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是下策
2016-01-03刘慧英
■ 刘慧英 江 炎
水消贴士
“破釜沉舟”是下策
■ 刘慧英 江炎
1.为什么输油管或控制阀泄漏易引起着火甚至爆炸
油管在输油过程中,特别是从油船向岸上储罐输油过程中,整个管线系统都处于高压状态。如果油管或控制阀长期被腐蚀,管体材料和阀的密封垫强度就会降低,加之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而出现管内油压骤增,就容易造成油管薄弱处破损喷油或控制阀冲垫喷油事故。一旦发生喷油事故,由于油压高,瞬间将油品喷溅数米甚至更高,同时迅速将油品雾化,高压油品在喷溅雾化过程中,相互急剧碰撞摩擦使油雾团温度迅速升高,产生的静电也愈来愈多,静电压也迅速增高。同时,喷溅的油品在雾化过程中,在局部空间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和极易被点燃的油蒸气,一旦遇有着火源就会引起燃烧或爆炸。碰巧的是,带有高压静电荷的油雾滴下降时碰到油管等金属导体就会放电产生火花,油管在破裂过程中或阀垫被冲破过程中也会产生碰撞及摩擦火花,从而引起喷油燃烧或爆炸。因此,在输油过程中要加强管系的动态监控及安全巡视,发现管压骤增或陡降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紧急切断油源的同时,迅速启动灭火救援预案。
2.规范和技术标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消防规范和技术标准是对消防实践的科学总结,同时又用以指导消防的具体实践,因而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科学性、指导性。但是规范和技术标准都是人制定的,由于人们实践经验、认识水平受到一定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当时科技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规范和技术标准又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局限性。鉴此,规范和技术标准也是可变的,应该经得起消防实践活动的检验。我国石油库及危化品库建设及储存装卸运输都有相应的消防规范和技术标准。如储油罐的建设都应设有防火堤(防火围墙)以防止油罐起火爆炸或油品发生泄漏时能及时有效的收集,阻止其自由蔓流和火灾的蔓延扩大。然而许多火灾实践则是,有些油罐一旦发生燃烧或爆炸,原来按规范和技术标准建设的防火堤(围墙)便很快崩塌,迅速发生数千平方甚至更大面积的流淌火灾,给灭火救援行动造成极大困难。还有,按规范和技术标准,油罐群之间、油罐之间都有一定的防火距离、防火分隔,罐区应有消防通道,然而,现在的化工园区越来越时髦,油罐越建越大,一般的数千吨、大的数万吨、更大的十几万吨,油罐群越建越密,少的数十个,多则数百个,消防通道都直接建在罐与罐、罐组之间。一旦发生油罐着火爆炸,数十米高的火焰柱挟着数百度的高温向周围辐射,迅速引燃邻近油罐、火烧连营,许多消防通道直接淹没在火海中。再有,按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油罐及罐区都建有消防系统、以及按灭火药剂供给强度和供给量配备的固定消防炮、消防车、相应的消防队伍,可是不少油罐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原设的消防冷却系统,固定灭火装置不堪一击,很快瘫痪,调集的千军万马消防救援力量经过数十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搏杀,损兵折将,才保住了部分油罐。诸多油罐的火灾爆炸实例启示人们,有关化工园区的建设规模、油罐的容量、油罐之间、罐组之间的防火距离、防火隔离带、消防通道、防火提、防火力量的配备等规范和相应的基数标准应该慎重考量,目的是提高其有效性。
3.“破釜沉舟”是下策
有一部外国影片,其中故事情节是莱茵河上游一艘装载硝酸铵的船舶起火,直接威胁着下游的一座大桥,为了确保大桥的安全,经“专家研究”,灭火指挥部下令,炸沉起火船舶,实际上这是一种虚构。理论上讲,“沉船灭火”是一种灭火方法,但真正操作起来,其难度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负效应很多,如果是可燃液体货船起火,沉船后会引发大面积的流淌火灾,更增加了火灾风险和扑救的难度。如果是装载有毒物品货船起火,沉船后,大量的有害物会严重污染水体,其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是件杂货船舶起火,沉船后,会造成大面积的水面漂浮物,严重影响水域的航行安全。如果是散货船起火,沉船后,大量的散货在舱内结块,从而增加打捞的难度。不管是何种类型船舶,其油舱内都存有大量的燃油,少的有几吨,多的有几十吨、几百吨,甚至数千吨。沉船后,这么多的燃油进入水体不仅可能引发大面积流淌火灾,同时严重污染水体,相关单位还要承担巨额的污染赔偿和罚款。不论大小船舶,沉船后会形成水重隐体,直接阻碍甚至阻塞航道,并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事故水域正常通航,相关单位还要承担巨额的打捞清障费用,所以“沉船灭火”方法要审慎。
4.钢质油罐耐热强度很脆弱
钢质油罐受热变形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油罐的结构、油面的高度、油品的种类,与燃烧时间的关系不是很大。油罐中的油品在无阻碍燃烧时,在液面以上的罐则被强烈地加热,直接处于火焰作用下的罐壁很快达到600℃时即开始变形。油罐变形时,由于油罐的顶圈、角钢、罐体支柱的限制和罐壁本身重量的作用,罐壁一般向内塌陷。随着油面下降,罐壁受热面积越大,罐壁塌陷速度也越快。在没有保温层(防护层)的油罐燃烧时,如在罐外用水冷却,会加剧罐壁的变形。易燃液体比可燃液体罐受热变形快。实践证明,无论何种类型油罐以及储存何种油品燃烧数分钟后,罐壁就会变形,这些都充分表明钢质油罐耐热强度很脆弱。为了防止油罐燃烧时很快变形坍塌,罐壁可增加防火涂层,要提高油罐燃烧灭火的应急反应自动化程度,实现自动报警快、自动灭火快。灭火时,可视情向罐内注水以提高油面的高度(注意避免发生油品漫罐),油罐燃烧时,不可盲目倒罐,降低燃烧油面,否则会导致或加剧罐壁变形,甚至引起油气爆炸。
5.严格三项控制,实现预防为主
燃烧理论揭示了燃烧爆炸发生必须要同时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一定量的可燃物、一定量的助燃物(氧气)和一定量的温度(点火源),三者缺一不可。在日常的防火工作中要真正贯彻预防为主,就要采取扎实的措施,有效控制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二,就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对油罐及油船多年来的防火安全工作实践,绝大多数单位对控制火点源的制度及措施相当重视,也相当严格,然而在控制助燃物(氧气)和可燃物(爆炸性混合物)方面则重视不够,更缺乏有效措施,导致因此原因屡屡发生油罐、油船易燃液化品火灾爆炸事故。如控制可燃物方面,油罐、油船在进油过程中,数百、数千立方米的易燃蒸气直接排放在空间,与空气混合能形成高于其几十倍体积的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点火源,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如果在油罐和油船上加装油气回收装置,使油气冷凝回流至罐舱内,就可大大降低火灾爆炸风险。如在控制助燃物(氧气)方面,油罐、油船在卸油时,由于罐、舱内产生负压,外部新鲜空气(氧气)迅速进入罐、舱内,与油蒸气形成不同层面的爆炸混合气体,如遇点火源,极易引发火灾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