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场地综合利用度评价与分析 ①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2016-01-07童维贞
大型体育场地综合利用度评价与分析①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童维贞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广州大学城是我国近年来由政府统筹规划建设的一个新型教育社区,如何管理好这数十亿资产,并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多元功能,使大学城资产保值、增值,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大型体育场地 综合利用度 广州大学城 评价分析
作者简介:①童维贞(1969,3—),女,湖南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8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c)-0176-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176
广州大学城是我国近年来由政府统筹规划建设的一个新型教育社区,体育场地是各校区必须配备的教学设施,如何管理好这数十亿资产,并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多元功能,使大学城资产保值、增值,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意义。
通过调查了解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使用状况;对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体育场馆综合利用情况采用个案分析。
1 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综合利用情况
1. 1为体育教学服务,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
从调查了解,大学城各高校体育场馆首先满足了在体育课教学时间段教师和学生对体育场地的需求。体育场馆对体育教学开放时间因各高校安排体育课时间不同,略有区别,如广州大学体育课时间是上午10:25~12:05,下午13:50~17:15,用于教学时间4.5 h,华南师范大学从早锻7:00开始,接着是体育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00~16:50,课余活动下午17:00~19:00的2 h,长达10 h。
1.2课余开放情况
1.2.1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课余开放项目
广州大学城中各个高校的体育场馆对一些项目实施有偿限时开放:例如室内的羽毛球、游泳以及网球,健身房、室内篮球和乒乓球等,还有一些被单位或者公司赞助使用,但是没有形成整套的运营系统。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有偿开放使用的项目较多,而其余的高校有偿开放使用的项目很少,基本上只开设了羽毛球和网球场地。调查发现,广州大学城高校课余还有对师生无偿开放的项目如篮球,排球,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供场地条件。
1.2.2 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课余开放时间
经过统计完全对社会开放的3所高校体育场馆工作日用于教学、早锻课外体育活动无偿开放时间为4.5~10 h,华南师范大学最长达10 h,最短的是广州大学,为4.5 h,有偿开放时间最长的为广州大学,为4 h,最短的是华南师范大学,2 h。双休日和节假日开放时间最长的是广州大学,为13 h,最短的是中山大学,为4.5 h。
1.2.3 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收费项目标准
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收费项目为乒乓球、足球、游泳、馆内篮球、馆内排球、羽毛球、网球。华南师范大学收费标准(元/小时):足球,学生是7人夜场120,11夜场250,游泳6,羽毛球日场16,,夜场18,网球15。其他人员:足球是7人场250,11人场400,馆内篮球250、馆内排球200,羽毛球25,网球30。
广州大学收费标准(元/小时):学生:游泳日场2,夜场3,羽毛球日场16,夜场18,网球15。教工:足球7人日场150,7人夜场200,11人日场350,11人夜场400,游泳8,羽毛球日场25,夜场30,网球20。校外人员:足球7人日场150,7人夜场200,11人日场350,11人夜场400,游泳10,羽毛球日场30,,夜场35,网球15。
中山大学收费标准(元/场):游泳:本校学生:日场2,夜场3。该校教工:日场3,夜场5。本校家属:日场8,夜场10。
2 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评价
选取对社会开放历史较有经验的华南师范大学、新对社会有偿开放的广州大学及对本校师生开放的中山大学,开展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评价。
对三所高校的执教人数、场馆工作人员人数、体育维护费(万元)、单位场馆硬件设备投入成本(万元)、场馆年收入(万元),场馆年盈利(万元)等数据进行调研,选取以上各类指标中体育场馆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指标,构建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确定指标权重,开展体育场馆开放综合利用度评价与分析。
在评价和分析之前要先建立指标评价的层次结构,该研究依照研究目标的结构分为了指标层(C)、准则层(B)、以及目标层(A)。在建立层次结构之后,目标层的支撑元素就成为了准则层,为准则层元素起到了支撑作用的是指标层元素。
然后将构造进行两两比较矩阵,根据AHP法的相关原理,将指标层和准则层建立一一对应的矩阵进行比较,上一层的要素个数与矩阵的个数相同。该研究在进行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比较时,各因子均两两对比,建立起判断矩阵。再采用Matlab软件中的1~9等级比率标度构建出判断矩阵bij,使其满足bij>0、bii=1且bij=1/bji。Si与Sj的重要性比是bij,标度值=1表示Si与Sj的重要性相同;Si的重要性比Sj影响略大时,标度值=3;Si的重要性比Sj影响较大时,标度值=5;Si的重要性比Sj影响非常大时,标度值=7;标度值=9表示Si的重要性比Sj影响绝对大。为2、4、6和8分别处于以上判断的中间状态值。最后,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出的最大特征向量,将最大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值。使用matlab软件就可以直接按照判断矩阵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值,为了验证最高层次与最低层次是否具有一致性,要利用AHP软件计算出CI值,以判断矩阵,然后根据公式
其中,bj为准则层权重;S为矩阵的层数;CI为指标层的有q两两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值。
根据标度值的定义来确定指标层和准则层的指标标度值,构造出一个判断矩阵,计算该层各要素与上一层某一要素相比较的重要性权重值,然后通过一致性检验和层次单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和层次总排序。其原理是运用方根法求出矩阵的特征向量Wi,并将其作为指标的相对权重。进而求出最大特征根值λmsx,然后得到随机一致性指标CR和一致性指标CI。当矩阵>2阶时,CR<0. 10,则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当矩阵<2阶时,矩阵总是具有完全一致性;否则,就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并且重新进行计算,直到结果满意为止。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阶数1,2、3、4、5、6、7、8、9、10、11依次为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1.52。
通过以上的方法计算得出,在指标层和准则层的权重计算上面,对每层的成对比较矩阵,计算他们的对应的特征向量以及最大特征值,对判断矩阵产生的一致性比例CR、一致性指标CI以及随机一致性指标RI,一致性比例进行记录和检验。通过单层次的检验,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就是各因素的权向量;若没有通过,就要对判断矩阵的重要性指数进行再次调整,直至通过。在进行指标层对于目标层的权向量计算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相对于上一层次的重要性构建出判断矩阵,得到判断一致性比例,直至CR<0.1,所以,相对于最上层的权重为,通过公式的总排序一致性比率CR(3)<0.10进行检验,如果通过检验,就可以根据总排序权向量的结果有进行决策,相反,则要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者是重新构造一致性比率有CR较大的成对比较矩阵。
最终确定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有。层次总排序RI=1.029, CI=0.03,CR=0.029。由于CR<0.1,因此,该文确定的各指标相对于有总目标层体育场馆去综合利用度的权重如下:
指标层开放时间、执教人数、场馆工作人员数的权重依次为0.168、0.119、0.126,该准则层人力权重为0.413。指标层座位数、人均场馆面积的权重依次为0.110、0.150,该准则层物力权重为0. 26。体育维护费、单位场馆硬件设备投入成本、场馆年盈利的权重依次为0.138、0.104、0.085,该准则层财力权重为0.327。
该文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对广州市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进行去评价。根据评价指标权重和有标准化值的计算,利用公式以及函数模型对综合去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总目标层和各准则层的分值情况。
式中, Yj为各层次去评价分值; wi为评价指标去相对应的权重值; xij为评价指标的去标准化值。(i=1,2,3,…,n;j=1,2,3,…,m)。
通过计算处理所得3所高校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评价结果:
(1)华南师范大学开放时间0.83、执教人数4.77、场馆工作人员人数0.52、座位数2.86、人均场馆面积0.29、体育维护费1.35、单位场馆硬件设备投入成本0.69、场馆年盈利0.00、综合利用度11.31。
(2)广州大学开放时间0.59、执教人数3.64、场馆工作人员人数0.42、座位数2.04、人均场馆面积0.17、体育维护费2.03、单位场馆硬件设备投入成本0.48、场馆年盈利0.97、综合利用度10. 34。
(3)中山大学开放时间0.66、执教人数3.15、场馆工作人员人数1.14、座位数2.27、人均场馆面积0.20、体育维护费4.51、单位场馆硬件设备投入成本1.06、场馆年盈利-0.83、综合利用度12. 16。
通过体育场馆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素计算高校体育场地综合利用度可知,三所高校大学城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偏低,处于10%~13%之间。从高到底依次为:中山大学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为12.16%,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为11.31%,广州大学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为10.34%。
3 结语
(1)广州大学城各高校体育场馆使用率不均,室外场地使用率较高,主要是室外篮球场,排球场,室内场馆使用率相对较低。
(2)广州大学城各高校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较低,虽然场馆开放时间较长,但和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比,其综合利用度较低,如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度处于10%~13%之间。
参考文献
[1]向征.高校体育场馆产业运作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104-105.
[2]孙红梅.苏南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现状和干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6):22-25.
[3]许学强.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