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6-01-07石佳坤

国防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信息化

石佳坤



关于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石佳坤

内容提要:边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边境安全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全局作用。边防信息化体系作为提高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下大力加快建设步伐。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既要认清其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从战略层次给予重视;又要遵循科学技术的客观规律,坚持顶层设计、落实军民融合、实现综合集成;还要抓住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建章立制、理顺体制、加速融合、培养人才,逐步建设立体、多维、智能、高效的信息化边防管控体系。

关键词:边防管控 信息化 体系建设

作者:石佳坤,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大校

边防信息化体系,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综合集成当前各类信息化边防设施,提高边防信息感知透明度、辅助指挥员正确决策、强化涉边事件处置能力,为维护国家边防安全稳定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建设信息化边防体系,是应对我国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有效保证我国边境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充分认清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是边防经略转型的战略要求。当前,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周边环境,习主席提出了新的边防经略思想,边境管控逐渐由被动应战应急向平战结合与长期经营拓展,由专项重点建设向整体规划建设拓展,由传统人力管控向新型科技管控拓展,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战略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但从边境管控实际态势看,原有依靠人力“用眼看、用耳听、用脚量、用手算”等传统管理手段,已远远不适应我国边防形势快速变化的新要求,必须加快构建边境信息化管控体系,为新边防经略思想提供有力支撑,确保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是信息融合发展的趋势要求。近年来,军地均加强边防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结合边防部队信息化装备试点和军事斗争准备,边防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跃升式发展。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令出多门”等原因,导致管边单位配发使用的信息化装备种类五花八门,技术体制各不相同,系统结构、技术标准、运行环境缺少规范,信息互联、互通、互操作困难,自动化管理水平不高,难以进行统一的系统融合,导致建设搞了、精力投了、经费花了,但效果较差。因此,以往那种关起门来分别搞建设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目标和新要求,必须勇于破除部门沟壑,打破约束“瓶颈”,加强顶层设计,统一筹划,成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边防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是认真履行边防职能任务的重要保证。我国陆地边界通常气候环境恶劣,道路通行能力差,地形地势复杂,再加上边防设施老旧、装备器材性能落后等因素影响,边防部队基础设施薄弱,侦察监视水平低,机动能力差,威慑手段少,整体建设水平、管控手段与任务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较为突出,边境管控中“看不见”“联不上”“动不快”“控不到”的问题凸显。因此,加快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边防部队遂行边防防卫管控能力刻不容缓。

二、科学确立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必须搞好顶层设计。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牵涉范围广,同时要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交方针、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斗争准备,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着眼边防信息系统网络化、人机结合一体化、技术应用数字化、成果利用集成化、决策分析智能化的原则,以大系统、大边防的思维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建设目标,明确建设思路,划分建设阶段,明晰信息化建设的“路线图”,分步推进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防止和克服自成体系、兼容性差、重复建设和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以便形成上下衔接、横向畅通的高度集成规范化的边防信息化体系。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军民融合。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既是适应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边境地区实现富民强军、守边固防的重要举措,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必须站在国防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不断完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利用军地信息化建设已有成果,对通信光缆等设施进行大范围组网,对互不兼容的硬件设备进行局部扩容,建成纵向能够指挥一线连队和哨所、横向能够链接军地各单位和部门的边防信息化体系,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必须抓好综合集成。系统集成是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显著特点。系统集成不仅仅是各种先进设施、设备的集中使用,更要充分发挥软件的整合、“桥梁”和“倍增器”作用,实现各系统的无缝联接、顺畅运行。要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能动作用,抽调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内引军队前沿技术成果,外联地方科研单位解决关键问题,共同开发编制基础数据库和应用软件,通过系统软件将监控技术、传输技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种装备集成于一体,实现指挥控制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主导,保证边防信息化体系紧贴实战设计、高水平开发建设和发挥整体效能,实现“1+1>2”的建设效益。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必须实现高效智能。及时、准确、充足、有效的信息资源,是应对各类复杂、敏感边情的前提,是提高边防部队管控效能的根本保障。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必须利用信息控制中心搜集处理边境地区红外、激光、震动光纤、视频监控等各类侦观设备提供的实时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准确研判边情的时间、地点、主体、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信息所需,为指挥员快速定下处置决心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围绕边情指挥处置这一核心功能逆向梳理,把提高边防部队的“六个能力”作为建设目标,着力解决上传下达、定下决心、反应出动等问题关节点,确立嵌入式、自动运行的总体设计思路,将传统的手工操作处理变为自动运行处理,缩短边情报告、上传、批复的时间,最终实现边情发现智能化、分析智能化、辅助决策智能化的目标。

三、重点把握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要注重建章立制。“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法规制度作保障,必须加强边防法规建设,走依法管边、依法卫边、依法治边、依法建边的道路;必须抓紧制订一套实用管用的建设办法,明确职责,厘清权限,确定机制,实现军地之间、军内各部门之间由无偿支援向职责所需、由友情帮助向共建共管、由被动传承向主动作为的转变,保证军地各单位按照相同思路、同一目标对口搞建设,确保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朝既定方向发展。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要注重突出效能。边海防作为国家领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组织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必须坚持以质量效益这把尺子来衡量,加大军地各方数据融合和系统统建力度,确保发挥整体效能。要持续推进军队边防信息化建设,突出管边控边中的“发现、指挥、处置”3个关键环节,着眼“看得清、辨得明”,提高边情获取能力;着眼“决策快、指挥灵”,提高指挥控制能力;着眼“上得快、控得住”,提高行动处置能力。从“建、训、用、管”多方面统筹考虑,持续推进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

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要注重培养人才。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特别需要具有信息化专业技术的人才。要从大局上树立人才先行的观念,突出人才为本的思想,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和保留机制,对边防信息化建设中人才的选拔标准、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原则办法以及奖惩等内容进行明确,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由经验积累型向科学实践型转变,由单一学科型向综合学科型转变,从而有力推动边防信息化体系建设和发展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责任编辑:胡东霞)

中图分类号:E25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ISSN1002-4484(2016)02-0069-03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探讨
浅谈工厂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