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方法催生创新幼芽

2015-12-31刘鹏飞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创新教学

刘鹏飞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也是一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运用、训练而逐步生长的,因此,作为教师,不遗余力地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学习,而创新学习作为一种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式,离不开对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的吸收。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就能催生学生创新的幼芽。

【关键词】学习方法 创新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30-02

一、自学方法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是无限的,并且有着快速更新的特点。与其教会学生一些知识,莫如引领学生找到走进知识宝库的道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是让学生走向知识通途的有效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温故知新

数学课本既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重视引导学生使用课本,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养成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第一步。

对学生阅读课本的指导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哪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听课;(2)课堂上看书,指探究新知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留有质疑的余地;(3)课后自读课本,其目的是对所学的知识消化品味,如一些文字长或难记忆的概念,则需要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2.指导学生搜集素材,调查取证

一个人所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便是有效地查找资料,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素材,展开调查和统计。根据本人实践,方式主要有:(1)查阅学习资料;(2)动手制作学具帮助学习;(3)借助互联网搜寻资料;(4)着手实际调查:教师让学生围绕某一学习内容去搜集材料,并通过访问、调查、组织和讨论,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5)借助工具书的参考资料:通过指导学生查阅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来获得知识,解决疑难。

3.指导学生独立探索,释疑解难

目前的数学课堂中仍有这样的现象:不少教师还是习惯“一言堂”,生怕学生弄不明白,学生基本上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完全是围着老师在转,完全处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同时不愿意去向教师提出问题,去深入探索未知领域。

周玉仁教授曾指出“凡是孩子能独立探索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五不讲”,即:(1)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2)可讲可不讲的不讲;(3)学生能悟出来的决不暗示;(4)学生已经懂了的不重复讲;(5)学生能自己发现的,教师决不讲。

二、参与方法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才能解放思想、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新学习。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氛围和环境的创造。教师应尽可能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形式,努力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改革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改革。长期以来我们教学改革的着重点只放在教的一方面,而忽视学的方面。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老师的功夫下得再多,也是“师勤而功半”;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学,才能“师逸而功倍”。

1.指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体验学习过程

教学效果的好坏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参与的面是否广,参与的程度如何。

(1)指导学生模仿参与

“模仿参与”是最基本的参与方式,适合于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学习。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握一握”、“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等活动感受了长方体的特征,接着在认识正方体时,教师不作过多示范指导,学生则模仿刚掌握的方法解决问题,很快得出了正方体的特征。

(2)指导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参与”是参与的最高境界。教学中尤其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多角度”、“多层次”“从侧面”去分析思考。教师对问题不能满足于一般化、标准化解答,而经常让学生“反过来想想”、“再回过来说一说”、“还可以怎样理解”、“还可以怎样解答”,逐步使学生形成从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入手或综合运用几种思维方法解答问题的能力。

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参与方式,如后进生适合模仿参与,中等生适合主动参与。老师要采用一些喜闻乐见的做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注意多层次参与,实现全员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参与中学会参与,攻取新知;在参与中主动参与,学会创造,感受到参与之乐和成功之悦。

2.指导学生参与知识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创新学习需要扎实、牢固、全面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教师要在学生主动参与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各个知识点,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在学习新知识就能主动的“见新思旧,化新为旧,以旧学新”。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个性认识建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续发展的认识结构。比如, 在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归纳小结,整理所学的内容,梳理所学的知识。在一组例题或一单元相关知识学完后,让学生自编提纲或练习题进行复习。

三、创新思维培养,促进学生独立学习

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可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开展开放式思维训练

创新精神需要有发散性思维,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对某一问题看法不要盲从,不要拘于书本现成答案,要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例如:在教学“育红小学四年级有50人,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2倍,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这道应用题时,按照常规做法,学生列式为50+50×2,但有的同学根据线段图的意思,讲了他的想法:四年级50人,五年级2个50人,一共是3个50人,也可以列式为50×(1+2),这一例中,学生的思维突破了例中的模式,也是一种创新的表现。

2.突破思想定势,进行创新性想象

思维定势是一个对同类问题多次用相同的思维方法获得成功的解决,它不仅影响到事物的评价和对事物的知觉,而且影响到对问题的解决。因此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冲破陈规旧矩的束缚去寻求变异。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出示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另一个角盖住),让学生从这两个锐角来判断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此时,较多学生说是锐角三角形,理由是三个角都是锐角;也有部分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直角三角形也有2个锐角;还有学生说是钝角三角形,因为钝角三角形也有2个锐角。学生们争论后,最后形成共识:只看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是不能判定它是什么三角形的。这样的做法,既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方法

创新学习即学生怎样学习,它的前提是必须掌握一系列好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偏爱的学习方法,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些人则用另一种方法学得更好;有些人喜欢独立思考,有些人喜欢讨论学习。魏书生认为教育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他在指导学习方面有两句名言:一是“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二是“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

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既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不能强求每个学生套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而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用自己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

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时的确存在用某种方法比较简单的情况,但是成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先发散后集中,不能强求学生选择成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每条船里最多可坐8人,50名同学至少需租几条船?”常用的做法是引导学生计算一下:50÷8=6(条)……2(人),故需租7条船。这里注重的是快速解答一个问题,而缺乏对问题多种解决策略的探索,如果我们能够有意启发并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允许学生可以突破规定的程序,让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方式表达。如(1)8×6=48(人)6条船可坐48人,多2个人,所以需租7条船;(2)6×8=48(人),8×8=64(人),6条船不够,8条船又多了,所以7条船比较合适;(3)50里面有6个8,还多2,所以需租7条船。

每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应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学数学。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做的是让这些具有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已的思想,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

综上所述,创新学习其实也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与其说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教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坚持注重学生自学方法、参与方法、思维方法、学习策略等学习方法的指导,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生动学习,实现学习上的创新,真正达到创新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士红.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8:51-51.

[2]胡重光.活动教学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 2001:53-54.

[3]侯金玉.中小学创新教育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创新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