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益组织进行多元教育实践

2015-12-31李东方

社会与公益 2015年6期
关键词:公益摄影同学

文_本刊记者 李东方

同学们学习摄影

好的教育,会帮助个体成为完整、独立的人。成为完整的人,就需要对自己和世界有整体的认识,接受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全面的教育。

随着接受应试教育的这批学生进入社会、为人父母,大家开始反思自己接受单一知识教育带来的遗憾。好的教育,会帮助个体成为完整、独立的人。成为完整的人,就需要对自己和世界有整体的认识,接受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全面的教育。而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成长的起来的这代人,由于被迫地追求考试分数,只能接受枯燥的书本知识和既定的标准答案,缺乏思考和动手能力,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多元教育的改革对于传统学校而言可望而不可及,在衡水中学的神话还未破灭之际,没有哪个学校有实力有气魄进行北京十一学校正在进行的改革。于是,对多元教育进行探索的任务,就暂时落在了教育公益组织的肩上。

在2013年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年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工作领域分析报告》,报告对当前教育公益组织进行新型教育开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中提到:珍古道尔(北京)环境文化交流中心暨根与芽环保组织开展“绿色阳光行动”,采用参与式的环境教育方式,帮助孩子了解环境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北京天下溪教育资讯中心进行“乡土教育”,利用主题活动和游戏,培养当地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对乡土价值的理解与认同;北京歌路营教育咨询中心开展“青少年参与式艺术教育”,通过参与式艺术教育,帮助青少年开发感知觉、提升创造力,学习用艺术的方法表达自我。此外,“桂鑫科学课”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科学教育,“阿福童课程”采用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方式的理财教育,以及其他的多元教育探索都在进行中。

图像帮助自我表达

“少年派助学计划”作为教育公益组织的新生,也在这场多元教育探索中,进行着自己的实践。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和世界,还要教会他们表达自我、与人沟通,只有对自己和世界有了清晰的认识,与他人建立了连结,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云南腾冲的项目学校,“少年派”项目老师选择首先为学生开展一堂摄影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少年派”希望能通过教会学生观察、记录、交流、反思,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自我表达的欲望。

自我表达,最主要的途径是语言和文字。但“少年派”在贵州、云南的项目学校发现,受少数民族方言的影响,当地的孩子多是从小学开始学习普通话,有时候低年级学生与我们沟通甚至需要普通话较好的同学来做“翻译”;而且,小学生的词汇有限,文字表达能力比较弱,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不太能逻辑清晰地记录和书写自己的想法。

既然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自我表达,对于小学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那为什么不使用最本真自然的方式呢?利用人类与生俱来的图像识别能力,同学们可以通过摄影这种最简单的方式记录生活,以及表达自己观察和理解世界的角度。

摄影分享课

学会拍照的学生,会拍下同桌的鬼脸,拍下青草上的露珠,拍下路边的垃圾堆,拍下打架的小狗,拍下透过云朵的阳光。透过他们拍下的镜头,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心情,以及他们观察世界的独立角度。

除了自由地拍摄外,“少年派”的课程中还专门安排有分享课。通过分享,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图片传递的信息,围观身边小伙伴的摄影作品,同学们的笑声此起彼伏。“呀,这个地方我也去过。”“哦,原来在你眼中我是这个样子。”熟悉又陌生,或许就是这样的感受。同学们从别人的照片,看到别人眼中的世界和自己,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体会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声音让学生更加专注

人与生俱来感知世界的途径除了视觉,还有听觉、嗅觉、触觉等。作为刺激效果仅次于视觉的听觉,又会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呢?在“少年派”课堂上,项目老师发现学生在操作iPad上的各种应用时,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有声应用,无论是娱乐类还是学习类。于是,“少年派”的课程中临时加入了一个小实验,用来探索声音对学生的影响。

实验设计为对比试验:首先,项目老师让学生自由使用iPad十分钟,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挑选出一款自己最喜欢的应用;随后,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关闭声音使用应用(A组),另一组正常使用应用(B组);接着,进入实验阶段,给予各小组应用操作时间15分钟,不允许改变应用声音状态,但可以向项目老师申请更换正在使用的应用。

最后,项目老师对申请更换应用的学生进行统计,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关闭声音使用的同学,比打开声音使用的同学更频繁地更换应用。即,学生使用有声应用时会更加专一。

既然如此,在如今数字多媒体环境下,“声音”是不是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呢?有相关科学实验得出:节奏快的音乐能让孩子处于唤醒状态,大调的音乐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同时音乐能激起情绪的反应,从而促进认知学习。那么,“少年派”的课程中也许可以更加留意声音的使用。

但同样是声音,分为有节奏的音乐、无节奏的噪音;而音乐声调高低不同、节奏激烈舒缓不同;每个学生对声音的反映也不同。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声音作为辅助信息,会不会不仅有正面影响,也会有负面影响?如果声音可以作为一种正面反馈,学生在操作应用或者学习的时候,通过声音反馈来加强他们的记忆,这样的互动式学习肯定会更有效率。而如何在课堂上很好地运用这种互动式学习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少年派”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想法,他们在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进行课堂观察,也尝试引入科学实验。作为对教育充满期待的公益组织,他们也希望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能够加入到多元教育的探索中来。

教育,寄托着未来的希望。而无限可能的未来,意味着多元的价值观的和谐共生,也意味着个体可以“和而不同”的存在。各具特点的人,需要多元教育的培养;而多元教育的培养,则需要有志于进行教育探索的个人和公益组织进行科学的、多元的实践。

越来越多的教育公益组织开始进行多元教育探索,希望他们能够设计出更加专业的课程,也希望彼此能够有更多的沟通。这样,教育才能更加有效丰富;这样,未来才能参差多态。

猜你喜欢

公益摄影同学
公益
公益
公益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