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16-01-06蔡敏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蔡敏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化工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专业实践教学职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与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度贯穿和衔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切实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层次。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化工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22-02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化学工业企业逐步加快建设的步伐,因此需要大量高素质化工专业人才。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化工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教学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实训基地建设的框架,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建设的基本方向。

一、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辐射范围未扩展至日常的实践教学

在制定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未能充分的将校企合作建设理念纳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例如在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协议之后,却没有履行共同培养的责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未能与合作企业的相关岗位目标相结合,缺乏必要的技术技能培养,导致实践教学往往仅局限于出版社教材中的常规小实验,学生的职业能力未能与岗位能力相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职业教育培养要求相差甚远。

(二)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未进行有机结合

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合作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合作育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校内实训基地主要用于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内容以验证原理的小实验为主,没有与专业的职业特点相结合,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仅仅是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而相应产品的实际生产流程、管理均未涉及,造成了学生就业后反映“以前上的专业课操作内容在就业之后基本用不上”。而校外实训基地,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的紧迫性,导致企业没有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实习一般在第五学期进行,实习的时间一般为2至3周的时间,时间很短,由于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介入、持续融入的长效机制,导致有的企业并未为学生提供与专业技术对口的岗位,实习效果不佳。

(三)校企合作办学缺乏实效性机制

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学校未将学生的实践操作尽量安排到企业一线中,而企业为了便于生产和管理,也不会主动要求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训,使得校企合作办学变成一句口号。缺乏有效管理机制,企业与学校各有自身的管理制度和规定,而校企合作办学双方一般未设专人管理,学生在企业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操作管理、学习管理等未得到有效的监管。缺乏激励机制,校企合作双方没有将企业的部分经济效益与合作办学成果相结合起来,企业的发展没有给学校的专业办学带来激励性的驱动力。缺乏评价机制,企业未参与到实践教学结果的评价中,仅在入厂顶岗实践操作过程中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对学生做简单的综合等级评价,没有细致的评价因素,以致校企双方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有效数据的支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难以取得实践性成果。

二、主要改革措施

(一)以合作企业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岗位要求为主线,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适度的融合。依据生产技术路线和岗位要求调整课程体系,减少基础课程中不必要的抽象理论知识,融入与技术岗位相关的理论和技能知识。例如,将无机化学与无机化工生产技术安排在一个学年,由同一个教师任课,课程开始前先带学生进入当地企业—— 河池化工工业集团公司见习,有利于学生产生对化工生产基本的印象,随后以氨、尿素的工艺路线和岗位技术要求进行典型案例教学,通过学校实验教学和工厂顶岗见习操作的结合,加强学生的技能水平。

根据企业生产安排,积极开展阶段性入厂实习。原来每个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一样的,实习为期2至3周,一般安排在第五个学期进行。由于时间安排过于靠后,学生实习时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淡忘,实习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每个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企业生产安排实现动态衔接,每学期都安排3至5周的时间入厂顶岗实习,学习的内容包括生产的技术原理、过程监控、品质管理、产品分析和检测以及化工企业文化,实习前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的实习工作任务分解表发给学生,学生实习结束后将任务完成情况报表上交给学校和企业各一份,综合评价后作为学生每学期课程的实践操作成绩。

(二)大力推进“互兼互聘,互惠互利”制度建设,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建立特色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方面,聘请企业资深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人员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经验和优势。我院与当地化工企业——金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互兼互聘,互惠互利”合作,为避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由于生产任务时间紧迫而难以到校任教,公司安排其技术人员在每个学期学生入厂实习实训期间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和岗位素质教育,并在生产淡季时到学校开展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学校可按照校外兼课教师的课时津贴标准给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劳动报酬、补贴和激励,避免挂空名和无实效。另一方面,公司为进一步充实其技术研发力量,选聘我院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与企业技术能手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较深的理论知识功底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积累后续研发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锻炼学校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企业可以划拨一部分研发成果的经济效益给学校作为“校企合作基金”,用于教师的合理的福利待遇和校内实训设备购置经费,逐步建成“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有效合作机制,让企业生产效率和学校办学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开展特色实习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为此,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应当与当地企业紧密联系,呈现地方企业行业特色。我院除了与企业加强在校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外,还承接地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当地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例如,我院化工专业与河池金兴化工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开展员工技术劳务培训服务,为提高员工的操作能力和素质水平搭建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师资力量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质量,学校既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又能在此过程中了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了解行业对人才不断变化的要求,培训在岗员工等社会服务项目积累下的经验可以作为专业实践教学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指南。此外,将企业允许公开的生产工艺引入实践教学,并通过教师对其进行分解和再组织,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训条件,将项目变成校内可操作的专业实训项目,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学有所用”,在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后,再过渡到企业中操作锻炼,毕业后达到“学有所成”。

(四)四维考核评价方式

为更好的反映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采取四维考核评价方式。以2-甲基-5-硝基咪唑的生产为例,将学生实践操作考评分解并逐步实施,考核内容包括:一是实践原理考核,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通过使用氨水、乙醛、乙二醛等化学试剂和三口烧瓶等玻璃仪器演示反应釜中的反应过程,考核学生书写反应方程式及对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条件的理解能力,分值占实践考核总成绩的15%。二是工艺路线考核,在经过校内实训锻炼后,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在环化、硝化及浓缩等各个工作岗位生产实践之后,根据所学用CAD等软件绘制标准的工艺流程图,将整个生产工艺及条件等熟记于心,工艺流程图占成绩的20%。三是在岗技能考核,将整个生产操作流程分解为单元操作,比如环化工序主要考核学生对投料温度、投料顺序的操作能力,硝化工序考核学生对浓硫酸及浓硝酸的操作水平,该项成绩占总成绩40%。四是基本管理素质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考勤、上下班工作交接、班组组长工作能力等的考核,占总成绩25%,该项考核旨在培养学生对生产班组的基本管理能力,使其在就业时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的班组工作及生活节奏。在以上四项考核中,第一项主要是由老师进行考评;第二、三项主要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考评,既能保证生产安全,又能实时掌握学生的技能操作情况;第四项由教师和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五)建立学生实习及就业跟踪电子档案

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离不开效果的反馈,因此,及时掌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发现和解决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不断改革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立的跟踪档案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实习档案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实践操作主要内容、岗位技能考核情况、实践教学中发现的不足、解决的措施和效果等情况。二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记录档案,包括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提出的技术问题、考核晋升时遇到的问题以及企业对学生所在岗位的年度考核要求等。由学校的专任教师、辅导员以及企业合作共同收集学生以上两方面的档案并备案,为实践教学改革不断补充信息,作为实践教学改革向着校企合作的方向不断深入的重要指南。

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提高了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双师素质水平,学生也能得到更加实用的专业技能,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紧密,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分配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岗位责任心还不够强;学生在合作企业中的就业率不够高等。这些问题将在学院今后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唐淑贞,童孟良,黄铃.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3(12)

[2]金党琴. 高职化工类专业“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4(7)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桂教职成〔2015〕22号)

【作者简介】蔡 敏(1984- ),男,广西河池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化工职业教育,新能源材料。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