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隽永出奇兵,先声夺人看比兴
2016-01-04李兰所
李兰所
【追根溯源】
要烹调可口的菜肴,厨师最离不开的调料就是味精;要创作精美的诗文,作者最需掌握的技巧就是比兴。比兴,在一般读者眼里,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表现手法,但在执着写作的骚人墨客看来,它却是“精神菜肴”不可或缺的一道调味品。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含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由于“比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比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诗经·魏风·伐檀》内容是讽刺统治者不劳而食的,诗的每段开头都以砍伐檀树比兴。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比兴,这样既强烈地激发出了读者的联想与情感共鸣,又增强了诗的意蕴与韵味,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统摄全篇的作用。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便大量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这也是最早出现的比兴手法,正是这种手法的运用,才使得其中的诗歌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并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韵味。其中《关雎》一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这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既是兴,又是比,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可见,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托寓、象征等作用,这本身就给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带来很大的空间。
《诗经》之后的诗歌创作中,采用比兴手法的作品也是很多的,如汉乐府《长歌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 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再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又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
比兴发展到后来成了诗人、词人象征、抒情、言志的法宝,随着文学体裁的不断变化发展,比兴手法的运用在词的意境的塑造与艺术效果的表达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了比兴,词便会少了一份婉约,少了一份含蓄,少了一份韵致。
总的来说,比兴手法的运用,拓展了诗词的意境,加强了诗词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诗词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我国的诗词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跟踪练习】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劝 学
[唐]孟 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全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自尔为佳节:本句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各自在适当的季节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
(1)前两句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了“兰”“桂”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四句写“兰”与“桂”,不见一个人影,但第五句用“谁知”一转,引出居于山林中的“林栖者”,“林栖者”指的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抒发情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