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民武装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2016-01-05黄跃进

国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预备役民兵经济社会

黄跃进

让人民武装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黄跃进

内容提要:寓兵于民、兵民合一、亦兵亦民,是人民武装的根本性质特征,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是人民武装的基本职能任务。新形势下,各级要充分认清人民武装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站在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度深化认识、增强责任,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找准定位、拓宽渠道,着眼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夯实根基、提升能力,既借助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武装战斗力,又依靠人民武装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后备力量 人民武装 经济社会

作者:黄跃进,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少将

寓兵于民、兵民合一、亦兵亦民,是人民武装的根本性质特征。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是人民武装的根本职能任务。各级要充分认清人民武装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努力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放到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全局、经济社会建设全局的大背景下审视,放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目标下谋划,放到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提升军民融合水平的大格局下推动,既借助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武装战斗力,又依靠人民武装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一、站在自觉服从服务大局高度深化认识、增强责任

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人民武装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按照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人民武装工作作为当地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自觉基于中心大局科学安排、深谋发展。同时,人民武装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基本组成部分,必须增强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一要充分认清这是践行性质宗旨的根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人民武装工作的显著标志,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每到一地就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和拥护,使人民武装力量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新形势下,人民武装应大力弘扬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的优良传统,确立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思想作风,自觉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要充分认清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虽然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城乡贫富差距比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压力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不少,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不断化解矛盾。社会发展,国防是后盾;经济提升,武装是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为之奋斗,人民武装也应聚焦这一目标积极作为,投身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三要充分认清这是人民武装的应尽之责。人民武装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不脱产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其编成任务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配置在社会,融合于经济;二是分散是民,集中是兵;三是平时为地方建设服务,战时为部队打仗服务。因此,人民武装工作既要着眼提高战斗力,又要着眼促进生产力,把动员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支持地方建设作为分内之责,始终贯彻双重要求,遵循军队原则,把握军事主职,做好军民融合工作,在推进国防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的同时,围绕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四要充分认清这是促进人民武装工作的实际需要。人民武装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息息相关。一方面,只有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了,才能为武装工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民兵预备役人员既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又是直接受益者,抓参建参治也就是抓武装工作;还一方面,通过参建参治,在用兵中练兵强兵,是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一条重要经验。实践反复证明,人武工作的地位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凡是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单位,武装工作就好开展、做得好。反之,就武装抓武装,很难抓,也抓不好。

二、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找准定位、拓宽渠道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人民武装工作要按照平时能服务、急时能应急的要求,紧贴区域“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把地方所需、群众所盼和人民武装力量所能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好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着力点应放在哪里”的问题,切实为巩固基层政权多给力、为加强社会管理多聚力、为应对突发事件多用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多助力、为战时动员支前多蓄力。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可以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增值作用。发挥人民武装工作干部骨干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中任职兼职的优势,引导他们主动参政议政,为经济建设出谋划策,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促进驻地经济提升生机活力。针对民兵预备役人员是不脱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探索确立负担性参与编组与求益性参与编组、依法规的要求性抓建与服务式的扶持性抓建相结合的编组抓建模式,对编组个人、群体、单位尽可能做好生产帮扶、文化帮教、危难帮解、发展帮谋的工作,鼓励和扶持民兵预备役人员带头做岗位标兵、创业先锋,让他们在生产工作一线发挥生力军作用。二是减损作用。发挥便于快速动员、就近用兵的优势,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积极参加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等,解救安置受灾群众,帮助恢复基础设施,预防次生灾害,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解困作用。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能人”聚集的优势,引导和帮助他们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在扶贫攻坚中当模范。军事机关要带头参与精准扶贫,按照驻村帮扶、挂村帮扶、定户帮扶的任务区分,协助当地打赢扶贫攻坚战。从社会稳定角度看,可以发挥三个作用。一是示范作用。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素质较高的优势,广泛开展“带头建设家乡、促进经济发展,带头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活动,组织学习宣传科学知识、践行社会公德、维护公平正义、弘扬新风正气,推荐优秀退役士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担任基层干部,树立标杆,加强引领。认真落实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规定,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民兵预备役基层延伸,把民兵预备役基层组织搞坚强,努力将民兵预备役人员教育好、管理好。二是督导作用。发挥人熟、地熟、语言通的优势,坚持把做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引导民兵预备役人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影响群众;利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积极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协助当地努力做到群众诉求合理的及时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三是应急作用。发挥人员分布广泛、组织体系严密的优势,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在危情控制、情报信息、预案落实、力量建设等方面广泛进行联动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应急体系。按照“市(州)建营、县(市区)建连、乡镇(街道)建排”的原则,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建设,配齐装备器材,完善行动预案,展开针对性训练,使之成为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拳头力量。完善“县(市区)设站、乡镇(街道)设点、村(社区)设员”的民兵信息情报网络,建立军地情报信息互通平台,及时掌握社情舆情动态。广泛组织民兵预备役队伍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以平安创建活动为主题的联防联治,引导他们平时争当排查事故隐患的安全员、维护社会治安的协管员、处理身边纠纷的调解员、法律法规教育的宣传员,努力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和其他特殊情况敏感时期,协助公安、武警维护秩序、警戒执勤、疏导群众,防止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发生。

三、着眼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夯实根基、提升能力

人民武装工作的组织领导、力量编成、行动实施、活动开展、有关保障都具有军民融合属性,要求各级军事机关干部既懂军事又懂经济,既懂部队又懂社会,既会做官兵工作又会做群众工作,军地素质兼备,军地工作兼顾。一是增强深度融合的思想定力。各级军事机关虽然编配的工作人员不多,但地方武装工作面向的是人民群众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思维和工作不能禁锢在身边营院和现役官兵与职工之中,把自己看重了、把群众看轻了。如果缺乏服务群众意识,工作停留在要求性抓建上,只是简单地要人、要钱、要物,而不采取有效的扶持性措施,将影响武装工作的开花结果与全面发展,必须胸怀全局拓宽视野,站在区域发展全局的角度来谋划开展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地方所需,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二是强化深度融合的履职本领。目前,大多数军事机关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保障经费已经基本满足需要,应将工作关注点和落脚点从抓硬件建设为主向抓武装工作组织为主转变,从抓自身建设为重点向抓武装工作落实为重点转变,努力提高组织指挥、参政议政、服务群众的本领。要按照两面思考(一方面从军事机关内部和军事角度来思考,一方面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思考)、三处可用(军事机关工作有用,宣传发动群众有用,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有用)的要求,广泛开展军事和社会要素学习研究,除了学政治、学军事外,还应深入研究驻地历史人文、兵要地志、经济社会、厂矿企业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自觉融入思想理念和抓建指导,力争在一地工作能认识一地、熟悉一地、融入一地、建功一地。三是打牢深度融合的建设基础。按照融合编、融合训、融合建、融合管、融合用的原则,提升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整体水平,打牢武装工作对经济社会建设作用发挥的基础。重点做到“五个融入”:把基层武装部融入基层政权统筹建设,推动实现武装干部统筹配备、工作运行统筹规划、基础设施统筹配套、有关保障统筹落实,解决好领导融合的问题;把国防教育融入社会宣教平台同步组织,充分利用驻地大众传媒,浓厚关注国防、热爱国防、支持国防的氛围,增强爱武管武建武用武意识,解决好思想融合的问题;把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抓建,从辖区实际和任务需求出发,以当地为基础支撑,统筹利用军地优势资源,合理兼顾各方利益需求,充分调动地方党委政府和编兵单位积极性,解决建设融合的问题。把民兵预备役干部骨干培训融入党政军干部培训体系常态化开展,提高基层武装工作组织实施、民兵预备役教育训练管理、应急应战行动组织指挥“三个能力”,解决素质融合的问题;把经常性工作融入社会信息化运用提升质效,下力推动智慧动员建设,提高工作精确精准精细水平,解决管理融合的问题;把应战准备融入应急行动相互促进,坚持战斗力、生产力一起抓,军事、经济、社会效益一起出,解决平战融合的问题。

(责任编辑:徐永汉)

E289 文献识别码:A

ISSN1002-4484(2016)11-0034-03

猜你喜欢

预备役民兵经济社会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的历史沿革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飒爽英姿女民兵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