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RSS的在线教育资源发布与订阅

2016-01-05翟军陈红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31期
关键词:网站在线教育慕课

翟军++陈红玉

摘要:面对在线教育资源快速增长、不断更新的状况,将Web 2.0的典型技术RSS应用到资源的发布与订阅上。在分析RSS优势的基础上,以“爱课程”网站为例,给出RSS源的构建方法和订阅途径,实现在线资源到客户端的自动推送与聚合,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

关键词:在线教育;网络教育资源;RSS;慕课;“爱课程”网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1-0007-03

RSS-based Online Educational Resources Publish and Subscribe

ZHAI Jun, CHEN Hong-yu

(Transportation and Management Colleg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6, China)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situations of online educational resources rapidly growing and constantly updating, RSS, the Web 2.0 typical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the release and subscriptions of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SS advantages, the "iCourse" website, for example, gives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d subscribing an RSS feed to achieve online resources automatically push and aggregatio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sers access to information.

Key words: online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RSS; MOOC; "iCourse" website

随着互联网及Web的迅速发展与全面普及,“在线教育”越来越引人关注[1,2]。以各种“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平台及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使得传统大学的围墙正在逐步被打破。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惠及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学子。

在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建设了“爱课程”网站(http://www.icourses.cn/home/),集中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拉开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工作的大幕[3]。目前在“爱课程”上线的课程总数已达一千余门,课程资源总数达到近30万。2014年5月8日,“爱课程”与网易合作推出中国大学“慕课”平台(http://www.icourses.cn/imooc),标志着我国在线开放教育又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国家开放大学网站(http://www.ouchn.edu.cn/)、辽宁本科教学网(http://www.upln.cn/)等网站也都提供了大量在线教育资源。

这些在线平台大多具有Web 2.0的特征,如人与网络的互动性、个性化定制等[4,5]。Web 2.0最早由OReilly公司在2003年提出,时至今日,已经成为新一代网络应用的标准,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RSS是Web 2.0的一项重要技术,用于描述和同步网页内容,在新闻频道、博客、维基和数字图书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6]。目前,在线教育资源增长迅速、更新频繁,而传统的浏览方式很容易错过最新信息。比如,“爱课程”陆续上线了28批大学视频公开课,大学资源共享课从最初的120门到现在的一千余门,已上线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因此,需要信息获取方式从“拉”到“推”的转变。本文通过实例,利用RSS技术发布与订阅在线教育资源,实现服务器资源到用户客户端的同步自动推送、更新与聚合。

1 RSS概述

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是通过浏览器将Web网页的内容从服务器“拉(Pull)”到客户端,当网页内容更新时不能反映最新情况,当需要访问多个网站时则要不断切换浏览界面。1997年Netscape(网景)公司开发了RSS,“推(Push)”的概念随之诞生。RSS技术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 HTTP 通讯,服务器将网站内容摘要发布为RSS源(RSS Feed),RSS阅读器(即客户端)订阅RSS源以后,服务器上的最新内容就会被定期推送到客户端。用户可以同时订阅多个RSS源,从而将多个网站的内容聚合到一个界面上,大幅提高了浏览效率。

2003年后,随着博客的普及和Yahoo、Google等大公司的参与,RSS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RSS共有7种版本,分化为RSS 0.9x/2.0和RSS 1.0两个阵营,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RSS 1.0指“RDF Site Summary(RDF站点摘要,RDF是一种语义网技术)”,由W3C维护,受到标准化组织推崇。RSS 2.0 指“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易聚合)”,由哈佛大学维护,在实际应用中占主导地位。

1.1 RSS源

RSS文件是一段规范的XML格式的数据,被网站(即服务器)发布出来称为一个RSS源(RSS Feed),每个RSS源都有一个URL。提供RSS订阅的网站上都有明显的RSS源的图标,点击以后,浏览器地址栏会出现以rss、xml或rdf为后缀的URL,供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订阅和聚合。

RSS源是网站内容的摘要,包含每一个条目的标题、简介、到全文的链接等。RSS 2.0源是一个格式固定的XML文档,其结构如图1所示[7]。根元素为rss,含有一个或多个“频道(channel)”子元素,频道是信息项(item)的集合。每个频道的名字、URL、简介和更新频率等信息由title、link、description、ttl等子元素描述。信息项(item)是RSS源的核心,类似于电视频道中的一个节目或一条新闻,含有title、link与description等子元素,对应信息项的标题、全文的URL及简介。

图1 RSS 2.0源的结构

借助link元素,RSS源传播给用户的是通往HTML网页(即全文)的链接。这时,HTML页面也会含有到相应RSS源的链接。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的主页http://press.ustc.edu.cn/ 中含有如下的元素:

其中,href属性的值就是相应RSS源的URL。一旦HTML页面含有如上的元素,IE、Maxthon、Firefox等浏览器的“嗅探功能”就能自动发现一个网站的RSS源,提示用户订阅[8]。

1.2 RSS阅读器

现在,大多数主流的高版本浏览器都有RSS源的发现与订阅功能,是常用的在线RSS阅读器。RSS阅读器是一个应用软件,通过HTTP协议解析RSS文件并呈现给用户。除了附加在浏览器、邮件系统的在线阅读器外,还有各种专用RSS阅读器。专用阅读器,也称离线阅读器,安装在客户端,实现与服务器上的数据同步。国内常见的RSS专用阅读器有周博通、看天下、新浪点点通等。

订阅的过程非常简单,只要把RSS源的URL提供给阅读器,并设置更新频率等,用户就可以实时获取网站的摘要信息,并通过链接阅读到全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出现了手机RSS阅读器,如拇指天空等。

2 发布与订阅应用示例

RSS源的发布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信息组织、生成RSS文档、验证RSS文档、发布RSS文档、注册RSS网站等阶段[7]。验证文档是保证文档符合规范与语法的过程,否则RSS源是不可用的。为了更好地推广RSS源,可以向RSS聚合网站(如抓虾网站等)或者搜索引擎(如Google)注册RSS的URL。

图2 RSS源的发布过程

2.1 在线教育资源的RSS源

在“爱课程”网站中,教育资源在不断增加与更新。目前,这些信息是以HTML网页的形式发布出来的,需要用户随时浏览才能获取最新信息,容易错过一些重要课程。比如,2014年9月29日,上线资源共享课63门;9月23日,上线资源共享课53门; 9月11日大学视频公开课更新涉及课程11门;10月9日,第28批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10门课程等。

如果将更新信息以RSS源的形式发布出来,则在用户订阅后,就可自动获取最新信息,免去了随时访问网站、浏览网页的低效率重复操作。作为示例,本文将每一批上线的大学视频公开课的相关信息组织成一个RSS源。比如,2013年9月24日,第16批大学视频公开课有25门课程上线,包括大连海事大学的《船舶动力装置的发展与绿色轮机》、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博览》等课程,其RSS源如图3所示。通过元素向订阅者推送每门课程的名称、链接的URL及简介等信息。当新一批课程上线时,该RSS源的内容也随之更新。

图3 第16批大学视频公开课的RSS源(部分)

对其他的在线教育平台,如辽宁本科教学网,也可创建类似的RSS源。

2.2 RSS源的订阅

用户有多种方式订阅RSS源,一旦订阅,就可自动获取最新信息。在本文的实验环境中,将RSS源发布到Tomcat服务器中,以模拟实际的发布过程。图4给出了火狐浏览器打开图3的RSS源的情形,点击每门课程的名称,就可链接到“爱课程”网站中这门课程的网页,看到课程的全部资源。

图4 火狐浏览器打开的RSS源

当采用专用RSS阅读器时,用户能将来自多个网站的RSS源聚合到一个界面上。图5展示了同时订阅“爱课程”网站RSS源和辽宁本科教学网视频公开课RSS源(工学)的情况,来自两个网站的几十门课程的摘要信息可被用户随时获取,并自动更新。

图5 多个RSS源的订阅和聚合

3 结语

以“用户为中心”是现代在线教育平台的显著特征。将教育资源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送到需要的用户面前,是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基于RSS技术的方案,RSS源结构简单、容易生成,能根据用户需求将最新的教育资源推送给学生。随着Web 2.0向Web 3.0的发展,将推动在线教育平台向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美国“慕课”的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对斯隆联盟系列调查评估报告的解读[J].高校教育管理,2014,8(5):34-40.

[2] 李逢庆,赵建民.教学信息化: 一场走向在线教育的革命?[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5): 67-71.

[3] 孙传远,刘玉梅.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评价——基于爱课程网“精彩评论”的内容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2):91-95.

[4] 余燕芳,葛正鹏.终身学习平台设计与构建——以Web 2.0到Web 3.0的学习理念变迁为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4(4):70-76.

[5] 胡三华,汪晓东.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远程教育杂志, 2004(1):10-12.

[6] 南晓凡.RSS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4(5):109-112.

[7] 秦鸿.RSS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8] 窦平安,靖继鹏.Web源与内容聚合:RSS/Atom 的扩展、生成、发布、发现与共享[J].情报科学,2009, 27(6):857-863,873.

猜你喜欢

网站在线教育慕课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慕课中美应用差异的四大原因分析
河洛文化旅游资源外宣网站日译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文管综合实践教学中心网站建设与维护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浅析企业建立网站VI系统的必要性探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