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景情关系”的教学研究
2015-12-31韩丹
韩丹
【摘要】诗歌鉴赏中的情景关系是语文高考新课标2卷的重要考察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考 诗歌鉴赏 情景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55-01
一、詩歌教学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去审视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 ”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诗歌景情关系教学可以从如下几方面:
二、面向高考,储备能力的需要
近几年“写景抒情”诗歌鉴赏试题的共性:
(1)唐宋诗词唱主角,魏晋南北朝诗歌及元明清词曲作陪衬。
(2)著名诗人、词人的作品受青睐。名家名篇在相对减少。
(3)多为绝句,五律和小令, 五律、七绝和宋词小令形式上长短适中。
(4)以问答题作为考查的主要形式,在于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5)考点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
三、教材分析
1.人教版教材分析
必修教材古典诗歌选材按年代排列:先秦魏晋、唐、宋。 将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放到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之中。
选修教材按诗歌本身的规律和鉴赏方法选材、组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四、学情分析与专题教学设想
本专题教学,既需要调动学生在“必修”时所学到的有关“ 写景抒情” 诗歌的基础性内容,又可以保证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去发展对“ 写景抒情” 诗歌的认识,使得“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得到有机的结合 。
五、景情关系专题具体教学思路
1.何谓景情关系诗
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景情关系诗抒情方式分类
(1)触景抒情:先有 “ 景 ” 后有 “ 情 ” 。诗人因眼中所见景物引起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感慨。
(2)借景抒情:先有 “ 情 ” ,后有 “ 景 ” ,诗人不能直抒胸臆,缘 “ 情 ” 而找 “ 景 ” ,借相关的 “ 景 ” 来抒发情怀,往往融情于景。
(3)情景交融。
3.写景抒情诗中常写的“景”与常抒的“情”有哪些
(1)景的种类: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溪流、古道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2)抒情种类
1)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2)写自然景物,表现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之意。
3)借景抒发闲适情调,表达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借景抒发送别时不舍、劝勉、怀友思亲的感情。
4.结构特点
格律诗的特点一般是先绘景后抒情;而词一般则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5.通用的理解“写景抒情”诗内容情感的方法:
多读
一读题目,让学生确定题材、体裁,思考写的内容。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把握风格。
三读出处、国别、朝代、时间,了解背景,结合注释。
四读文本,第一步要找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
第二步联系具体诗句,分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第三步深入品味这样的意境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景抒情诗的方法是读诗文 - 找景语 - 析词语 - 悟情感 - 赏技巧
(1)抓住“意象”,向情感深处漫溯。
意象是蕴涵作者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2)描述“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发挥“想象”,现诗中未尽之意
诗有空白,需读者发挥想象,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感受,通过改写扩写等方式体会诗人所抒之情。
6.归纳“即景抒怀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1)理解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声、绘色。
(3)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动静关系、乐哀相衬。
理解难点——虚实结合
当前之景为实,设想未来之景为虚
《雨霖铃》中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晓风拂弱柳,残月挂枝头,这虚。词人设想的这种凄清的景象,平添惜别感伤之情。
在诗歌此专题教学时,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情感,并能把景物用现代散文诗的语言重新描绘,真正进入诗歌意境,从而提高了鉴赏诗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古代诗歌散文选》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3]《诗歌鉴赏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