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开创我国军贸发展新局面

2016-01-05姜明文程文霖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军贸一带出口

周 华 姜明文 程文霖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开创我国军贸发展新局面

周 华 姜明文 程文霖

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做了总体部署。扎实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军贸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特殊组成部分,是调整国家政治外交战略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壮大军工经济、促进军工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这种特殊的作用和使命决定了军贸发展必须始终把服务外交安全、支撑军工经济、促进装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认真贯彻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紧紧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下大力气解决制约军贸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努力缩短与世界军贸强国之间的差距,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军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一带一路”区域的主旋律,但大国之间地缘政治博弈加强,领土(领海)争端和海上航道安全风险加大,宗教冲突和个别国家政局动荡加剧,恐怖主义威胁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压力加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简称沿线国家)的军贸发展面临较多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竞争和阻力。但总体来看,机遇仍然大于挑战,与沿线国家的军贸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为军贸出口创造有利环境。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影响力提升,沿线国家在经济贸易、重大国际事务中对我国的战略倚重加大,这为我国在沿线国家深入开军贸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政治外交方面,目前已与沿线的众多国家结成战略层面的伙伴关系,政府、政党、议会和军方等高层交往密切。经济贸易方面,与多数沿线国家确立了经贸、农业等联委会机制,在能源、通讯、金融、基建等领域保持密切合作,我国已成为大部分沿线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防务合作方面,与多数沿线国家加强军事高层交往,充分利用防务安全磋商、国防科技工业合作联委会等机制,开展军工军贸、人员培训和多边安全等领域的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对我国的战略倚重将有增无减,与我国开展军贸合作的意愿将不断加强,合作前景广阔。

沿线国家军贸市场需求旺盛,为军贸出口提供持续发展空间。一方面,“一带一路”地区形势复杂多变,动荡不安的区域局势使得沿线大部分国家对武器装备需求上升。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道,近十年来,“一带一路”地区军贸市场呈增长趋势,如相比2006~2010年,2011~2015年中东、亚洲地区军贸进口额占全球的比重分别由20%、40%增长为22%、48%;未来几年,“一带一路”地区国防预算增长率将达到4.8%。另一方面,为适应新军事变革发展,一些沿线国家的老旧武器装备面临更新换代,武器装备需求呈现反弹态势。据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统计,今后几年,全球军贸额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态势,2016年将达到900多亿美元,2017年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未来10年,中东地区的军贸市场总额将达到1100亿美元。“一带一路”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军贸市场,将为全球军贸规模贡献近50%~60%的份额,这为我国在沿线国家的军贸出口提供了持续发展空间。

国防科技工业对外合作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军贸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期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认真贯彻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谋划顶层设计、搭建政府平台、落实扶持政策、改革经营体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创新军贸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研究军贸工作长远发展,制定相关军贸发展战略,稳妥推进军贸出口。二是先后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建立了军技合作联委会机制,为开拓军贸市场搭建合作平台。三是积极落实军贸扶持政策,不断推进军贸经营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与法治建设,确保军贸良性发展等。

把握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与沿线国家的军贸发展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一带一路”战略与美、俄地缘战略之间博弈,对军贸出口形成了不小阻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区位,美、俄均极力寻求该地区事务的主导权,对我国在沿线国家的军贸发展形成诸多障碍和牵制。

美国不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消弱我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遏制我国与沿线国家正常军贸活动。美国通过军援军贸强化同盟关系,积极调整与缅甸、伊朗等国关系,多次干扰我国向土耳其出口FD-2000导弹系统项目,无端指责我国与叙利亚、伊朗等国军贸合作,动辄制裁国内军贸公司等。

俄罗斯积极实施“欧亚经济联盟”战略,谋求建立区域新秩序,对我国在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军贸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一方面,中亚地区一直被俄视为“战略后院”,特别是军贸领域,更被俄视作是维护该地区军事主导权的主要抓手,对我国进军中亚地区军贸市场高度敏感,排斥心理较重。另一方面,俄为重建在亚太地区影响力,利用南海地区的复杂局势,不断加强与我国军贸敏感国家的合作,努力开拓东南亚军贸市场,同时,以知识产权问题对我国军贸发展进行阻扰,并加强对我国传统或新兴军贸市场的争夺。

沿线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存在不稳定因素,为军贸出口增添变数。从政治上看,沿线国家政治安全环境错综复杂,地区热点不时升温,南海争端难以速决,伊斯兰国不断做大,宗教冲突愈演愈烈,伊核问题一波三折,缅甸等国内政不稳等,都给军贸工作增添了变数。经济上看,受石油收益下滑、从经济疲软形势拖累,中东、北非地区国家国防预算下跌,装备购买力下降。此外,目前国家针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立的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支持政策未考虑军贸需求,出口信贷利率、军贸融资成本偏高,制约了沿线国家重大军贸项目推进。

沿线国家军贸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为军贸出口带来较大市场风险。一是美、俄等军贸大国调整军贸出口政策,极力维护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主导地位。美国修改无人机出口管制政策,下调武出口合同服务费率,放松对斯里兰卡等国武器出口禁令。俄罗斯为军贸提供贷款利率补贴,放松武器零部件和售后服务出口权,正式解除对巴基斯坦武器禁运,解除对伊朗出口S-300防空导弹的禁令,强化与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军技合作等。二是新兴军贸出口国家异军突起,与我国军贸市场竞争逐渐加剧。韩国拟建“对外军售”管理机制,酝酿新贸易补偿政策,计划未来1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350亿美元的军贸出口成交额。土耳其借鉴美国经验设立对外军售体系和军贸融资机制,着力开拓亚太地区军贸市场。日本通过出台“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替代“武器出口三原则”,搭建二战后首个武器出口管理体系,确立军援政策等措施,为武器出口铺平道路;同时为配合“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战略调整,日本武器出口潜在市场首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三是当前全球军贸市场主要为买方市场,武器进口国实行武器来源多元化等,使得军贸市场竞争激烈。如东南亚国家为平衡外交,把军贸作为政治筹码,实行武器来源多元化政策;中亚国家谈判过程中,采用货比三家、狠压价格、先试后买等策略,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军贸发展的总体思路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拓展国家利益。当前,随着我国在沿线国家的利益不断扩大,海外投资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一带一路”地区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国家海外投资安全、拓展国家利益面临严峻挑战。军贸出口必须在国家安全体系中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军贸对政治、外交的积极推动作用,为国家大安全、大外交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撑军工经济发展。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们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创新军贸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军贸出口对军工企业民品业务带动作用有限,对军工经济建设的贡献仍然偏低,总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军贸溢出效应,以军贸带民贸,建设军民融合、内外结合的基地和园区,形成主要通道和走廊拓展延伸的支点和平台,带动国内企业在沿线国家的投资建设,促进军工企业民用产品向沿线国家出口,实现军工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

紧跟世界军事革命,促进我国武器装备建设。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一带一路”地区逐渐成为推进世界军事变革的桥头堡和全球新型作战装备的主要市场和试验场。一直以来,我国的武器装备缺乏实战牵引,已成为装备建设发展的“软肋”。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办法之一就是通过军贸出口,检验并发现军贸产品问题反馈回来改进提高后,再装备部队。这样既为实战化检验我国武器装备质量和性能创造条件,同时又从外军实际需求中吸取有益成分,有助于提升我国武器装备适应全球军事变革的能力和水平。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军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切实创新组织管理是根本。高效、务实和执行力强的组织管理机构对推动军贸真正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在当前形势下,应把创新军贸组织管理机制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性工作来抓。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军贸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强化军贸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顶层谋划,创新军贸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的沟通和协调,用好和争取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对外合作的政策支持,统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军贸合作。

深入研究战略对接是重点。要以“五建”促“五通”作为突破口,促进军贸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军贸合作机制,针对不同外交关系及经济水平,分等级、分层次、区别化“定制”军贸合作制度,深化利益融合,达成军贸合作新共识。二是加快建设军贸合作信息畅通机制,及时反馈沿线国家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三是加快建设一揽子军贸合作机制,着力推动出口模式从单一产品出口向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转变。四是加快建设军贸融资、军贸支付等体系,充分借鉴美、俄等军贸大国经验,加强多种军贸融资模式研究。五是加快建设军贸决策与发展智库,建立综合性军贸决策支撑机构,开展军贸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提高智库研究成果转化率,提升我国军贸发展“软”实力,为我国军贸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推动军贸转型升级是关键。应加强军贸产品、市场和科研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军贸转型升级。针对沿线国家军贸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军贸产品结构;以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军贸市场竞争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加强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提升售后服务能力,树立中国军贸品牌形象,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以沿线国家军贸市场需求为牵引,以能力结构升级为重点,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军贸科研、生产和试验保障条件,提升军贸产品开发、批量生产和质量管理等能力。

完善政策法规制度是基础。一是创新军品出口分类管理。突出重点项目,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提升审批效率。二是完善出口立项信息发布机制。根据“一带一路”地区军贸市场需求,引导企业更加理性开展军贸产品研制,减少同类产品立项,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引导开发高性能军贸新产品。引导企业加大“一带一路”地区有发展前景的高性能产品研制开发。四是重视配套器件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军贸企业加大开发力度,突破核心技术,大力提高逆向工程设计能力,并在设计中重点考虑知识产权规避,避免国际市场纠纷风险。(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工项目审核中心 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

猜你喜欢

军贸一带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军贸科研项目档案管理问题解析与对策
新一代军贸防空体系:可快速“量身定制”的防御系统
军贸项目技术转让过程中提高出口文件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中东军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给情绪找个出口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