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浅见
2016-01-05张慎兵
张慎兵
加强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浅见
张慎兵
内容提要:信息攻防激烈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内涵和特征,适应现代战争要求,提高后备力量信息化水平,必须改进编组延揽信息人才、完善装备和指挥信息体系、加强信息作战训练。
后备力量信息化战争信息斗争
作者:张慎兵,61683部队工程师
信息攻防激烈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内涵和特征,加强和改进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后备力量转型发展,必须把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信息化建设置于重要位置。
改进编组延揽信息人才。牢固树立“编组出战斗力”思想,通过调整拓展人员编组,提高信息人才含量。要科学调整布局。结合担负任务,根据信息人才潜力实际,按照“四个有利于”原则,采取属地编与跨地编相结合、统编与抽编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编组方法,合理调整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布局,特别要搞好雷达、通信、情报等技术密集型专业分队的布局。充分利用新质队伍组建和兵员进出调整等时机,重新分配地域、调整优化结构,尽可能将信息专业技术分队组建在与军事专业对口的信息产业、科研单位等企业事业单位中,切实提高信息含量。要选好兵配好干。在全面掌握人力信息资源底数,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对口、优中选优的原则,广泛吸纳地方信息人才,把地方无线电频谱管理委员会、邮电、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单位的信息人才预编到预备役部队和民兵中来。同时,将符合信息作战要求的各类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才编为预备役专业技术军官,将民间计算机网络高手、电子对抗人才、信息管理人才编为预备役专业技术士官,以利保留信息人才。要加强教育培养。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培养的主渠道作用、省军区系统培养的主课堂作用、地方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的协作基地作用,采取岗位练兵、自学自训、短期培训、挂钩训练、交叉换岗、委托承训等办法,突出高科技、信息战、网络技能、数据通信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造就一大批指挥型、专家型、技能型信息作战人才。
完善装备和指挥信息体系。适应信息作战需要与市场经济环境,综合军队和地方信息资源优势,按照联合作战支援保障要求,构建装备和指挥信息体系,把作战人员、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纳入统一网络,形成感知敏锐、反应灵敏、行动协调、反击有力的信息斗争体系。在装备信息体系建设上,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完善配套”原则,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装备保障纳入全军统一规划同等对待、同步配备,保证在装备配备上适应信息作战要求;利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在现有装备中“植入”和“嵌入”信息作战系统,通过融入信息技术或附加信息装置,提高信息作战能力。在指挥信息体系建设上,根据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纲要,加强办公指挥自动化建设,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军信息化规划,逐步建起一个优质、高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平台,实现办公、教育、训练、演习都能在网上进行;着眼联合作战支援保障指挥需要,把涉及作战的军队和地方各个信息作战单元、作战个体、作战要素用网络和计算机终端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效能的“人机结合”网状信息作战系统,保证作战信息传输快捷、安全、畅通;利用地方信息网络技术先发优势,构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支援保障作战信息高速公路,覆盖作战领域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形成多节点、多方向、多信道的信息传递渠道,构成一个无缝链接、无所不有的网络系统,实现作战通信网络化,提高信息传输能力。
加强信息斗争训练。按照“作战保障需要什么就训什么,信息战怎么防御兵就怎么练”的原则,全面加强信息作战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一方面,要科学设置信息作战训练内容,适当加大信息作战知识学习和训练力度,合理区分信息作战训练时间。利用现有信息网络和指挥自动化系统,进行不同作战保障要素和单位分散配置下的指挥控制训练,提高各个作战保障单元运用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处理、防护能力。按照联合作战要求,突出侦察预警、战场感知、情报收集、信息控制等课题训练,打牢信息作战协同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信息作战训练渠道。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实际,深入探索信息作战训练模式方法,依靠强化训练提高信息作战能力水平。如借助挂钩训练关系,充分利用现役部队首长机关演练、情况报知演练等机会,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与现役部队绑在一起训、联在一起演,提高现役部队与后备力量信息作战协同能力;利用可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采取院校与首长机关同步、指挥岗位与操作岗位同步等方法,深入开展远程同步可视教学和训练,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整体信息素养和信息作战能力。
(责任编辑:徐永汉)
E289
A
ISSN1002-4484(2016)08-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