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书画引领2015内地秋拍市场

2016-01-08刘星辰

收藏·拍卖 2015年12期
关键词:鉴证拍品艺术品

刘星辰

随着香港地区秋拍季的陆续结束,2015年中国内地秋拍季在11月份拉开了帷幕。从各大拍行的巡展过程、时间安排、专场和拍品的数量统计中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今年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纷纷“减量增质”,这势必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一些拍卖行尝试在秋拍中开辟新的市场增长点,而另一些拍行则是深入挖掘春拍时已经形成的市场热点,但各大拍行在拍品选择和专场设置上都更加着重于挖掘具有学术潜力的艺术品,以满足广大藏家和行家的实际需求。

精品云集的夜场拍卖

夜场拍卖起源于英国,2007年春北京保利将其引入国内,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夜场拍卖已成为业内最受关注和青睐的专场之一,并且创造出了许多艺术品成交纪录。

今年秋拍季,中国嘉德率先开场。在“大观之夜——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1.6亿元落槌,加上佣金以1.84亿元成交,成为今年秋拍季中第一件成交过亿的拍品,在雅昌当季艺术家作品价格指数排名中,李可染作品以2417096元/平方尺的价格位列第一。为延续春拍的潘天寿热点,大观还推出了潘天寿的《劲松》(5800万起拍,9315万成交,被龙美术馆收藏)和《朝霞》(以4000万起拍,6900万成交)。以上三件拍品几乎占据了“大观之夜——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总成交额的半壁江山,该专场总成交率为79.31%。在大观古代书画部分,伴随着今年的“石渠宝笈热”,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中的董其昌《疏林茅屋》以6900万元成交,《石渠宝笈续编》中的乾隆皇帝《御笔分题行书册》以1552.5万元成交,另外两件古代夜场的高成交额拍品为石涛的《双骥图》(3220万元成交),马守真、王穉登的《水仙顽石图》(1610万元成交)。本次嘉德“大观”117件拍品总成交9.2亿元,成交率达79%。此外中国嘉德今年首次推出“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之夜”。该专场以“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向当代艺术的悄然过渡为线索,甄选了22位艺术家的26件精品油画。11月14日晚的拍卖中成交率高达96.15%,总成交额1.27亿元,1件作品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3件作品超过千万元成交,9件作品远高于此前最高估价成交。石冲《欣慰中的年轻人》以3300万元落槌拔得本场头筹并成功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对于行情火爆的近现代书画夜场拍卖,于12月举槌的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秋拍还将为大家带来诸多名家精品。北京保利将为大家呈现齐白石《叶隐闻声》工笔草虫册页,共计18开,比2009年保利秋拍以9520万元成交的《可惜无声》册页尺幅更大,据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透露此拍品估价将在6000万元以上。此外还有首次现身拍场的傅抱石《画云台山记图卷》及《画云台山设计图》,该图是196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傅抱石《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一书的附图作品,此前一直下落未知,今秋将现身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目前已知傅抱石《画云台山记图卷》系列共有三幅,另外两幅,一幅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一幅为傅家收藏,此次寻现的《画云台山记图卷》及《画云台山记设计图》稀缺性可见一斑。北京匡时在“2015秋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甄选近现代名家杰作65件,包括徐悲鸿《古柏双骏》,黄胄《日夜想念毛主席》,张大干《春山读书图》和《果洛番女礼佛图》等诸多精品,这些作品源流清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创作意义。

古代书画中,估价为3800万-5800万元的文征明《杂咏》将亮相北京保利拍卖专场。匡时古代绘画部分甄选了20余件历代名家,如,收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的赫奕《烟树山亭》,王鉴《仿子久秋山图》,王翚《摹古山水册》等,反映了今年以来的收藏界热点。“畅怀”专场中,有文徵明的《行书自作诗》,金农的隶书《相鹤经》和国父孙文的《博爱》。此外“畅怀”专场还包含曾国藩、吴昌硕、吴湖帆、谢无量等诸家精品之作。

近现代书画势头强劲

近现代书画历来是藏家热衷的板块,在今年秋拍中也表现强劲。在已圆满落槌的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中,夜场中的近现代书画贡献了成交额的半壁江山,而在普通专场上,近现代书画也保持了稳定的成交额。

与春拍时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成交记录相比,此次秋拍,拍品数量普遍减少,在普通专场中呈现出了“价格稳定,生货繁荣”的现象。这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20余年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20世纪末,市场青睐大家作品,齐白石、张大干、徐悲鸿的作品在那时便可达数百万价值,进入21世纪,拍卖行业迎来了大繁荣时期,也经历了若干个发展阶段,但是中国近现代书画仍然是市场热衷的板块和拍品,从2012年进入行业调整期至今,由于对市场的不断深耕和挖掘,生货拍品越来越受到关注,“少、精、新”逐渐成为确保拍品高成交价的影响因素。

但是藏品的流传有序仍然是确保拍品质量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在12月份的北京保利秋拍中,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京沽资深藏家“放鹤楼”收藏的张大千、商衍瀛《溪山访友书法成扇》,于非闇、溥修《花鸟书法成扇》,陈少梅、简恩焕《杏坛弦歌书法成扇》,吴昌硕、陈师曾《国色天香书法成扇》,黄宾虹《秋山论道书法成扇》,陈师曾、梁启超《菊花书法成扇》,齐白石、志琮《红梅书法成扇》等10把精品成扇。新加坡藏家沈怀祖先生的收藏结晶“虚怀斋”之中的李可染《乐山大佛》、陆俨少《青城晓霭》、《巴船出峡图》,林风眠《双鹭图》、黄宾虹《山水》、蒲华《山水四屏》等近现代书画精品。其他名人旧藏还包括傅克旧藏的黄永玉《夜话》、邓拓、吴作人《书法》,李世昌旧藏的何香凝、郭沫若、董必武合作《墨梅》,于立群、康生、郭沫若、邓拓、曹轶欧合作《墨梅》,康生《草书七言句》。鉴赏书画作品的另一条重要佐证“上款人”,也为此次秋拍提供了一批传承有序、来源可靠的精品。其中,陈沂同一上款作品有关良《太白醉写》、程十发《秋圃》、唐云、吴青霞、张培铭等名家合作《群芳树石图》等,陈叔亮同一上款作品有黄宾虹《湖山清晓》、《溪山秋露》,李可染《山水》,齐白石《五蟹图》等。

而北京匡时2015秋拍将推出“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其中高估值拍品主要有:

古代书画潜力巨大

与中国近现代书画相辅相成的是中国古代书画,据资料显示,2009年秋拍,中国古代书画率先进入“亿元时代”,至2013年,中国古代书画都是拍卖市场中较为坚挺的板块,同年的中国书画成交TOP50榜单中,古代书画就占据了19席,成交额占比为40.82%。但是从2014年开始,古代书画的成交情况开始萎缩,同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TOP10榜单中,古代书画仅占到一席,且只有一件拍品过5000万元成交。这与中国书画的特殊性质有关——“数量少、征集难、鉴定要求高”,加之目前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国古代书画成交情况不及从前。但其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虽然现阶段古代书画处于低谷期,但未来潜力巨大。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程嘉燧(1565-1643)西涧图以1035万元成交,成为该专场第一名,随后的几件高价拍品的价格则显示出分化现象,王原祁(1642-1715)平冈曲涧图以437万元成交,董其昌(1555-1636)临杨凝式《步虚词》以322万元成交。

此外,北京匡时“古代绘画”专场将呈现拍品百余件,其中同一藏家提供的一批明清扇面尤为难得,包含祝允明、周之冕、陈继儒、王衡、查士标等,另有涵括董其昌、文徵明、陆远、钱维城、董邦达、华嵒等名家作品。上海嘉禾2015秋拍暨五周年庆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专场,共甄选出作品一百多件,以明清文人作品为主线,为大家呈现有祁豸佳(1594-1683后)《论道》,萧云从(1596-1673)《溪山梅雪图》,诸升(1617-1691)《竹石图》等作品,以上作品皆由名家递藏,传承有序。

值得期待的特色专场

2015年11月19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由北京匡时、龙美术馆共同主办,辅仁书苑协办的“中国现代主义大师——张光宇艺术展”盛大开幕,本次展览是张光宇先生的作品首次在上海完整展出。同时匡时本次秋拍也开设了“光宇归来:中国现代主义大师张光宇”的专场拍卖,其中拍品16件,将于12月4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槌。张光宇先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艺术活动家,出版家,是中国装饰性绘画的开拓者,在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许多领域硕果累累,也是中国动漫事业的先驱,引领着中国动漫走向世界。在民国时代的艺术活动中,张光宇是研究1949年以前的中国现代文化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自2004年张光宇先生的作品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拍品类型主要是绘画和书法,但是估价长期处于低位水平,此次匡时拍卖深入挖掘中国现代文化史发展的学术线索,重新定义张光宇先生的市场价值,这进一步体现出在市场调整期,以学术开辟市场的战略是正确的,这也可以为收藏家完善收藏体系提供参考。

今年6月广东崇正春拍的“九藤书屋”专场可谓是创造了多项纪录,总成交额逾1.225亿元、成交率100%,四件拍品过千万,分别为黄胄的《风华正茂》3910万元,《驱邪纳福》1897.5万元,《草原挥鞭》1322.5万元,郭沫若的《行书“建设”》1610万元。据悉,这也是有艺术品拍卖以来华南地区首个成交过亿元的专场。今年崇正秋拍将于12月16日至18日在东方宾馆举行预展,18日起举槌拍卖,“路线正确”的“九藤书屋”藏名家书画也将再次来袭。主要拍品包括:潘天寿《晴晨之作》,何海霞《华山》,范曾《钟馗嫁妹》,沈从文《书法》,沈尹默《书法三打白骨精》等,以上作品皆有藏家自题签。

2015年春拍上海嘉禾《戏说良缘》专场37件拍品以1110.4万元成交,成交率为97.3%。今年以来,关良作品展览相当密集。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在2011年秋季和2012年全年的市场中,由于受大环境影响,关良的作品价格出现了波动,成交总额也在1000万元上下浮动。进入2013年后,关良作品在春秋两季拍卖中,成交额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各自徘徊在2800万元左右,其个人作品均价也在2013年秋季达到峰值,为16.7万元/平方尺。2014年秋季,关良作品成交额已高达3653万元,实现历史最高单季成交额,其作品价位也维持在15万元/平方尺左右。从近几年的整体表现看,关良作品价格在小幅调整中呈现上升态势,成交均价已从2000年的3000-5000元飙升至2014年秋拍15万元左右,在15年中涨了50倍,可见关良作品在拍场中具有极大的发掘潜力。本次秋拍,上海嘉禾将与《戏说良缘》关良专场再续良缘。

2015西泠秋拍重磅推出“中国首届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主要拍品有莫奈《翁弗勒圣母院的小教堂》,高更《树下的两头牛》,雷诺阿《风景》和乔治·莫兰迪《静物》等。

参与拍卖的新途径

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不断推广,传统的拍卖业也在探索着新的拍卖模式。今年春拍中国嘉德在红酒专场就首次开启了实时网络竞投,这一举措激发了各界藏家的热情,网上争夺尤为激烈。最终,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争夺,345件拍品100%成交,总成交额1317万元。所以本次秋拍为了给各界藏家提供更加便捷的参与,更是开启了“佳酿醇香——世界顶级名装葡萄酒”、“邮品”和“沙耆比利时时期”三个专场的实时网络竞投。2015年11月14日,沙耆比利时时期艺术专场总成交额为1018万元,总成交率为100%。11月16日葡萄酒专场成交率85%,总成交额1078万元。其中“拉菲古堡1982年份”12支以43.7万元成交。11月18日“邮品”专场成交比率74.25%,总成交价978.51万元。这也为全行业开辟网络参与模式提供了参考,值得探索。

11月9日上午,艺术品鉴证研究所挂牌和艺术品鉴证系统签约仪式在天津举行,标志着艺术品正式拥有“权威身份证”。同时,南方文交所与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正式签署“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艺术品诚信发展基金”合作协议,这是南方文交所继10月21日“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委员会”正式挂牌后,“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的又一重大举措。

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大关,艺术品消费进入繁荣时期,成为了继房地产、股票之后的又一投资热点。去年3月份,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TEFAF2014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称中国连续两年蝉联全球艺术品交易的第二位,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24%;美国以38%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第三位仍由英国保持,占有20%的市场份额。但是在繁荣背后蕴含着赝品横行、流通不畅、跟风抄袭、粗制滥造等不良乱象,给艺术品市场造成了秩序失衡和信用危机。因此构建艺术品电子化诚信流通安全体系和创新流通交易模式是行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魏传忠、卢中南、苏士澍等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构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提案,建议构建一个“六位一体”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3月23日,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和南方文交所就共同建设《国家艺术品质量溯源系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该体系是“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依托,以信息化为平台,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作为唯一的国字号质检领域的社会团体,逐渐承接国家质检总局职能的转移,充分发挥检验检疫机构的技术数据优势。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有助于推动艺术品鉴证体系的启动,为南方文交所旗下的“文化商品线上交易系统”保驾护航。据了解,目前除南方文交所外,全国共有包括雅昌文化集团、北京798艺术园区、成都文交所等30家专业检测机构成为首批合作单位。

随后6月9日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渊源规程审定会通过了《艺术品鉴证能力评定规则》等5项行业秩序的团体标准和文件,填补了我国艺术品鉴证质量渊源标准的空白。10月21日,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联手中国检验检疫学举办了“艺术品鉴证”学术报告会。上述举动是南方文交所打造“文化+金融+互联网”的运营体系的一部分,对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向健康、规范、标准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鉴证拍品艺术品
中国文化传媒艺术品鉴证备案平台介绍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平台
ARGUS-100 艺术品鉴证数字图像比对系统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