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坝中蜂在阿坝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与保护利用

2015-12-31李万华兰景德周忠武余康健四川省阿坝州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汶川63000四川省马尔康县林业局四川马尔康6400

四川畜牧兽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蜂种阿坝阿坝州

陈 勇 ,李万华 ,陈 俊 ,兰景德 ,周忠武 ,余康健 (.四川省阿坝州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 汶川 63000;.四川省马尔康县林业局,四川 马尔康 6400)

阿坝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和优良的育种素材,是四川省列入国家濒危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2个品种之一。阿坝中蜂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属中型蜂类,是典型的中华蜜蜂地方良种。阿坝中蜂以采集山区野花、药材、牧草、林木、果树等零星蜜源为主,具有个体耐寒性强、飞行灵敏、抗病能力强和产品价值高等优点,能适应恶劣的气候条件和高纬度、高海拔的高山峡谷森林环境,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品种资源。阿坝中蜂对阿坝州生态系统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地位,保护好阿坝中蜂对保护好中蜂分布区生态系统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有积极意义。阿坝中蜂养殖已成为阿坝州农牧民的增收新途径,全州现有蜂群11万余箱,中蜂养殖户近5000户。保护和利用好阿坝中蜂资源任务迫切、意义重大,应加强阿坝中蜂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开发利用。

1 阿坝中蜂的特点

1.1 生物学特性 阿坝中蜂是蜜蜂科蜜蜂属的一种中型蜂类,也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工蜂初生重80mg,成熟后体长12.00~13.50mm;足及腹部呈黄色,小盾片棕黄色或黑色,不同类型的成员有着些许体型特征的差异。阿坝中蜂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是当地各种被子植物的主要传粉昆虫,经过长期进化繁衍,与当地植物长期互相适应共同进化,造就了当地植物的多样性,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然种群。

1.2 生活习性 阿坝中蜂原产于马尔康,主要分布在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的四川阿坝、甘孜两地,青海东部和甘肃东南部也有分布。其自然生存地周围有高原、高山与其它东方蜜蜂亚种繁衍地域隔离。阿坝中蜂经过长期进化繁衍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然种群,分蜂性弱,极少发生迁徙,蜂王产卵趋势稳定,最大群势3 kg,能维持每群2 kg以上的大群,能充分利用大宗蜜源,生产性能高。在自然界中,蜂群栖息在树洞、岩洞等隐蔽场所造复脾。蜂王日产卵量800~1200粒,产卵趋势稳定,维持群势2.5~3.5kg。阿坝中蜂个体大,群势强,个体耐寒性强,适应高纬度、高海拔的高山峡谷森林环境,具有优良的性能,可以作为人工选育的优质种质资源。

2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利用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消费者(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四个部分组成。蜜蜂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尤其是与蜜源植物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3 阿坝中蜂在阿坝州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3.1 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 阿坝中蜂易发现分散、零星开花的低灌木和草本植物,是主要采花者,而西方蜜蜂的工蜂嗅觉灵敏度则较低。另外,在同一采集地区,阿坝中蜂每日外出采集时间一般比其他蜂种提早或延迟2~3h,因此,阿坝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优于其他蜂种。一旦阿坝中蜂被其他蜂种取代,将导致当地植物授粉总量降低,使多种植物授粉受到影响,一些种类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最终灭绝,进而导致林中植物多样性减少。

3.2 能在较低气温中正常采蜜 一般蜂种的工蜂在气温7℃左右能正常进行采蜜活动,阿坝中蜂在气温3~4℃时,工蜂仍然能正常外出采蜜,保障了早春和晚秋在较低气温中开花的植物物种的授粉。

3.3 具有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阿坝中蜂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适应高纬度、高海拔的高山峡谷森林环境,能依靠零星、分散的蜜源留在当地繁殖。在野外,阿坝中蜂能够抵抗胡蜂的攻击,与胡蜂处于共存的平衡状态,西方蜜蜂则不能抵抗胡蜂的攻击。

3.4 能保障当地众多植物种类的授粉需要 在当地树林中传粉昆虫种类虽多,但多为个体和小群体,能为植物授粉的个体总数量大大少于阿坝中蜂,无法满足众多植物种类的授粉需要。一些依赖阿坝中蜂授粉的植物种类,传粉昆虫虽然可以采集,但受各自行为特性所限,难以改变其传粉特性,授粉效果远不如阿坝中蜂。如没有阿坝中蜂,当地树林中许多显花植物会因不能得到授粉而灭绝。

3.5 为维持全州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阿坝中蜂不但能有效提高全州农作物、果树、牧草的产量,而且还可以提高作物质量,使果实增大、畸形果率降低、某些营养成分增加,使油料作物产油率提高,促进果实和种子的发育和成熟。在全州退耕还林还草中,阿坝中蜂授粉媒介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如利用蜜蜂为牧草授粉可增产2~4倍,可以提高种子的生命力和抗逆性。阿坝中蜂还可以减少农药和生长激素类物质的使用,蜜蜂不仅可用以授粉,还可作为生物防治作物病害的媒介,利用蜜蜂携带一些生物防治剂,在授粉同时携带到雄蕊,对作物、树林等起到防治有害昆虫和病菌的作用,还可降低农业、林业生产成本,增加收益。

4 阿坝中蜂的保护与利用

4.1 加强阿坝中蜂的保护和繁育工作 进一步深入开展阿坝中蜂的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及生物学特性等调查研究,加强阿坝中蜂品种资源保种场和县级保护区的建立,组建选育群和扩繁群,开展性能测定和选育工作。保护区内禁止一切外来蜂种进入放养,切实保护阿坝中蜂的纯种特性。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其技术力量,利用现代遗传育种新技术,开展保种选育工作,保护及提高阿坝中蜂的种质资源及品质。

4.2 在阿坝中蜂核心区实行区域封闭式发展养蜂业 近几年来阿坝中蜂的生存环境不断受到外来放蜂影响,种群生存条件日趋恶化,品种的繁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如果这个优良的品种资源得不到及时保护,将濒临消失。阿坝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黑水、理县等地相对集中了阿坝中蜂这个优良品种,马尔康县是最好的种源之地,所以这个区域应该发展封闭式养蜂业。以建立相应的保护区,杜绝外来蜂群的进入。既可保护国家优良品种资源,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这个品种,帮助当地养蜂农户发展养蜂生产,以科学养蜂,生产优质高价蜜蜂,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4.3 加强养蜂技术培训,建立特色产业基地 阿坝州中蜂饲养区主要是传统的饲养方式,当地的养蜂技术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必须加强科学技术培训,改传统饲养方式为新法饲养方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广泛开展人工育王技术、饲养管理技术、蜂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品种资源保护措施等培训。充分利用阿坝中蜂品种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生产特种蜜基地。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一批新法饲养示范户,由示范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阿坝中蜂养蜂生产,形成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统一打造“川藏高原”蜂蜜特优品牌。

4.4 制定阿坝中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行业主管单位应召集相关部门对阿坝中蜂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以阿坝中蜂保种场为核心,扩繁群为重点,辐射阿坝中蜂主产区,建立健全阿坝中蜂生产良繁体系,提高品种质量和供种能力,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集中打造“川藏高原”阿坝中蜂品牌。制定和完善阿坝中蜂地方标准,规范阿坝中蜂的生产,促进阿坝中蜂品种质量的提高。提高阿坝中蜂品质,扩大数量,加强开发利用,发展阿坝中蜂产业,实现增产增效。

猜你喜欢

蜂种阿坝阿坝州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大美阿坝新梦想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瓷玫瑰》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如何正确引进蜂种
蜜蜂育种中对种用雄蜂的培育
◉一图
阿坝/红原机场签派放行与运行控制研究——以“成都-红原”往返航线为例
种蜂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