和分类,减轻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了图书管理工作效率。

3 结 语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做好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是确保学校稳定发展的推动力。先进的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新型技术的应用,在给图书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挑战性,比如,人为操作失误,会导致信息数据丢失等。因此,进行图书管理的人员应在尝试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对信息技术的了解,采用正确的操作方式,选择使用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信息技术,合理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之充分发挥辅助性管理工具的作用,为提升图书管理质量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稚元.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2]王咏梅.论高校图书管理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1(7).

[3]刘连庆.信息化应用对图书管理的影响[J].中国科技投资,2013(30).

[4]王晓兵.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发展分析[J].教育界,2014(6).

[5]陈笑梅.高校图书管理创新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3(8).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156

G250.7

A

1673-0194(2015)24-0201-02

2015-11-11

猜你喜欢

现代化图书管理工作
边疆治理现代化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图书推荐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