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适应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
2016-01-04李春玲
李春玲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围绕选择性教育的核心思想,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课程方法与评价等方面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面对这些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有的学校束手无策、观望等待,有的学校东拼西凑、零敲碎打。如何更好地推进和变革学校课程?加拿大学者富兰认为,任何重大的改革不能仅仅是单向的革新,而是需要学校的文化和结构的变革。因此,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不能就课程而课程,而要从文化层面反思和布局,营造促进课程变革的文化,培育与生成一种与课程变革所倡导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这种变革文化氛围中,师生能够认同学校的价值观,增强个人行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让课程变革成为学校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而不是强加于人的外在的东西。对学校课程变革而言,笔者认为,学校需要营造和培育开放与接纳、学习与发展、关怀与合作、尊重与选择、渐进与稳妥的课程变革文化。
一、开放和接纳
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与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家长等发生密切联系。学校课程变革,需要政府的政策引领,需要高校的科研支持,需要社区和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离开这些支持和配合,任何一所学校的课程变革都可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小学必须认识到外部援助与支持的重要性,树立开放的课程变革文化。这种开放,首先表现在开放的心态。只要是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有利于学校课程建设,有利于学校发展,任何资源都可以为学校所用。其次是开放的时空。学校课程建设应对网络、媒体开放,对社区、社会场所开放,对其他学校和科研机构开放,对家长开放,对社会有识之士开放,从而构建学校课程建设的全时空。最后是开放的接纳。开放的目的是有效的接纳和利用。通过接纳,获得大众媒体的舆论支持,扩展学校之外课程学习的场所,补充学校拓展性课程师资,增添学校课程学习的设施设备。
二、学习与发展
当课程处于稳定的非变革状态,学校强调原有秩序的遵守和规范。一旦学校进入课程改革,常规的稳定状态必将改变和打破,人们对新的课程改革的观念目标、行为指向、操作程序是模糊和不明晰的,甚至是抱着怀疑甚至敌对的态度。为什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会困扰和阻碍学校课程变革,因此,学校必须构建和倡导一种学习和发展的文化。首先是学习的文化。课程改革是一项新的政策,不同于教师头脑中已有的课程架构,需要有一个新知的认知和吸收过程。学校要通过政策宣讲、理论讲解、参观考察、榜样示范等多种途径,让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价值和理念,接受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认同课程改革的路径和策略。其次是改变的文化。学习的效果要通过行动来落实和巩固。学校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公开课、示范课,让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中逐步把握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体会、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精髓,反过来指导自己的课程和课堂改革。最后是发展的文化。发展在于使教师的课程建设意识、理念和行为都得以改变,学校需要以课题引领、经验总结等方式,整理、梳理学校课程建设成果,归纳、提炼学校课程建设特色,建构别具特色的学校课程建设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使学校课程进入新常态。
三、关怀与合作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变革是一项庞杂的变革,从课程价值到课程评价,从学科到课程群,从低段到高段,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系统变革,仅仅依赖一个或几个优秀教师的力量,是不可能实施的,必须集合学校众人、众力、众智,方可得以实现。因此,合作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必须的文化。合作体现在关怀和信赖。学校管理者要理解教师,鼓励积极变革者,感化变革中立者,不歧视暂时的变革反对者;对教师在课程变革中出现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要给予关心、关怀,充分信赖和鼓励。合作体现在教师之间的坦诚交流和分享。课程变革要求教师具有新的思考和做事方式,掌握新的态度、知识和技巧。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的知识和技巧,会给教师带来许多困惑和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之间需要互帮互学,开展对话、讨论和协商,分享思想和智慧,分担困惑和烦恼。这样的分享和分担,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信和试验的勇气,也有助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合作的文化还要求通过各种机制来保证和实现,学校要以团队的、群体的、合作的文化取向建构课程建设中的导向机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
四、尊重与选择
教育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受到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影响,强调知识学习的效率,强调教育产品的标准化和单一化。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形态、转型期社会的发展特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都促使教育的选择性必须得到尊重和彰显。选择的文化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在兴趣、爱好、特长、潜能等方面各不相同。教育的目的不是用整齐划一的课程来切割学生的差异性,而是让学生的差异性得以张扬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他自己。其次,选择的文化还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选择不是被动的、指令性的,而是学生自主决定、自由选择。选择什么、怎么选择都要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判断、自我负责、自我发展的基础上。最后,选择的文化还要求提供多样化的可能。学校根据自身历史和特色创建丰富的课程体系,教师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提供多样化课程,学生根据自身潜能和特质寻求适合的个性化课程。
五、渐进与稳妥
课程改革涉及社会、学校、师生等诸多复杂因素,要把课程改革平稳持续地向纵深推进,需要倡导一种理性的稳妥精神,一种渐进变革的文化。如果以搞“运动”的方式,突飞猛进实施变革,启动很快,形势很好,但是不能持久,无法持久。因为“轰轰烈烈”的变革触及的是变革的表层,是变革的形式,对课程的内核变革无济于事。渐进变革的课程文化要求“稳”和“妥”。“稳”表现在实事求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任何变革既有机遇也有风险,课程变革道路上有坦途也有沼泽,需要摸索,避开沼泽,寻找坦途,不能横冲直撞。课程变革要动用大量资源,需要高昂的改革成本,不能大刀阔斧勇往直前,不计后果和成本,而应该循序渐进,走实、走好每一步。“妥”就是综合各方意见,平衡各方利益,达成共识,实现共赢。学校涉及许多利益相关者,学校课程变革会影响和打乱原有的利益格局,带来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学校需要分析课程变革对各方的利益变化,寻求一些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减少反对者,降低反对力量,凝聚更多的变革支持力量,促进学校课程变革的有力推进和顺利实现。当然,课程变革的稳妥追求不等于静等和不动。由于怕困难,怕失败, 怕代价,就等待观望,这是对课程变革的抵触和抵制,而不是稳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