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生长性学校生态(下)

2016-01-05李希贵

中国教师 2015年23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课程

第一,当课程、课堂、评价的挑战无处不在时,学生的潜能才可以最大限度被发挥;第二,教学组织方式绝不仅仅是形式,它恰恰能决定学校生态,而只有这样的生态才能造就彼此唤醒、共同发现、自我反思的成长生态;第三,只有顺应学生天性的教育改革才有生命力,仅仅在教师层面或教学层面发生的改革很难持久。

按语: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想从教育改革的困境当中突围出来,却苦于无法时,十一学校无疑给了很多学校一线希望。李希贵校长通过“营造生长性学校生态”一文为我们呈现了十一学校改革的几个关键点。本期我们继续为您呈现李校长的改革法宝。

难点:重新定义教师角色

让教师从警察队伍退役

大家都知道,我在学校狂欢节上扮演各种角色,普通教师也是这样,学生让你扮演什么你就得扮演什么。泼水节上教师和学生都很疯狂。我们为什么做这些?我们希望通过活动推动师生平等。活动中大家嘻嘻哈哈,之后一个星期,你见学生就笑,学生见你也笑,有点平等的味道了,但是再过一个星期,就又跟原来一样了。为什么?结构没变化,只靠这些小动作,改变不了学校生态。但通过走班上课我们实现了师生间的真正平等。

走班上课后,我们不得不取消了行政班和班主任。开始时我们非常担心没有班主任,学生会出问题,所以还是设了行政班与班主任。两个月后,班主任老师很郁闷,自己是班主任,但一上课从来找不到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课程,所以班主任天天提心吊胆。教育当中往往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缺乏信任,只要学生不在教师眼皮底下,教师就觉得学生是去干坏事了。后来,我们就决定取消班主任,结果发现学生也没出事,这反倒变成了优势,师生一下子就平等了。但平等了之后,我们才意识到平等让我们爱恨交加。没有平等的时候我们呼唤平等,平等了之后却又很难受。人性的弱点就是希望管束我们的人和我们平等,而不太希望被我们管束的人和我们平等,谁能够控制这个弱点,谁就能达到高境界。所以我们最难受的是学生要和我们平等。

说平等这个概念很容易,但每一件事学生都和你讲平等的时候,你会很纠结。比如,上电梯时、中午就餐时,教师都要和学生一起排队等待,这时候就要挑战教师的心态了,看你能不能容忍。再比如,一个管自习教室纪律的年轻教师,发现一个男生在教室里连续三次说话,影响了别人,就去跟他说:“如果你再说话就取消你上自习的权利。”但学生就指出:“老师,你批评我可以,但校规校纪的哪一条规定我三次说话,你就有权取消我上自习的权利?”老师很生气,报告了年级的教育顾问(教育顾问负责管理问题学生),教育顾问找到学生,让学生给老师道歉,学生又提出了反驳:“老师,你还没弄清谁对谁错,凭什么让我道歉?”老师一下子就没话说了。过去老师和学生发生矛盾,学生不道歉谁道歉?但今天就不行了,今天在十一校园里,学生只要不违背校规校纪,他就是自由的,一切都得按照校规校纪说事儿。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个状态?关于这件事,我们给这个学生整整做了半年的工作,最后还是老师道歉了。为什么?因为现在我们必须讲理了。

要讲理,我们就需要“备课”。过去我们训学生从来不需要“备课”,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十五分钟“搞定”,但第二天学生还犯错。但现在,用半年的时间通过讲道理把学生“搞定”了,那就是真的“搞定”了,学生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现在,我们只有通过法律法规、校规校纪或者人格魅力才能把学生“搞定”。过去我们当“警察”,管学生挺容易的,拿着“枪”,学生都害怕。今天我们没有“枪”了,我们不再当警察了,都平等了。怎么办?这是一个挑战,老师应该怎么当?当然年级的各项工作都需要有人管,咨询师要负责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顾问负责学生的重大问题,课程主管负责学校的排课、选课、调课,还有过程评价等,只是改变了过去的管理方式。

重拾使命

教育的使命到底是什么?过去我们把教育说得太强大了,把塑造说得太厉害了。其实教育仅有塑造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的最终使命实际上是去发现学生的潜能,去帮助他唤醒自己。帮助学生找到他可以伟大的地方,让他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走,这是教育的使命。有位同学从幼儿园起就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艺术细胞,任何与艺术沾边儿的事她都不参与。一直到高二进行课程改革,学校要求学生在中学六个学期中,至少有一个学期要选择戏剧课,她被迫选择了一个话剧。这次之后,她不仅发现了自己有艺术细胞,而且还有很多,因此她写了一段话:“我的灵魂是属于舞台的,或许我一直都把它藏起来了。我的血液里还是窜动着那样的因子,让我觉得已经依赖上了舞台上的那种感觉。这已经不是一门选修课,或许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经历。尽管那段独白没有镁光灯的陪伴,但是我也知道了,有那样一个灵魂,是为镁光灯而存在的。”

我相信这名学生未来的人生里,有了艺术的参与,她的人生会更加生动。英国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犹如矿产资源,埋藏在地下,埋得很深,用人的眼睛看不到,必须去挖掘,必须靠经历与体验才能找到它。学校的价值就是把丰富的社会经历不停地筛选出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精力经历更丰富的课程,并让他在课程的经历当中去发现自己的潜能。长期以来,我们都甘愿当一块砖,大家越来越一样,被安排、被分配,越来越不去发现自己。2013年,加拿大有一个国家调查机构在37个国家当中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主题是:你认为自己你被大材小用了吗?在北欧,有0.7%的人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在北美,有7%~8%的人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在中东和南非,有16%,而中国大陆的这一指标遥遥领先,有84%的人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这个机构不相信,又调查了一次,发现还是这样。他们认为中国人很了不起,他们的才能被埋藏得很深,一直没有爆发,一旦爆发,就会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但从学校层面来说,如果我们没有丰富的课程经历,学生到了大学,定了一个专业,一辈子做这一件事,他可能就干了不喜欢、不专长的事,他们的潜能很难被发掘出来。有了这种丰富的经历,他就有可能追问自己,慢慢去发现自己。所以,学校的课程就是把社会的经历浓缩,让学生能够通过选择经历更多,让他们在特定年龄发现自己,这是教育的使命。在十一学校,5月20日被称为唤醒日,这是我们为学生搞画展的日子。有一名学生偶尔画过一幅画,被老师贴出来了,所有人都夸她,从此她画画的技能迸发出来了。后来我们在为她办画展时,她说了一句话:“当我接触艺术的时候,就像走进了另一扇大门,这边风景独好。”这名学生被世界著名的纽约艺术学院录取了。

因此,教育的使命就是找到孩子可以伟大的地方,让他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走。当我们发现一个孩子的短板时,不要立刻想办法来解决这个短板,而要想到他肯定会有其他方面的长处。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的长处,不要只瞄准孩子的短处。“木桶理论”不见得适用于教育。另外,教育的良心是包容。英国画家斯蒂芬·威尔特希尔被称为人体照相机,他绕一座大都市上空盘旋15分钟,就可以把这座城市的全貌画下来,但他是一个严重的自闭症患者。他的家人、邻居、同伴、老师没有人听过他说一句话,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我们的教育与课程体系能不能包容这样的孩子是对教育的严峻考验。巴金就曾经说过自己不善言语,所以才选择写作。有一位学生初来十一学校,身怀绝技,他会开发一些软件。来到十一学校后,他发现学校的公共区放着好多电脑,他就心生一技,回家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病毒,一一装入这些电脑。他在旁边看着自己的同学无法应用电脑,也无法杀毒,教师也修不了,他特别高兴,特别有成就感。这位学生被我们一名老师发现了,老师就为他配了最好的硬件与软件系统,让他专门开发健康的软件。初二时,有一个机会,他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最新开发的软件,让人非常震惊。

所以,在校园里,一定不要杜绝什么东西。比如这名学生,他损坏了计算机,如果学校给他一个处分,从此可能就缺了一个创新人才。所以我们提出要办一所不完美的学校,培养一批有缺点的学生。现在的十一学校,到处是缺点与漏洞,但是没关系,它的主流是一个生长性的学校。如果我们在学校这也杜绝,那也杜绝,创新就没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缺点,还想培养没有缺点的学生,这怎么可能呢?世界上没有没缺点的学生,我们也一样。所以,你必须研究那些违规学生学习的状况、路径是什么样的。比如有一位学生游长城时,她的语文老师说:“来,我给你照个相,留个影。”她答应了,当老师举起相机时,她留给老师一个背影,她说你给我留个背影就行了。她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她的语文课已经不用上了,她读书太多,写作也太多了,一天不写作就难受。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提问一个问题,就不敢看她,如果一看她,她一定要回答,而且课堂剩下多少时间,她就会讲多长时间。所以,老师就答应不再为她量身订作课程,从阅读到写作各方面她都有自己的进度。在语文学科教室的走廊上,语文老师专门为她开辟了一个评论专栏,她每天都会写大量评论。曾经有个媒体老总到学校,看到她的评论后特别惊讶,甚至提出直接招聘她作评论员。

我们有一个自学研修室,那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规划与守则,他们成绩也很好,而且不需要教师讲解。有一名学生刚上初三,但他读了大量的书,他用各种APP学习。还有一名学生选择了各科轮流学习,一段时间内迷上了一科,她就不愿意再学其他学科了。过了一段时间迷上另一科了,就会再学习一段时间那一科。她学的时候非常用心,把大学的书本都拿来学习了。正当老师们很生气时,她的学段检测成绩出来了,每个学科的成绩都很好。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这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呢?我们不能随便改变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要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我们学校,教室分区、学生分类、任务分层、课型分设、学习自主。我们将教室分成了不同的区,学生自己选择到哪个区,运用哪种方式学习。学生的阅读方案也要不一样,不能说高一一律读什么,初二一律读什么,因为每名学生的阅读基础不一样,另外,他们未来想学习的专业也不一样,所以要为每名学生制订不一样的阅读方案。有一名初二学生要写一部中篇小说,叫《户口》,这个小说有一部分涉及家庭与社会,这是一名十三岁的初二学生所驾驭不了的,我们就为这名学生开了每周一课时的写作课。

十一学校这种课程体系人工安排已经无法支撑了,我们就邀请了北京云校与我们进行战略合作,我们把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考试等整个学校管理系统纳入云校管理。如过程性评价,学生每堂课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有价值,还有学生的作业、出勤等随时都可以进行评价。它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非常方便。学生下课后,家长晚上回家,在手机上也可以看到,这种过程评价系统使得学校在放得很开的时候也能收得很紧。像放风筝一样,没有那根线,你是不敢放风筝的,能收才敢放。云校的系统十分丰富,包括质量分析、命题、考试,以及向学生一对一推送题目。学生哪些方面错题多,就为他推送哪方面的题目。云校为我们的学校转型提供了很大帮助。

重点:让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发动机

第一,课程顶层设计要“顶天立地”。发动机如果另外安装就会很费劲,它必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处处启动。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的顶层设计,本身就是学生的发动机。因为学生要不断地琢磨自己要选什么课,一旦选上,他就会很兴奋,但他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我们的课程顶层设计就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紧紧围绕国家的课程标准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立地”就是符合学生成长的不同需求和学校的基础师资与资源状况。在中间,我们必须要有实施的方案与策略,即学校的课程规划、教室、学科教室与资源、过程性评价。没有中间的四要素,就没法实施。这四要素首先是课程规划,让学科逻辑服从学生成长的需求。我们必须让老师参与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中,让他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何为是。这对教师的挑战是由表及里的。开始走班上课时,让老师们十分不习惯的是怎么交作业,怎么找学生。实际上,这些很简单,只要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信任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学生不听管教怎么办。过去学生在老师眼前听话,在背后不听话,今天他在老师眼前什么样,在背后就什么样。学生提出从未遇到的问题老师要怎么回答,学生的需求越来越不一样怎么办……这些都是重大挑战。所以,我们建设了学科教室,把所有资源拿出来。图书馆里能让学生用到的书,全部放到教室里了。这个学科教室就可以整合所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又可以进入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方便学生按照学科的规律来学习。所以,课程的顶层设计就要让不同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每个学生要建构自己的课程体系,他自己的跑道出来了,才能跑出有个性的学生。比如,初中数学Ⅰ与高中数学Ⅰ就不一样,高中数学Ⅰ最低标准就是人文方向的高考难度,但初中数学Ⅰ你能定位为中考的难度吗?不能。高中的学生都是通过中考来到学校的,他们基础不会太差,但初中的学生则不一样,好多学生数学很差。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都是被伤害的,这样的学生,我们要为他开数学Ⅰ,让没有数学兴趣的学生有一个愉快的数学学习时光,帮助那些永远也学不好数学的学生获取自信,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彰显。我们的数学Ⅰ,一班总共就七八个学生,不允许超过12个。教师必须选配最有经验,有爱心的老教师,他们会特别爱孩子,这样的教师才有资格教数学Ⅰ。这其中有些学生,其实很了不起。有一名学生是学校交响乐的首席,但他的数学不好,我们就让这个学生学一些有用的、不受折磨的数学,这很重要。在数学Ⅰ的课堂上,没有上课,基本都是一对一辅导。我们鼓励多表扬,学生写对了一个公式就表扬,表扬多了,他心智就开了。只有课程才能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

第二,课程的高选择与高挑战能否触发学生不断地自我追问?在《我们的一天》这个宣传片中,有一名学生在面对父母让他学习金融时,他不断地追问自己,最后选择了其他学科。假设没有高端的历史课,没有辩论课,这名学生可能就学了经济了。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他才找到了高峰体验。去年十一学校来了一对双胞胎,她们的妈妈已经用了12间的时间想把她们培养成一样的人。但来到十一学校后,姐妹两个选的课程完全不同,她们分别都有各自的想法。

第三,课程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能否有助于学生形成自适应的学习方式?过去我们总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但这样培养不出人才,只有个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我们的教学管理方式支持学生自适应的学习方式吗?我们有一个学生,基本上不愿意上物理、化学、生物课,也不太愿意做作业。他只愿意做实验,无论什么事,他不做实验就不放心,他家里专门有一间房子是他的实验室。这些学科他已经学到大学了,尽管他现在才高一。他并不是随便看看书,而是所有问题都要做实验。这样的孩子我们如果支持他,让他坚持下去,相信他会很了不起。如果把他强制放到教师的体系中,让他不能只做实验,这个孩子可能就出问题了。

第四,学科课程的内容选择、资源组织与呈现方式能否始终引发学生的高反思与高参与?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资源的摆放与呈现方式和资源的整合方式能不能引发学生反思,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的历史教师讲“太平天国”时,他就把马克思关于太平天国的两种完全相反的评价呈现给学生,他自己不讲。学生看到这种资源时,他会去思考为什么。大陆与台湾地区教科书上的关于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叙述也有很大的差别。学生不反思,不辩论,不批判是不可以的。

第五,课程模块的独立性与关联性能否支持学生展开进阶式的自主学习设计?我们每一个课程模块儿到底是多长时间,是一个学期还是一个年度?学完这个模块儿后,学生可以开放式地重新选择二、三、四等不同的模块,还是固化了。如果选择了模块儿一,他还必须选择模块二,再选择三,这就是一条固化的线,学生就无法对选择进行再修正。那么,你能不能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课程,他选择了一个模块儿后,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选择其他课程?这是我们课程设计时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六,课程诊断与评价能否让学生看见自己真实的成长轨迹?我们国家是一个考试大国,但考试还在低级阶段,没有人研究考试,只有一个考试管理机构,叫考试中心,没有考试研究机构。我们现在的考试,只是看到结果,但看不到过程。其实日常考试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这是研究的重中之重,所以,十一学校就设置了一个考试研究中心,专门研究考试。

第七,课程标准能否成为学生“摸高”的标杆?国家的课程标准有时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难懂。我们怎么样出一个校本的课程标准,使得学生拿到课程标准就可以学习?这是我们的理想。

第八,必修课程有引导学生选择选修Ⅰ、选修Ⅱ的动力吗?我们的各个学科,有些学生选了必修后学不好,就不再选选修了,也放弃参加这个方向的高考了。特别是2017年后的北京高考,按照国家要求,会有大量的选择性。假如说有些学科必修课学完了,学生就烦了,将来就没有人去修选修了。所以,我们要鼓励各学科的必修要引人入胜,让学生选了必修就希望再去选选修,这才是这门课任课教师的本事。

通过多元治理营造学校的生态

我们学校从治理到学校的管理机制,也与其他学校完全不一样。我们的治理主体是多样化的。校长的权力是有限权力。十一学校教代会的权力很明确,学校的重大方针必须由教代会无记名投票。对校长与其他干部也要进行投票,达不到标准要下课。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校的学术,而且是最终决定。如评职称,学术委员会投票,它的结果校长无权干涉。学术委员会还要推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科经费的投招标及名师工作室的设立等。在行政上,校长也只有一点点权力。如在财政上,校长只批准预算。又如人事权,校长只负责聘任学科干部和管理各年级部门的学科编制。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就使得人人有权利成长,人人有责任去促进学校的进步的生态。

策略:鼓励先进,允许落后

鼓励先进,允许落后十分重要。十一学校在进行改革时,力度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是在静悄悄地进行的,因为我们的策略是鼓励先进,允许落后。这样,改革就没有太大阻力。比如我们要进行课程开发,就首先要改变学校的组织结构。我们在一般扁平化的基础上,减少了职能部门的指挥权,增加了一个学校的大脑—课程研究院,它负责顶层设计,领导课程开发。然后,在整个学校的改革进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多诊断,少评价。在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问题,要诊断问题,不能忽视,但一定要直面并解决问题,不要评价。教育周期太长了,要真正出效果就需要

几十年时间,现在就去评价它不合适。所以,我们学校对教师没有评价,不评价备课、作业批改及考试成绩。另外,要致力于统一目标,不要先统一思想。来十一学校考察的很多人会问我一个问题,就是我是如何给教师洗脑的。实际上,我怎么敢给别人洗脑呢?首先它不人性,其次,如果洗脑后,就剩下一种思想了,就不能应对这么复杂的改革了。一定要允许各种想法存在,特别是能够互相碰撞、冲突的想法会更好。但是要统一目标,要描绘统一的愿景。大家都希望要去的地方要描绘得很清楚,统一思想有时候效果很差。

十一学校改革的三点体会

第一,当课程、课堂、评价的挑战无处不在时,学生的潜能才可以最大限度被发挥;第二,教学组织方式绝不仅仅是形式,它恰恰能决定学校生态,而只有这样的生态才能造就彼此唤醒、共同发现、自我反思的成长生态;第三,只有顺应学生天性的教育改革才有生命力,仅仅在教师层面或教学层面发生的改革很难持久。

(本文根据李希贵2015年9月8日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讲座“营造生长性的学校生态”并结合《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一书部分内容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赵彩侠)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