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慢慢飞
2016-01-04杨红兵
杨红兵
精彩感人的记叙文均有一个共性元素就是细节感人,核心的情节、主题一定要有细节的润色、点染。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诚哉斯言,贴近材料核心的细节越细腻,材料的题旨诠释就越准确,越充分。
何永康教授谆谆叮咛: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的亮点和得分点。要真正让细节描写成为亮点和得分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找准细节的发力点,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细节是服务于情节与题旨的,否则,再细腻的细节也是废笔。二是善于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捕捉心理的边边角角、坎坎坷坷,熟练地掌握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描写的技巧。下面笔者结合具体语段来谈细节描写的方法。
方法一、视听结合,点面兼顾
描摹画面,一方面要善于抓住情景特征,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描写全景,包括背景、环境、人物活动及自我感受等。这样才能写出气氛和情感,生动地再现生活。例如:
到了下班时分,小店前渐渐拥满了人。小伙子舀两团面糊,倒进两个饼铛,画外圈摊开。拣两颗鸡蛋,交相磕碰,画出两轮满月,不过五秒,两铛一扬,饼便翻了身。左边的不要葱只要香菜,右边的不要辣椒多刷酱,您说是啥就是啥,管你是铁血丹心,还是两汪秋水哩。一对小铲“当当”作响,好像刻录着唱片的留声机。
不一会儿,我手里已捧着充盈香味的唱片,一口咬下,一曲交响乐竟从唇齿间划入耳际,“当当”作响。
这一文段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小伙子摊煎饼的娴熟流畅,这是一场视听交响乐,作者对小伙子做煎饼的过程运用一连贯的动作描写,“舀”“拣”“磕碰”“画”等动词运用精准,这既是作者观察得仔细和用心的体现,也是其遣词造句功力的不凡体现。
方法二、聚焦放大镜头,凸显人物特征
描摹画面时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所写的场景进行筛选,聚焦关键区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内心感受等感官对其进行慢镜头的描写,目的是突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为表现主题服务。例如:
特别的是一位女摊主,腿从膝盖抽空,风吹时,会飘起薄凉的裤腿。我注意到她的拐杖底下,并不像别人裹着一块黑叽叽的橡胶皮,而是包着一块米色的布,针脚细细密密,不起眼,却很结实。
我猛然发现,她身着一件米色的衬衫。
作者善于剪裁材料,镜头聚焦于女摊主拐杖下包扎的布块,对其颜色、针脚进行放大描写,交代了女摊主精挑细选方布的颜色和衣服搭配这一细节,突显出了人物身残志坚、追求美感的昂扬精神。
方法三、抓拍心理波动,描绘心电图
细腻地给人物把脉,捕捉每一次心跳的转折变化,身临其境地表现人物对周围环境的心理感受,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心理变化过程呈现出来。例如:
“这是什么破地方?怎么这么黑!”在夏末的夜里我竟打了寒战,不自觉地紧了紧手中的一角。“这什么声音?是狗叫?不会吧!”
这是成为走读生的第一个晚上,天际处的一小缕微光硬是将这漆黑的夜幕给划开了一小道口子,阴冷的血红色从小口子洇出,没有明亮,只是更加阴森恐怖。
小巷旁似植着两株梧桐,不同他处,这两株歪歪扭扭、细锐扭曲的枝条,张牙舞爪,夜里更是得寸进尺,似欲吓昏每位胆小的路人。若微风吹过,叶窸窸作响,只像那爱哭鬼的抽噎。
这是一条小巷给我的第一印象,我很明确,这是地狱!
小巷里,明晃晃黄醺醺的柔光蔓延了一路,点燃了小巷深藏久违的温情。不远处,望见一个单薄的身影,似是熟悉的碎花衣裳,是那妇人。
本文段中作者擅长用心理独白来描写细节,一开始“我”心生怨怼狐疑,再到自我安慰、鼓起勇气,到最后内心温暖的心路历程展现得很逼真。
方法四、综合手法描写场面,有声有色
通过仔细观察,运用动作、表情、对话、心理、环境等描写技巧,将一个场景或画面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表现一种紧张、忙碌、快乐、激烈的氛围,给人一种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感觉。例如:
他的右手正奋力地鼓着风箱,简陋的炉灶上火苗跃动。一旁的小炉灶上支着一口锅,清净的汁液正烧得噼啪作响。细细听来,寰宇间仿佛只剩下火苗炙燃的嗞嗞声。轻轻一嗅,糖汁融化的丝丝甜意直润肺腑。
炒米匠望着压力表,轻轻一唤:“要炸喽!”平淡中渗出一丝威猛,把一个三四岁的女孩吓得哇哇直哭。炒米匠嘴角轻咧,围观的大人倒是笑得前仰后合。只见他娴熟地把炉膛塞入布箧中,手中一根杵棒猛力一拨,“嘭”的一声,白烟缭绕。那孩子这会儿破涕为笑。浓浓的香气混合着糖汁软软的清甜,让人心旷神怡。
趁着热,炒米匠将用筷子挑起一丝糖汁,拉伸成一条绵绵的线。见火候到了,将糖汁倒入了一旁的浅铁盒,再将新制的炒米倒入,竹篾将混合好的炒米糖摊平,待冷却了用刀切成方块,便成为我童年里最恋恋不舍的美食。
画面有声有色,汁液的噼啪声、火苗燃烧的嗞嗞声,起锅的“嘭”响声,小孩哭啼声、破涕笑声,声声入耳,作者从不同层面写出炒米匠的忙碌、紧张、热烈。“挑起”“拉伸”“摊平”一连贯的动作描摹,仿如读者在亲历。
方法五、互动式细节描写,情真意浓
为了表现人物性格,设定特定情境,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先后登场,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表情以及环境,表达人物之间的某种真挚情感,凸显人物性格,情景合一,给读者一种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阅读美感。例如:
只见母亲轻轻地弯下腰,捡起父亲那只拖在地上的鞋带。
父亲好像突然注意到了,连忙弯下腰准备系鞋带的时候,鞋带已经在母亲的手指间来回穿梭。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父亲,父亲的脸上已然露出了一丝微红,先前端庄的样貌瞬间不见了,嘴角也露出一丝腼腆的微笑。
鞋带在母亲的手中犹如一只活跃的花绳,母亲慢慢地系着,只见她额上的汗珠比先前更多了,在阳光照耀下,也比先前更明亮了。她的前额头发也垂到眼眸,发间隐约带有几滴汗珠。父亲轻轻地将母亲的刘海捋到耳后,并用衣袖轻轻地为母亲擦拭前额的汗珠。
我眼光穿过母亲的手指间,鞋带系好了,只见母亲用力拉了一拉鞋带,以使鞋带系得更牢不再脱落。
母亲缓缓地站起来,父亲连忙用手扶着母亲的双肩。母亲抬起头,轻轻地用手替父亲抹去衣领上的灰尘。父亲也再次轻轻地为母亲擦去额角的汗水。
这个文段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鞋带的“跳跃”,阳光下的汗珠晶莹闪亮,父亲为母亲一缕、一擦拭的描写,写出了父母间默契的恩爱,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