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三年高技术产业发展预测

2015-12-31张于喆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高技术制造业企业

张于喆

2012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际,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发展也呈现出产业增速平稳增长、产业价值链从低端转向中高端(利润率有所提升)、产业发展方向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方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态势(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成为支撑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增速放缓、增长质量难以迅速提升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对未来三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及占GDP比重进行预测,我们将分别从供给侧、需求侧和发展环境三方面阐述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

一、供给侧分析

从要素供给的角度看:第一,劳动力供给,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所享受到的“第一人口红利”将在未来十年内逐渐消失,人口红利在减弱;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对高技术产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出口比较优势将发生重大变化;二是年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缓慢,难以与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相匹配。

第二,资本供给,“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制约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而言。对高技术产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行业属于前期过度融资、杠杆率较高而当期不良贷款率仍有上升风险的领域,在增速下行面临一定压力之际,行业内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在以银行为主导的现有金融格局下,处于艰难创业、发展阶段的中小高技术企业(从2011年以来的发展趋势看,高技术企业的规模趋于小型化)既缺乏获得贷款的抵押品且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又难以抵押担保,同时,面对企业发展的高风险时,金融机构所要求的利息水平就必然较高,就更加剧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且,短期内,部分行业领域的三角债问题,一旦资金链断裂将引发行业内很多企业陷入破产境地并引发行业地震。

第三,技术进步,我国以技术引进为主的技术进步模式特点决定了我国创新能力滞后;对高技术产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难以获得有价值的核心技术,容易受制于人;二是容易陷入“技术引进陷阱”,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产生技术依赖。因此,本土企业往往将关注重点放在提高生产能力方面,以此快速获取市场回报,而缺乏对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新技术开发的长久规划。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领域有被发达国家和先发企业借助既有技术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挤占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空间、我国民族企业发展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

此外,中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产能迅猛扩张,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张迟滞的情况下,部分领域产能规模接近发展极限,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

总体而言,中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发展的长期因素(供应面)正在发生变化,即国内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的稀缺性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当所有要素供给都已开始偏紧的背景下,依赖于成本优势继续保持增长的格局也越来越难维持,所以,如果生产函数不发生变化的话,潜在的增长一定是减速的。

二、需求侧分析

从需求条件的角度看:第一,固定资产投资,依靠高投资稳定增长的效果恐难实现。预期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融资成本的相对高企、商业银行贷款存在政策障碍、部分领域准入门槛高等因素,抑制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和实际投资需求;同时,技术改造和升级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投资增长正由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式发展转变,未来持续的超高投资增速将放缓。

第二,消费需求,需求的扩张和结构的变化有望对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形成强劲拉动作用。一方面,面对终端消费者的(2C)消费总体平稳,且在“互联网+”时代还会有大量新消费业态和热点的涌现。但是,在“无社交不商业”的背景下,重新构建与消费者的关系以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也会面临企业架构和流程的制约。另一方面,面对企业的(2B)消费有望爆发,但因“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结合,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颠覆了既有行为和商业模式,给企业运营、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革,且对传统产业的从业者而言,现在的尴尬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因此往往会遭到既得利益者“不作为”的“软抵抗”。

第三,进出口贸易,外贸红利正逐步减弱。面对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发达国家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困境,各国为扶持本土产业和缓解就业压力,世界经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有所加剧。在民粹主义背景下,各国更倾向于经济民族主义,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则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未来外需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疲弱,以及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出口信贷、能效标准、绿色环保标准等方面的保护主义政策浪潮,将对我国当前重规模、轻效益且产业链低端锁定的外源型发展模式形成制约。同时,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其他低成本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的竞争等一系列挑战,依靠全球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以拉动我国出口导向型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可能会遭遇困境。

总体而言,我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因素也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即高投资稳定增长的效果难现、外贸红利正逐步减弱,国内需求的扩张和结构的变化有望形成强劲拉动作用,所以,潜在增长尽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短期内下行压力加大。

三、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技术进步的影响。技术变化对行为产生的变化可能要远远超过技术变化本身。“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趋势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架构以及合作模式,使得互联网变革不断深化,而且互联网也有能力改变经济的各个层面,将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扩散,在一个线性、确定的世界走向一个不确定、流动、网状世界的背景下,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不仅引发了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生产要素的动员和使用更加大众化,而且有助于提升全球的经济价值、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增强洞察能力、改进决策的有效性,使得企业的新创和发展将有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网络化的信息经济”标志着“现代社会的重要拐点”,有可能在“我们如何感受周围世界方面带来一个非常基本的转变”。也许,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地域不再是社会和经济组织活动局限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二,政府政策的影响。鉴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益于应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总体而言,无论是宏观政策环境还是产业政策环境,更有利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一方面,近年来,多项新的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为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出台了多项文件,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举措助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这都有助于高技术产业继续平稳快速增长。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系列针对高技术产业的改革和政策从出台到落实并持续发挥功效,还需要一个过程。

总体而言,中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推进高技术产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对未来三年的预测

我们认为,未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红利弱化、借贷成本难以下降、创新能力提升难度加大、需求规模增速放缓的困扰,同时,也面临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的机遇;综合以上分析,未来三年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高增长趋势难以持续,将进入次高增长阶段,但是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比重趋势性上升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

猜你喜欢

高技术制造业企业
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集聚效应突出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