畚箕山,老去的炮声
2016-01-04苏静
●苏 静
畚箕山,这是一座普通却不寻常的山,甚至还带有几分神秘。
山名畚箕,自然是山形如一簸箕倒覆海边。说它普通,只因无高山之峻拔,无怪石之嶙峋,亦无木鱼声声之古寺,更无翘角飞檐之亭阁;说它不寻常且带有几分神秘,只因这里曾弥漫过战火硝烟和隆隆的炮声。
山位于福建连江黄岐东南方近海岸。黄岐,这个祖国大陆离马祖最近的南国重镇,与马祖鸡犬之声可以相闻,渔歌互答。历史上,两岸民众唇齿相依,当地渔民称黄岐为“里山”、马祖为“外山”,渔民常驾驶各自的渔船出海,在海上进行简单而热络的经贸往来。风平浪静时,从黄岐摇橹4000下,就可划到近在咫尺的北竿岛,留下了“心间一暴躁,马祖走一套(趟)”的人间佳话。然50多年来,两地渔民的往来并非摇橹般那么容易。
在那特殊年代,整个福建沿海成了东海前线,黄岐半岛就是这条前线上的海防重镇,畚箕山则成为战略高地。1954年,山上始修海军军事基地,分南北两个区域。北边为营区,有六栋营房和八十多间房屋;南边即观察哨,有四处炮台和两个瞭望台。当年民兵常协助驻军执勤放哨。夜色中依稀可见马祖港灯光摇曳不断,总是轮番值勤坚守至天亮。
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沿阵地万炮齐发,金门、马祖顿时烟雾弥漫、弹片横飞,“金马炮战”揭开序幕。此后的炮击,成为两岸每天的功课。在黄岐半岛一带,我方每周二、四、六逢双日向马祖列岛炮击,而对方则逢单日向黄岐半岛炮击。刹那间,炮声隆隆,硝烟缭绕于盈盈一水间。1979年,中央军委拨巨款建造了对台广播站,将声音运用空气压缩原理传至马祖对岸,让台胞正面了解大陆方面的信息。
从对抗到对峙,从缓和到交流,黄岐和马祖历来是两岸关系的风向标。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马祖守军也接到了“原地待命”的指令,马祖澳上空曾经的隆隆炮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探亲、旅游、交流。1997年,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海峡之声”广播站陆续撤销,驻军也随之撤出。
当新世纪的曙光掠过海峡,蓊郁的花草树木覆盖了畚箕山。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黄岐被辟为对台小额贸易点、台轮停泊点、对台渔工输出点,两岸民间交流交往的气息渐浓。当年的“军事禁区”,终于撩开了神秘面纱,游客纷至沓来。许多掩体坑道、炮台、瞭望台、广播站等产物也得以面世,这些遗址无不展示了那段历史。
对于当年曾经历过两岸战火对峙的人们来说,犹如海岸边飘零的落叶,让本已平复的心海再次泛起涟漪,层波般地映出那段峥嵘岁月。五十多年过去了,战争的阴霾渐散,曾经的惨痛梦魇化作相逢一笑。再次回望那段历史,谁又真能把它付诸笑谈?多少的恩怨情愁、悲欢离合,记忆犹新。
再次来畚箕山,早已不见了驻军踪影,也听不到炮声,尽是相思树和木麻黄,夹竹桃在初夏开得热烈。眺望黄岐渔港,如林的渔船静泊其中,享受阳光。马祖澳浪飞鸥翔,云淡风轻,呈现一片宁静与安详。往来于“两马”航线的汽笛声,不时划过蓝色的海空……
伫立山巅,马祖岛一脉如带,一水的相隔却隔不开两岸同胞的心。难忘2010年的那个不眠之夜:那晚,在黄岐东区码头与马祖北竿白沙港码头,两岸民众首次相约,以共同燃放焰火的方式,一起迎接2011年元旦的到来。在寥廓的马祖澳上空,原先是飞来飞去的炮弹,如今是美丽的焰火盈天,两地同放焰火成了海峡两岸一道亮丽的风景。
畚箕山战地遗址终将成为一段历史,惟愿畚箕山的炮声一直老去,成为一个远古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