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全力打造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016-01-06潘志芬
立德树人全力打造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潘志芬
(安徽冶金科学职业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11-12
作者简介:潘志芬(1965-),女,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系,政工师。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对于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做出了新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既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战略思想,又为新时期加强改进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确立了根本导向。因此,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关系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不少职业院校的改革创新都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也往往落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是未来的劳动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职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未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今后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必须在道德培养、品德树立等方面加强培养。《决定》中明确要求,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想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实,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职业院校应充分挖掘,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职业教育的全方面、全过程,真正实现以立德树人。
1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我们党始终把“德”放在全面发展的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4日北师大座谈会上讲到:“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素养,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
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本质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只有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标准去培养学生,才能培养出真正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严重冲击。高职院校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和防御不良思潮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容易受到不健康思想的侵蚀。从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出发,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的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不仅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更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的作用以及实施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正确的导向。它包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加适应社会,求得生存和事业发展。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上还在沿袭学院式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将学生培养成低标准的技能人才或教育为学科性人才;在职业能力上没有体现出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仍采用传统“三段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难以得到充分的实践技能训练;教师队伍建设上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不够,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职业院校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不足,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当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职业院校对推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机械、片面的讲授课本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依然是填鸭式为主,缺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内容不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健全。
3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是职业院校的一份责任和重要使命,针对目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职业院校应当积极行动,采取措施。
重新界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育人,教育的目标由教育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决定》中清楚地阐述了职业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体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色。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坚持全过程育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立足在课程改革中突出应用性,只有突出应用性,才能体现职业性。同时要在这个环节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德育课,是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这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二是包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专业技能课等相关课程,职业院校倡导教师在讲课时,充分挖掘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职业院校要突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传统学科性灌输式教学模式。一是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多思,多想,学会创造和发现问题的方法;二是推广案例教学,积极推进产业文化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进校园,在校园内大力开展学院优秀毕业生事迹宣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
抓好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是学校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载体,是高职学生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接触的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这不仅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行为教育的重要场所。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遵循“完善现有、提升质量、保持特色”原则,要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进行资源配置,使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训有机结合,“讲”与“练”有机结合。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既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又突出通用性强的特点,真实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学生在实际操作现场感受和体会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是职业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唯有充分发挥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使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切实做到立德树人,为实现职业院校学生的成才梦、职业教育人的职教梦和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张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4
[2]董振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4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on Link
PAN Zhi-fen
Abstract:The objectiv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adhere to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as a fundamental and cultivate billions of high-quality laborers and high-skill talent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s essential in the vocational teaching system. It’s also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i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laborers and high-skill talents.
Key words: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