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驱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

2016-01-07刘沫茹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军民驱动

刘沫茹

科技创新驱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

刘沫茹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从释放国防科技工业供给侧优势、组织创新链条、共建创新平台、打造利益共同体几个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和引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加速发展。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的标志,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行动计划。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绘出新蓝图。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其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动力结构转换、引领中国制造2025中,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任务是将力量聚焦在科技创新驱动上,目标锁定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笔者认为,应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机制,充分释放国防科技工业供给侧创新优势;强化军民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紧密组织国防科技工业创新链条;加强军民科技基础要素深度融合,共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平台;促进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打造军民创新发展利益共同体,可作为未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和加速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支点。

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机制,释放国防科技工业供给侧优势

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军民共建、巩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战略和富国强军的战略之举。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集聚全国工业先进生产力系统技术、装备、资本、人才、信息等诸多高水平创新要素,已经构成了以技术优良、装备先进、人才一流、产品优质的供给侧优势。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交互作用,在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过程中,构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军民融合发展机制,不断释放国防科技工业供给侧优势:一是构建统一领导的军地领导体制,形成顶层设计方案,把握规划引导方向;高层组织协调重大问题,强化目标任务的实现、推进和考核,把国防科技工业优质产能潜力释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战略举措,努力构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构建供需有效对接的政府调控、市场化运作机制,将国防科技工业生产供给与国家战略需求、军队日常需求、地方民用化市场需求的信号充分释放、信息充分公开、合作项目充分披露,把国防科技工业供给侧优势与国家战略需求侧、军队作战需求侧、民用化市场需求侧进行无缝对接,通过社会招投标、政府采购、产品订货会、行业博览会、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会议等方式进行信息披露,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供需双方均衡发展。三是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创新与社会资本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通过深化国有军工企业改革,推动企业的优质高效产出。将国防科技工业资本科技创新与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科技创新的融合制度框架、融合发展治理结构、融合发展运行机制与科技创新机制有效融合,不断释放出国防科技工业供给侧优势和潜力、活力与爆发力。

强化军民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组织国防科技工业创新链条

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协同创新发展,关键是将国防科技工业创新链条紧密组织起来。一是将国防科技工业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和工程的军民融合落实机制构建好,不仅为国字号军工企业提供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也要为民字号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二是构建军事工业的国企与民企融合发展的创新链,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应用产业化的创新链,通过创新链驱动,带动产业链延伸、供应链完备和价值链增值。三是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可采用公司治理结构方式,将民营资本的科技创新热情、智力、能力与国有资本控制的科技创新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做到技术攻关项目联合论证,关键技术突破合力攻关,试验、工程化、产业化协同推进。四是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在人才界定、遴选、培养、使用等方面保障国有与民营科技创新人才身份平等,做到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力求多元途径,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把握科学标准,在创新事业中集聚人才做到共享资源,旨在推动国防工业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人才深度融合贯穿军民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尤其各个重要环节的融合发展。

加强军民科技要素深度融合,共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平台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坚实、科技先进、体系庞大,如何将国防科技工业的科技基础要素深度融合特别是将其创新型知识溢出效应放大,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实现军民科技基础要素的深度融合,关键是通过军民共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平台,建立技术双向转移转化的政策支撑体系、组织管理体制和具体运作机制。一是以深化知识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为先进民用技术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提供有效通道,建立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知识向民用领域外溢、部分成熟技术向民营企业转移的体制机制。二是以构建开放型供应链为抓手,促进军民共性技术一体化、基础原材料和零部件通用化,实现社会分工互补、创新协同跟进。三是将新兴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向民用开放,形成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格局。重点推进海洋、太空、网络信息等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为我国工业整体高端化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四是推动国有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产品标准化互认、质量体系互认、服务体系互认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融合。五是将重要的军工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信息中心、工程中心向具有合作项目的民营企业开放,通过智力支持、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等方式,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平台的建设及成果转化。

促进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打造军民创新发展利益共同体

军民融合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制度保障、资源共享,而其内在动力是以军民创新发展的成果为基础打造军民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一是在保障国防安全的大前提下,通过国有军工企业向国内民营企业适度输出先进技术,继而带动资本输出、人才输出、管理输出,为军民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更大成长空间提供激励。同时,采取招投标、政府采购、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个性化定制等方式,为民营企业先进技术成果、服务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扫除制度性障碍,向合作研发、生产协作、售后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和深化。二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通过企业集团化、资本股份化、分配期权化等各种方式,探索建立微观层面的军民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机制和举措,实现更优质的资本、更先进的技术、更便捷的物流通道的融合发展。三是运用“互联网+”的方式,构建军民融合发展的分享经济激励架构,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整合,打造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激活存量、做强增量、释放潜能,努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四是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走出去机制,促进进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结合国企的资本实力和民企的市场灵活性,努力开拓海外市场,探索境外组合投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以及中国装备走出去行动,运用科技创新驱动国防科技工业,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形成开放发展的新体制新优势。(哈尔滨工程大学)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军民驱动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