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军事思想评析
2016-01-06★
★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少奇先后担任红8军团、红5军团中央代表、红3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军筹粮委员会主任、八路军总指挥部政委、新四军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他先后发表《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等军事论著,系统分析和阐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必要性、前途、条件和各种政策;他先后领导和指挥过半塔集、郭村、黄桥、盐城等等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在解放战争中成功部署指挥抢占东北。刘少奇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具有鲜明的特色,是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
一、深谋远虑的超凡判断力
刘少奇非常善于理性思考,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合乎实际的判断,尤其是在军事指挥上,充分表现了他深谋远虑的超凡判断力。
(一)“竹沟惨案”提前部署大转移。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关键时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任命刘少奇(化名胡服)为中原局书记,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的党组织归中原局指挥。1939年1月28日,刘少奇到达竹沟。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重视,与国民党军卫立煌、张珍等上层军官以及第32、第51、第68、第77军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抗日关系,在竹沟周围国民党地方政权中,有5个专员、18个县长与我党保持良好关系。中原局、河南省委在竹沟的近两年时间里,先后派出了14批党和军队干部4800人充实到各根据地,以他们为骨干力量组成了新四军第2师一部、第4、第5师;其中部分骨干力量补充到了新四军第3、第7师,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由于竹沟在“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重大作用,激起了国民党的极端仇恨。蒋介石、汤恩伯任命耿明轩担任总指挥,于1939年11月11日进攻竹沟,惨杀抗日军民20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竹沟惨案”。正是由于刘少奇深邃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对局势的发展了然于胸,先后分三批将中原局主力撤离竹沟,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刘少奇到达竹沟后就对中原局的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他决定:在渑池撤销豫西区特委,将原来竹沟地区和豫西党的组织合并于河南省委,由刘子久任书记;撤销鄂中区党委,将鄂豫皖省委并入鄂豫边区党委,由朱理治任豫鄂边区党委书记,陈少敏任副书记。刘少奇布置完鄂豫边区工作后,于10月中旬与徐海东一道从竹沟出发东征。
由于刘少奇事先对国共形势的准确判断,把中原局、豫鄂边区党委等上千人的机关、学校、部队人员转移到敌后;同时河南省委由于刘少奇的再三叮嘱,对敌军的进攻保持了警惕,不仅避免了在与顽敌作战中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领导,对于击退第一次反共高潮、保障我党在鄂豫边区生存、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皖南事变”前后及时向中央提出合理建议。1939年12月19日,刘少奇向中共中央及项英发电,对整个华中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提出了系统建议,认为整个华中有大发展希望的地区是豫皖边区李先念部活动区、豫东彭雪枫部活动区、苏北地区,应集中大力发展。刘少奇的意见完全符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发展华中的方针。12月27日,中共中央分别致电刘少奇、项英,肯定了刘少奇的意见,并提出从江南派部队和干部到淮南地区;同时要求江南新四军从思想上、组织上准备应付突发事变。1940年元月初,项英致电中央军委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致电刘少奇,提出“皖南在任何情况下非独立行动坚持江南不可。一切工作须按全国情形来布置,不能限一方面,也不能各自打算,你的指示确难遵行”*杜虹主编:《新四军军史珍典》,90 页,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由于项英不肯接受中央的指示和刘少奇的正确意见,中共中央于1940年1月19日向东南局和中原局发电重申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刘少奇年谱》,上卷,271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的方针。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武装磨擦由华北移向华中。为了应对复杂形势,刘少奇向中央建议,以苏北盐城为东进的联络点,从华北八路军调一个纵队越过陇海路南下与皖东北的新四军汇合东进;苏南陈毅、粟裕部渡江北上,会师苏北。不久,中共中央根据刘少奇提出的方案决定皖南部队北移,以实现发展苏北的既定战略方针。但项英仍对国民党顽固派反共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片面地强调皖南的特殊性,致使皖南新四军和军部在战略上陷于险境。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少奇不顾日机轮番轰炸华中局指挥部驻地,日夜守候在“华指”的译电室里,催问电台联系延安与皖南的情况。他按照中央指示电告皖南被围困的项英,要他设法突围到江北。但项英认为此次错误犯大了,中央不会饶他,因此不准备过江,打算重建一支部队交给党。刘少奇立即电告项英:你不能离开党中央,如果离开中央指挥,你个人是一事无成的。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于1941年1月14日致电各地:“中央决定在政治上军事上迅即准备作全面大反攻,救援新四军,粉碎反共高潮。”*《刘少奇传》,上卷,378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但刘少奇经过冷静思考,权衡利弊,向中央提出在政治上全面反攻、在军事上暂时不实行反攻的建议。他指出:“以在全国主要的实行政治上全面大反攻,但在军事上除个别地区外,以暂时不实行反攻为妥。”*《刘少奇年谱》,上卷,326页。这一建议被中央采纳,对中央处理皖南事变作出正确决策起了关键作用。
1月17日,刘少奇再次致电中央,提议在苏北成立新军部,以陈毅代理新四军军长。20日,中央军委发出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兼任政委。25日,在苏北盐城举行的隆重集会上,刘少奇正式宣布新四军新军部成立,并号召全军将士做好准备,随时粉碎反共顽固派的阴谋。1月26日,刘少奇和陈毅联名向中央报告,提出拟将新四军部队整编为4个师。2月2日,中央同意了刘、陈的提议,并指示再把黄克诚师和彭雪枫师编入新四军,不久又决定“以皖南部队编成第七师”*《刘少奇年谱》,上卷,331页。。新四军经过历时两个月的统一整编,全军扩编为7个师又1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重新成为华中敌后抗日的劲旅。
二、运筹帷幄的战略进攻性
(一)在战略上明确进攻方向。刘少奇于1939年10月率中原局转移皖东后,深入调查研究,很快摸清了华中地区敌、我、顽三角斗争的情况。为了统一思想认识,他于1939年12月至1940年2月,先后主持召开三次中原局会议,作出了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和建立新四军大本营等一系列战略决策。
在1939年12月的中原局会议上,刘少奇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明确提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是向东发展。他指出,豫皖苏边和皖东地区都是面向日伪、背靠国民党顽固派。如果向西发展,将会同国民党第1、第5战区发生冲突,受到强大敌对势力的牵制,且不易取得中间势力的同情。苏北地区地域辽阔,均为沦陷区,有广阔的回旋地域,可放手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虽然苏北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人数众多,但其暗中勾结日伪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为人民群众所痛恨。向东发展,在政治上、军事上、区位上均非常有利。因此,华中最合理的战略应是“向西防御、向东发展,开辟苏北”。*《吉林日报》,2007-03-16(第3版)。12月19日,刘少奇果断向中共中央提出集中最大力量向苏北发展的建议*《刘少奇年谱》,上卷,267页。,随即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支持。此外,他还致电中央,建议从华北调八路军一个纵队南下东进;命令江南新四军陈毅、粟裕部队渡江北上,共同完成向苏北发展的战略突击,协同打通华北与华中的联系。此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在中原局直接领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新四军第4、第5支队就由原来的7000多人发展到15000多人,地方游击队发展到5000多人,建立了巩固的皖东抗日根据地。到1940年10月,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华中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与新四军也连成一片,打通了华北、华中的联系,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把八路军、新四军限死在黄河以北的阴谋,使华中抗战形势根本好转。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此时,华中苏南、浙东、皖东、皖南、皖中和豫西、中原、湘粤边等解放区已经处在国民党军的重围之下,我军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而东北地区和热河省则是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地区。1945年9月17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中共赴渝谈判代表团,指出:“东北为我势所必争,热、察两省必须完全控制”,“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刘少奇年谱》,上卷,493页。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表示“完全同意”。19日,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各中央局的指示电中,刘少奇正式提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们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刘少奇年谱》,上卷,496页。此后,刘少奇一方面部署“向北发展”,连续催调和接引各地部队迅速进入冀东、热河和东北;另一方面落实“向南防御”,急命新四军主力北移皖东、苏北、山东,在南方收缩战线。在此期间,我军先后进行了上党、平绥、邯郸、津浦路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0余万人,粉碎了蒋介石夺取华北战略要地、打开陆路进入东北通道的企图,阻滞了国民党军向华北解放区推进。至12月,我军11万部队和2万余名干部陆续抵达东北,控制东北的战略部署基本实现。
(二)在战术上强调游击战的主动性。皖南事变后,日军为应对活跃在华中的新四军的严重威胁,加强了对苏皖地区的大“扫荡”。1940年5月6日,刘少奇主持召开华中局扩大会议,全面分析华中地区的敌友我三方形势,提出了“发展易,巩固难,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巩固工作”*《刘少奇年谱》,上卷,346页。的指导思想。5月下旬,日军向苏北、苏中、皖东一带增兵,“扫荡”的重点目标直指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所在地盐城,战场局势日趋严峻。刘少奇同陈毅等多次召开军部负责人和部队指战员会议,研究反“扫荡”作战部署。刘少奇认为,反“扫荡”应该确定为全党的中心任务,应该团结党政军民开展群众运动,从上至下、党内党外、直到农村都做充分准备,才能在日军进攻时不致遭受损失。经过反“扫荡”的深入动员和锻炼,使华中地区的抗日成果进一步巩固,使华中军民从此可以应付更大的事变。
根据以往反“扫荡” 经验,刘少奇、陈毅提出以下战术原则:主力部队分散,避免正面决战,同时选择敌之间隙,予敌以致命打击;地方部队采取小部队动作,以连、排为单位分散作战,其原则是开展就地游击战、就地纠缠、予敌以袭扰,使其行止住宿均感痛苦,缩小甚至阻止敌之烧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战斗力不强的地方,主力部队应派出一部配合地方部队,地方部队尽可能调动人民自卫武装共同参战,发挥游击小组和便衣队夜间“捉鬼子”、捉敌探的效能,使“主力部队、地方部队与人民武装三者互相依靠,互相配合”*《刘少奇年谱》,上卷,352页。。最初,刘少奇和华中局对敌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在部署上由各旅分兵把口,以保卫盐城。6月中旬,刘少奇和陈毅对敌情详细了解后,决定将盐城部队分别撤到盐城之外的农村进行游击战争。新四军各部按照部署,一面抵抗,一面转移主力,跳出敌人包围圈,争取主动,待机出击。刘少奇和陈毅命令各部以积极游击动作打击敌人,逼其撤退,阻止其下乡“扫荡”和建立据点,指示各部队作战采用河道伏击战及村落夜袭战,“河道伏击应以连为单位,广泛布置层层阻拦,以击沉敌人汽艇为主。村落夜袭以扰敌人,捕捉敌人步哨阻止并歼灭敌人薄弱据点为主”。此后,新四军第1师在苏中地区积极行动、配合作战,威胁敌人侧面,接连攻入黄桥、古溪、姜堰等重要据点,使日军得之于北、失之于南,陷于被动地位,不得不抽兵南撤。新四军第3师在盐阜一带乘机反攻,相继收复阜宁、东沟、益林等地。8月20日,日军被迫停止对苏北的“扫荡”。
1942年3月,刘少奇奉命离开华中返回延安,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给的“发展华中”的历史重任。正如陈毅所说:“少奇在华中工作虽然只有3年时间,但这3年,是血雨腥风的3年,是不平凡的3年,几乎日日夜夜都在战斗,以他的雄韬伟略,为发展华中根据地和新四军做出了杰出贡献。”*黄峥:《刘少奇一生》,197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刘少奇奉命离开苏北到延安后,根据沿途所见华北对敌斗争的情况,于1943年3月19日致电华中局、新四军负责人陈毅,指出:“敌人较大的‘扫荡’战役,总是分若干路向中心区合击,然后反复‘扫荡’,再向据点撤回。我们对付的办法是,当敌人合击与反复‘扫荡’时,主力应切实避免同敌人作战,不要去企图阻止或打击敌人之一路,而应分散向四周边区及敌占区行动,主动打击敌人空虚的据点及交通,或择地隐蔽,只留小部队在中心区游击、周旋,待敌撤退时,主力再转回中心区……”*《刘少奇选集》,上卷,2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刘少奇以亲身感受和理性思考,认真总结并吸取了反“扫荡”斗争的经验,及时指导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
三、纵横捭阖的统筹用兵法
(一)巩固华北根据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华北地区在中共北方局书记刘少奇领导下,党组织已经普遍恢复,党员队伍不断增加,抗日武装力量发展壮大。八路军和地方武装两支队伍、两股力量汇合起来,迅速打开了华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到1938年10月,八路军由原来的4.4万人增加到15.6万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山西新军到1939年夏发展到50个团7万余人。
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刘少奇更加注重独立自主地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大刀阔斧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聂荣臻根据刘少奇指示,于1938年1月11日正式成立敌后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之后,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陆续建立起来,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华北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1938年2月5日,刘少奇发表《关于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政策问题》,重申1937年10月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中所提到的一般原则,并在几个具体问题上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正。1940年春,毛泽东指出我军将来出路在平原。刘少奇用了很大力量指导在河北平原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河北平原按照地形和交通线的分布,形成冀中和冀南两个地区。为了加快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刘少奇着重加强晋冀豫边区党的建设,在南宫成立了中共冀鲁豫省委,李菁玉任书记。为及时指导冀中、冀南地区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刘少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机关,派最得力的同志到政府去工作,洗刷政府中动摇的阻碍抗战与群众运动的分子,提拔积极分子。”*《刘少奇传》,上卷,318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为了加强冀南政权建设,刘少奇派出抗大和中央党校学生40余人和2名省委干部到达冀南地区。
(二)开辟皖东主战场。1940年1月,刘少奇在定远县黄家村主持召开第二次中原局会议,讨论建立、巩固皖东抗日根据地问题。他认为:发展抗日人民武装,壮大人民力量,国民党不会同意。“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刘少奇传》,上卷,365页。就是一切经过国民党、一切服从国民党,这就把自已的手脚捆了起来。2月7日,中原局发出《关于建立苏北、皖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把刘少奇这些明确的思想通过各级党组织传达,统一了认识,振奋了干部和群众的精神。华中地区呈现出军民团结、共同抗日的新气象。
2月下旬,刘少奇在定远大桥集附近的湾杨村主持召开第三次中原局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反磨擦方针,决定对北取攻势,对南取守势,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3月初,国民党顽固派在皖东发动的反共磨擦日益加紧。新上任的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热衷于反共,集中力量袭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第4支队司令部。这时期,由于张云逸患病,加上部队机关组织不健全、政治思想工作薄弱,每遇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就显得反应迟钝,而且通讯也容易阻塞,江北新四军危机四伏。面对极端困难的局面,刘少奇决定采取坚决手段打击地方顽固势力,对新来的桂军采取和缓统战的态度。
3月13日,刘少奇致电新四军各部指出:“皖东顽固势力已向我作大规模之武装进攻,我若不肃清皖东顽固武装,即不能在皖东存在。现在我已占领定远城并向皖北行署武装进攻,斗争已至紧急关头。我应不顾一切的坚决彻底的消灭一切顽固武装及日伪政权,坚决建立进步的抗日民主政权。”*《刘少奇年谱》,上卷,276页。同时,争取一切中间分子,尽可能中立他们。他把政治家的胆识与灵活斗争策略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军事指挥上来,在张云逸、郑位三、邓子恢等协助下,制定了对付各路国民党武装的不同策略。当桂军向津浦路以西地区进攻时,苏北的韩德勤又趁新四军第5支队主力西调、津浦路以东地区空虚之机,集结6个团1万多人,在3月19日向第5支队指挥机关所在地半塔集发起进攻,企图收东西夹击之效。刘少奇和江北指挥部当即决定将路西反击刚刚取得胜利的“主力移往津浦路东,首先稳定并巩固路东阵地”*《刘少奇年谱》,上卷,277页。,电令鄂东的李先念在立煌一带停止同李品仙部冲突,形成同桂军的和缓气氛,同时命令在路东的邓子恢、郭述申“固守待援”。中原局发出告同志书,“号召同志忍受一切困难,为粉碎顽固派的进攻而流尽最后一滴血”*北京青年报电子版,2014年07月31日(C03版)。。
留守路东的部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形势下,收缩兵力、动员群众激战8昼夜,打退韩德勤部的10多次进攻,守住了半塔集阵地。3月28日,罗炳辉率第5支队主力等部回师路东。刘少奇又通过陈毅调遣已经渡江北上、在苏北江都一带活动的叶飞部挺进纵队抢渡运河西援,在六合县境内重创韩德勤部主力独立旅。在新四军东西援军进逼下,韩德勤部全线动摇、仓皇北撤。新四军乘势将来犯的韩德勤部赶过淮河,取得了以保卫半塔集为中心的路东反磨擦斗争的胜利。这就是后来陈毅所指出的:“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才有黄桥。”*刘爱琴:《我的父亲刘少奇》,92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在皖东进行反“扫荡”、反磨擦斗争的同时,刘少奇指挥新四军皖东第4、第5支队和皖东党组织展开根据地建设。来安、嘉山、天长、盱眙、六合、高邮和仪征等地相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在此基础上,皖东津浦路东人民抗敌联防委员会在4月18日成立;津浦路西各县联防办事处也在8月间宣告成立。刘少奇在华中统筹兼顾,调兵遣将,取得了皖东反摩擦斗争的全面胜利。
参考文献:
[1]刘爱琴:《我的父亲刘少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刘少奇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刘少奇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刘少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黄峥:《刘少奇一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