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参与的图书馆微博社区构建策略研究*本文系2013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在校大学生微博信息利用行为实证调研”(项目编号:D13TD02)研究成果之一。

2016-01-04

新世纪图书馆 2015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社区用户



基于用户参与的图书馆微博社区构建策略研究*本文系2013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在校大学生微博信息利用行为实证调研”(项目编号:D13TD02)研究成果之一。

金玲娟朱松挺

摘要论文简单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微博社区的含义,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图书馆为例,从关注、浏览和互动三个维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微博的用户参与度情况,从提升关注度、浏览率和互动性三方面出发,分别提出三条策略。

关键词用户参与图书馆微博Web 2.0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G258.6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Study of College Library Micro-blog based on the User Participation

Jin Lingjuan,Zhu Songti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libraries’micro -blog community, takes some libraries in Hangzhou Xiasha Campus for example,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library micro-blog users’engagement from thre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users’concerns, browsing and interactive, and puts forward three relevant strategies from raising awareness, browsing rate and interaction.

Keywords User participation. Libraries micro-blog. Web 2.0. University library.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集网络内容的个体生产、丰富的用户体验及零门槛的传播媒介于一体的Web2.0应用也随之层出不穷,遍地开花。作为Web2.0的典型代表,微博的发展更是深受用户的欢迎,在社会及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用户参与的视角,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图书馆的微博进行了调研,分析探讨图书馆微博社区的构建策略。

1 图书馆微博社区概述

针对微博的兴起,图书馆可以通过微博构建一个信息服务的虚拟社区,为用户主动参与微博、畅所欲言地表达需求提供平台,从而充分调动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图书馆员也可以借此及时地了解和把握用户未能准确表达的潜在需求。由于微博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和门槛限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主动地进入微博社区,这极大地开阔了信息交流、共享的局面,使得信息共享范围呈几何级的扩大,信息传播速度比以往更快,可以说,由此形成了一个海量的、迅速的、即时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微博社区,见图1[1]。

图1 图书馆微博社区

2 图书馆微博社区的用户参与行为分析——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2.1图书馆微博社区用户参与维度

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在图书馆微博服务过程中所参与的程度和作出的贡献,将对他们所接受的服务和服务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2]。根据参与程度的高低,将图书馆微博社区的用户参与活动分为关注、浏览和互动行为三类。

用户在一定的动机驱使下,主动关注图书馆官方机构微博或图书馆员个人微博,参与由图书馆员或者其他图书馆用户发起的投票、讨论等社区活动,都是对图书馆社区的关注。图书馆微博与和被关注者之间通过“关注”行为彼此建立联系,这是用户参与的最低维度,也是其他参与行为的基础。

微博用户的信息获取是一种以人为节点,以关注、转发和评论为媒介,以浏览为主要阅读模式的信息获取机制[3]。浏览行为是指用户仅浏览图书馆官方微博信息或馆员个人微博页面的信息,以利用其中的信息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为主,很少甚至几乎不给回应,在这里,浏览相当于传统情况下的阅读、观看、倾听等获取信息的行为。微博浏览也是较低层次的参与行为,但却是目前在校大学生用户最主要的微博信息行为[4]。

微博互动行为指的是微博用户在接受或利用图书馆微博社区提供的信息时给予了较多的反馈,一般包括评论、回复、转发、私信、聊天、参与微群互动和话题互动等,属较高层次的参与行为。其中,转发和评论都属于信息评价,是信息的再加工行为,使得信息本身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转发与评论数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该图书馆微博信息的价值。

2.2图书馆微博社区的用户参与现状——以杭州下沙高校图书馆微博为例

表1 杭州下沙部分高校图书馆官方微博基本情况表(以粉丝数排名)

2.2.1高校图书馆微博基本情况调查

笔者对杭州下沙14所高校图书馆的官方微博进行了简单的调查,选取前5个活跃的平台,对其基本情况作简介(见表1)。因许多高校图书馆同时在新浪与腾讯平台上开通了微博,为便于分析比较研究,本次调查依据各馆的实际,选择用户参与度较高的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分析,调查数据获取时间为2014 年5月15日14:00。

2.2.2图书馆微博用户参与度分析

笔者根据新浪微博官方授权的第三方应用微博风云平台,得到一组数据(见表2)。

表2 杭州下沙高校图书馆官微互动情况表

以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关注率是指活跃用户关注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的比例。如关注率是20%,代表100位活跃用户有20人关注该微博。互动率是指每天给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的微博发评论和转发的总数,占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全部粉丝数的比例。评论、转发数是指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最近200条微博的平均评论和转发数。PR值指的是用户重要度,用于评估微博在社交网络用户的排名,是根据微博内容的原创性、用户粉丝质量、内容的被评论的频次、被转发频次,以及粉丝数等指标经过综合评估而得的,可用于评估一个微博用户的活跃度、等级、影响力及价值,是衡量社交网络中某一用户价值和传播力的重要指标。PR平均值水平为1,该数值越高,说明该用户的影响力和价值越大,也代表其信息的传播效度越高。

2.2.3图书馆微博社区参与度调查小结

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高校图书馆微博社区参与度状况。在社区活动中,往往由图书馆官方发言人和图书馆员起主导作用,用户参与数少、参与层次浅、用户活跃度极低。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首先,图书馆微博社区内官微及馆员个人发布的微博数较多,往往也具有较快的更新频率;其次,图书馆官方微博的粉丝数总体较少;最后,用户对图书馆微博的回复数、评论数及转发数都偏低。

3 高校图书馆微博服务策略探讨

3.1提升微博营销意识与方式,吸引用户持续关注

3.1.1树立品牌营销意识,确立微博定位、塑造鲜明风格

对图书馆而言,品牌意味着其能为公众提供的资源、服务和承诺,是图书馆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外在表现,优良的品牌形象,对于提高用户忠诚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图书馆微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品牌营销的观念,具备明确的定位,塑造鲜明的形象。

无论是针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研究还是现场实证调研,都强烈地表征了微博的社交媒体属性。正如在校大学生面临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以及微博等众多平台可供选择一样,微博对于图书馆也只是众多宣传、推广服务方式之一。将微博定位为图书馆的社交媒体应该较为准确,借用黄淑敏的说法,就是基于图书馆文化与品牌宣传的“自媒体新闻中心”、基于公众服务的“公众互动中心”、基于资源咨询的“信息服务中心”、基于文化传播的“文化活动中心”、基于读者舆情的“舆情监测中心”[5]。这直接决定了图书馆微博的开设和使用方式。在做好基本定位的同时,界定用户范围和用户需求,明确图书馆微博在信息服务、自我宣传、相互学习与建立联系等方面的功能,据此开展所有的微博信息工作。

明确了微博定位之后,图书馆还应当塑造鲜明的形象和风格,以与定位相匹配。如在命名方式上,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新浪微博平台中以全称“清华大学图书馆”为昵称,并通过了该平台的实名认证,既为大众搜索查询提供便利,也显示了官方微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微博头像选择图书馆的标志性景观——民国年间校友捐赠的青铜喷泉,散发着历史文化的韵味,也不乏亲和力;个人简介轻松活泼,彰显个性。同时,首页置顶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年馆庆献礼短片,主页左边栏附留言板及清华大学图书馆联系方式,种种细节塑造出专业权威、清新大气、主题明确的品牌形象[6]。

3.1.2广泛利用各种营销方式,不断吸引新老用户的关注

可以采取各种营销方式如活动营销、情感营销、事件营销等方式,提升图书馆微博在网络中的竞争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推广本馆的资源、服务及品牌。

建议图书馆微博可通过微博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奖品等形式刺激和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微电影、微书评等活动开展专题活动重点推广。许多高校都采用了激励的形式,吸引用户的关注。

清华大学图书馆曾在百年馆庆时策划了一次微视频活动——“爱上图书馆”,这是国内首部由图书馆指导,且全部为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以图书馆为主题的一系列视频短片。该视频围绕图书馆讲述学生自己的故事,在浪漫和轻松的氛围里植入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获得第十届国际图联营销奖第一名。如今,清华大学图书馆微博已经出了第2季视频。“爱上图书馆”已成为该馆的一个品牌。

在微博营销中,也可通过唤起用户内在的情感需求,诱导实现心灵共鸣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达成营销效果,这种营销方式我们可称作情感营销。这在图书馆微博中不胜枚举,最著名的莫过于清华大学图书馆微博中的“猫馆长”[6]。杭州市图书馆则借助2011年一则关于乞丐入馆读书的微博,通过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做好危机公关,达成事件营销的目的[7]。

3.2探索信息组织方式,提高微博用户浏览率

笔者认为,图书馆微博须以用户为中心,探索信息组织方式,增加辨识度,为用户的浏览提供便利,也免于被淹没于网络洪流之中。

一方面可将用户群作一个细分,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微博,如用户培训微博、信息素养微博、参考咨询微博甚至学科服务微博等,与图书馆官方微博、馆员个人微博一起,构建一个完整的图书馆微博社区体系,便于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微博信息服务。

另一方面,在各微博中设置主题聚类,为不同类型的信息建立一个明显的标志,便于用户的选择和阅览。如“上海图书馆信使”微博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几乎所有的原创信息都有“身份识别标签”。其中,“晨读上图”是一个广受读者青睐的栏目,每天早上8:30左右都向读者推荐一本馆藏图书,并附上链接OPAC查询结果页面。“晚安上图”则是一些心灵鸡汤类的哲语,“我在上图”用于馆内信息公告,“新书到”用于宣传新到馆图书。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曾经也有一个“静静聆听”的音乐分享栏目,与读者分享音乐,附音乐简介。这些信息在微博信息洪流中独树一帜,增加了不少辨识度。另外,也可以在微博中设置关注分组,将信息分门别类地推送给不同类型的读者。

创新书刊推荐、新闻公告、知识推送及信息咨询类栏目的发布方式。借助多种媒体形式,以图片、视频等展示手段,迅速有效地抓住大学生的注意力。如尝试通过照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发布馆藏信息,介绍新书、数据库等馆藏资源,从而调动读者的兴趣,提高馆藏资源的使用率;还可选择某一固定时间段,转发一些富有人生哲理、舒缓压力的语句、温馨提示等,无形地为学生消除一些消极情绪与负面心理,舒缓心情,甚至受到启发或产生共鸣。通过馆藏推介(如经典作品推荐、新书推介、专题讲座、热门图书排行榜、时事热点点评),有选择地跟踪重点微博用户的内容来挖掘在校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培养信息敏感性,提升其对信息价值和作用的认识。

合理的发布方式与时间也是提高微博浏览率的重要途径。有学者对图书馆微博被转发、回复、评论量高的信息做过分析统计,调查结果显示,除微博内容因素外,发布时间对用户参与度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微博。一周中,周末和周一、二发布信息的效果往往不如周三、四;具体到每一日,图书馆员上班的时间段中,大学生往往忙于上课,注意不到图书馆微博的更新信息[8]。在这一点上,微博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先行者李开复博士早在其《微博,改变一切》一书中指出高人气微博的几个特征,并就微博发布时间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3.3提高好友质量,提升微博沟通技巧

微博用户的信息获取机制是以人为节点,图书馆微博在设置读者关注对象时,应给予微博好友质量以足够的重视,有选择地关注微博用户,剔除那些微博平台中的“僵尸粉”,确立重点用户粉,并积极与之互动,便于自己及时获取信息,并促进图书馆微博的传播效率。如选择那些较早注册、发言量相对更高、有稳固庞大的粉丝群的高质量用户(知名学者、行业领袖等),并与这些微博好友保持紧密联系,将自身推广到好友的粉丝中,不断扩大图书馆微博的影响力,并逐渐形成微博上稳固的社交圈。在校内,可酌情考虑多关注那些在学生会社团中拥有一定知名度与人气的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及资源使用有一定想法的读者、在师生群体中拥有较高声誉与威望的教师读者,通过评论、转发、回复等方式,与之达成积极的互动。一方面,这些微博主相较于别的读者往往具备更多的与图书馆沟通交流、分享知识的意愿,同时也能借助乘法效应吸引更多的潜在信息用户。

充分运用微博平台提供的如微群、即时聊天、转发、评论、回复与私信等各种功能,增加与用户的互动。建立各种不同读书主题的读者微群,为他们创造一个基于相同兴趣爱好、需求动机的交流平台,发挥读者在互动中的主体作用,满足在校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同时为图书馆微博一对多的即时对话、个性化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平台;认真回答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遇到的任何问题,并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通过微博开展调查问卷,迅速、便捷地了解读者需求,改进工作内容。

图书馆微博信息提供者还需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沟通技巧,紧跟时代的潮流,善于利用各种时代流行语,或是转换表达方式,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调查显示,俏皮风趣的网络语言对于提升用户的感官体验与活跃度、提高参与热情具有显而易见的益处。

4 结语

图书馆微博是一个投入极低、收效却可以很高的信息服务平台。如何高效利用该平台,扩大图书馆自身资源及服务的宣传、做好用户教育工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国敏.图书馆微博社区的用户参与行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1):57-61,63.

[2]邵国川.基于用户参与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管理学院,2011.

[3]朱爱菊.从对人的关注和浏览中获取信息:新浪微博中的信息组织与信息获取机制分析[J].情报杂志,2011 (5):161-164.

[4]金玲娟,刘泉凤,朱松挺.大学生微博信息利用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杭州下沙6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2014(1):46-50.

[5]蔡屏.论高校图书馆微博定位及功能[J].图书情报工作,2012,(15):61-71.

[6]张若雅.高校图书馆微博营销策略研究: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24):28-34.

[7]黄淑敏.图书馆微博使用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78-83.

[8]郭立维.基于微博社区的知识交流与传播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2.

金玲娟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图书馆馆员。浙江杭州310018。

朱松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团委。浙江杭州310018。

收稿日期:(2014-06-27编校:方玮)

猜你喜欢

图书馆社区用户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图书馆
信用卡资深用户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