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经济中介组织 助推军民融合发展

2016-01-07王文华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经济

王文华

培育经济中介组织 助推军民融合发展

王文华

经济中介组织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中介组织在发挥国家主导作用上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经济中介组织的主要职能是根据各项法规政策,对各行业实行组织、协调、信息沟通、公共服务、督促检查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中介组织,为军民融合参与各方提供服务,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都是军民融合各方作出重大决策必不可少的。由于经济中介组织是政府联系广大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兼有为企业服务和政府参谋助手的双重身份,了解各行业的情况,可以兼顾到各方面利益,他们参与制定的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经济中介组织在推动军民融合市场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军民融合运行效率,军民融合中的具体事务、具体工作应最大限度地交给市场,充分发挥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导向作用,让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而发挥经济中介组织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军民融合的市场运作。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实现军地之间需求的有效对接,客观上需要一些中介作用的组织来沟通供给与需求,这些经济中介组织为军地之间的交易提供了场所,促进了军地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如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中介组织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既要对政府负责,也要对企业和社会负责。在促进公平交易、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经济中介组织充当“公证员”和“裁判员”的角色,监督军民融合中的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军民融合各方的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军民融合各方都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与政府、其他企业及社会团体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为保证合法利益不受损害,迫切需要处于中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如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在这方面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经济中介组织在突破军民融合的瓶颈上发挥关键作用。由于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支撑军民融合的供需对接、技术标准、监督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的问题。

一是供需对接渠道不畅。目前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存在需求生成提报程序不清、论证不充分、对接主体不明确、对接程序不规范、落实情况缺乏反馈等问题。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经济组织对军队总体融合需求不很清楚,重复建设等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缺乏必要的需求信息通报、发布机制,有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各种信息传递不透明、公开不及时,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和能力了解较少,对配套需求和军事需求知之不多,导致一些民营企业虽然具有某些领先技术优势,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造成“参军无门”,未能纳入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

二是军转民效果不明显。由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军工企业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浓厚的“计划色彩”,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很多军工企业在适应市场方面存在明显的能力短板,特别是对市场的特征不熟悉、规则不了解,对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建立销售渠道等营销手段不掌握,影响了军转民的效果。为此,需要发挥经济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军工企业提供市场分析、营销策划、信息沟通等方面的服务,助推军转民健康发展。

三是军地技术标准不统一。军地各自制定发展规划,各自控制相关资源,各自组织技术研发,各自制定行业标准、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自成体系,成为当前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壁垒。我国现行的3万多个军用标准分别为国防科工局和军队装备部门所掌握,而现在很多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军工单位,相比之下,很多军用标准已经失去了先进性。此外,有些军用标准与民用标准差别过大,兼容性比较差,信息难以互通共享。因此,要发挥经济中介组织在行业信息、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其参与国家、国际和军用标准的制定,加快形成一整套符合国情的统一的军民通用技术标准体系。

四是监督评估效果不明显。目前军民融合的监督评估机制建设还停留在论证阶段,存在评估主体不明确、指标体系不完备、程序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融与不融一个样、融好融坏一个样”现象的出现。由于缺乏监督检查的硬约束,一些职能部门在军民融合工作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够、力度不大。为此,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由经济中介组织对军民融合的全过程和效果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我国经济中介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中介组织发展较快,范围涵盖多个领域,在改善市场环境、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现有会计(审计)师事务所近万家,资产评估机构近4万家,律师事务所5万多家,公证机构3万多家,仲裁机构6万多家,税务中介机构4万多家,土地估价机构5万多家,产权交易机构近2万家,行业协会近5万个,县级以上的商会3万多家。特别是近年来行业协会组织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整体社团的发展速度,代理类、经纪类和咨询类中介组织发展势头迅猛。

虽然经济中介组织有了较快发展,但还存在对经济中介组织缺乏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互不兼容,致使同一性质的经济中介组织在利益上产生摩擦与冲突等问题;特别是与军民融合相关、急需建立的经济中介组织没有建立起来,已有的经济中介组织也缺乏统一规范的监管体制和统一协调的监管机构,严重制约了经济中介组织发展;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对经济中介组织干预过多,经济中介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创造性地开展业务活动。因此,需要对经济中介组织进行统一规划,加大监管和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民间行业协会的作用,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规范优质高效服务。

培育经济中介组织助推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

当前,需要研究制定经济中介组织社会化、规范化、产业化总体规划,以确保经济中介组织系统结构、规模、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运作的规范性和独立性。

对军民融合发展中需要的经济中介组织进行重点扶持。政府在资金投入和政策上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对军民融合发展中需要的经济中介组织,给予合适的财政补贴,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给予有上缴税收任务的经济中介组织一定年限的免税或减税待遇,减轻其经营负担;在土地使用上对经济中介组织给予优惠政策,以改善从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为经济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提高专业人员和整个经济中介组织的素质。此外,还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探索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军民之间自由流动。政府要扶持建立一批军转民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中心和孵化中心,引导各类社会科技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成果转化。(陕西正衡集团)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融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