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把空椅话疏导

2016-01-05李晓峰王蕴强

政工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唐求助者椅子

李晓峰  王蕴强



一把空椅话疏导

李晓峰王蕴强

开展心理疏导是基层心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开展心理疏导已成为一线带兵人的基本功。空椅子疏导法采用心理完型原理,通过对个体需求再现、满足的完结过程,以调适由突发事件、内心冲突、人格缺陷等因素而引发的官兵心理问题。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便于操作、贴近部队等特点,可在基层心理服务工作中广泛应用。

空椅子;疏导;部队

部队演习训练任务繁重,管理要求严,社会支持力量较为单一,容易引发官兵应激障碍、人际冲突、环境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而一些基层干部对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比较犯难,感到许多心理疏导方法要么尽人皆知、效用不理想,要么过于专业、不便掌握与操作。下面介绍的疏导方法原理简单、便于操作、贴近部队实际,可在工作实践中尝试运用。

一、案例介绍

某驱逐舰执行任务期间,战士小唐突然接到家中爷爷疾病亡故的消息。小唐19岁,性格内向,家境较差,父母离异,奶奶早亡,由爷爷带大,与其感情颇深。一时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又无法归家,几日来茶饭不思、两眼发直、闭口不语、夜不能寐,领导与战友几经安慰劝说,但效果不佳。时隔几日,战友们发现他不时唉声叹气,口中喃喃自语:“没有家了,我要跟你们一块走……”

正在战友们为之焦急的时刻,身为心理咨询师的舰政委将小唐领到一个安静的房间,对其采取了一种心理治疗。政委让他想象已故的爷爷正坐在一把空椅子上,并对着这把“空椅子”,把想对爷爷说的话,全部倾吐出来。开始,小唐表现拘谨,闭口不说,但在政委多次耐心温和地引导后,他的情绪慢慢激动起来,终于开口说:“我整天担心的事儿就这样发生了!”随后眼泪滴下,边哭边诉说心中痛苦以及对爷爷的思念……大哭后,他的情绪逐渐平复。几日后,小唐在战友们的关心陪伴下,开始正常工作和生活。

二、方法原理与操作要点

舰政委所采用的就是“空椅子”疗法,即心理完型疗法。该技术主张帮助主体增加对此时此地心理状况的知觉,使其认识到被压抑的情绪与需求,通过设置情境,满足求助者特定需求,以整合心理冲突,改善不良反应。

完型学派(也称格式塔学派)认为,身心健康的人往往能敏锐地察觉自身的躯体感觉、情绪和需要,从而妥当地组织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需要得到满足,身心功能得到正常运转。相反,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不能敏锐察觉自身的躯体感觉、情绪和需要,而且会压抑它们。他们常常将那些不希望看到的心理活动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这些感觉、情绪和需要得不到正常表达与满足,进而引起麻木、僵化及焦虑、抑郁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被压抑的感觉、情绪与需要如长期与意识分离,会使求助者越来越丧失与周围环境积极沟通和保持建设性联系的能力,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求助者难以自拔。完型疗法则致力于将个人被压抑的需求不断释放满足,使在现实中未完成的事件或需求在内心中得到完结。这种从需求的产生到需求得到满足而消退的过程,称为完型过程。

三、技术形式与适用范围

在咨询实践中,空椅子疗法主要有三种技术形式:

(一)倾诉宣泄式。该形式一般只需要一把椅子,把这把椅子放在求助者的面前,假定某人坐在这把椅子上。求助者把自己内心想对他说、却没机会或者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和。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

1.亲人或者朋友由于某种原因离开自己或者已经去世,求助者因他们的离去,内心非常悲伤、痛苦,甚至伤痛欲绝,却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排遣。此时,可以运用空椅子技术,让求助者向空椅子进行倾诉,表达自己对空椅子所代表人物的情感,从而使自己强烈的情感得以舒缓。上述案例中,小唐由于自身家庭及性格等原因,在问题应对上常常采取压抑方式解决。当面临爷爷去世这一较大变故事件时,仍习惯性地采取该方式解决。但由于刺激过于强烈,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引起意识、情感和行为失调,表现为麻木、僵化的“无需求”状态。该状态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处于急性应激障碍危机,如不及时疏导治疗,可能引发居丧障碍或抑郁症等严重心理疾病。在舰政委的帮助下,使小唐当前最紧迫而又被压抑的“与爷爷见面”需求逐渐呈现,通过空椅,营造了想象的沟通氛围,助其宣泄悲伤情绪,并满足其“见面”需要,进而消退其需求背景。此外,该法也可以用于对失恋者的咨询,或者应用于危机前期干预。比如,某战友牺牲后,给其他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内心阴影,此时,可以采用空椅子技术,以集体告别形式,抚平人员内心创伤。

2.用空椅子代表曾经伤害、误解或者责怪过求助者的人,求助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又不能直接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郁积在内心。此时可以通过对空椅子的宣泄、指责,甚至是谩骂,从而使求助者获得内心的平衡。

3.用椅子代表求助者非常亲密或者值得求助者信赖的人,求助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或者不便直接向所代表的人物倾诉。此时,可以让他向空椅子倾诉,宣泄出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某种解脱。

(二)自我对话式。假如求助者内心有很大冲突,又不知道如何解除时,可以放两张椅子在求助者面前,先让其坐在一张椅子上,扮演自己的某一部分;然后再让他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上,扮演自己的另一部分。这样依次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内心的整合。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

1.由于种种原因,求助者认为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罪恶感和自责心理。例如,在抢险救灾工作中,不少官兵在面对无法挽救的生命时,在头脑中常有“如果我当时如何……,他或许就能存活”的自责心理。此时,可运用空椅子技术,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从而降低内疚感。

2.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很难下定决心,或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将何去何从时。例如,在面对进退去留问题上,不少官兵忧心忡忡,不知如何进行选择,有的因此逃避现实,通过烟酒甚至其他方式来麻醉自己。此时,可以运用空椅子技术,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厘清自己的价值观,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他人”对话式。采取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对话,放两把椅子在求助者面前,坐到一把椅子上时,就扮演自己;坐到另外一把椅子上,就扮演别人。两者展开对话,从而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去理解别人。

四、应用注意事项

(一)要深入了解求助者的特点及问题。并不是所有人群或问题都适合采用空椅子疗法。空椅子疗法主要适用于年纪较轻、阅历尚浅,或易受暗示的人群,而过于偏执、疑心的个体则不适合采用。因此,在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求助者的特点及问题所在,不要轻易对问题下结论。只有在充分、深入了解求助者特点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才可决定是否采用该技术以及采用哪种形式技术。

(二)要充分营造“真实”的情境气氛。空椅子是不会说话、不会移动、无血无肉、没有感情的物体,因此,让求助者对它讲话,求助者可能觉得滑稽、无聊,甚至不知所措。所以,在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需要营造一种交谈气氛,详细交代空椅子所代表个体的具体情况。然后,告诉求助者,那个人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并且详细描述他的表情、动作、声音等等。让求助者感到那个人是真真实实地坐在他面前,求助者才可顺利进入情境。

(三)要诱导求助者全身心投入对话情境。在模拟情境中,求助者可能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此时,心理咨询师要耐心诱导求助者投入对话情境,提醒他要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或者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特别是求助者扮演“他人”角色时,往往会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话,此时应要求他用第一人称说话,并且要尽量去模仿“他人”的声音和动作。只有这样,求助者的体验才能够深入,获得的领悟也才比较深刻。(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5BKS009,构筑国家心理安全防线,保障“中国梦”顺利实现)

【作者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讲师、医疗所所长】

E0-051

A

猜你喜欢

小唐求助者椅子
不想当椅子
保持耐心,才能享受爱情
看不见的椅子
封嘴也欢乐
“拖延癌”晚期,有救吗?
拒绝的正确方式
学溜冰
一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行为矫正方案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椅子会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