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教育家成长的教育生态

2015-12-31张卫光

未来教育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海淀教育家校长

张卫光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

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海淀教育在创新绿色发展、构建绿色教育生态方面,主要突出了两点,一是倡导教育家办学;二是尊重规律,实践共同成长理念。

倡导教育家办学

教育价值具有多重性,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育人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教育规律必须适应发展更新,必须服务于学生成长规律的多元性、学生特点的因人而异,从基本规律、普遍规律出发,形成常态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大力开展“成长中的教育家”培养工程,倡导教育家办学。“成长中”是希望,是发展,是激励。我们相信教育家在成长,教育家就在我们当中,人人都具有教育家的潜质。我们着眼于整个区域的教师群体,以此来培养教师群体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家情怀和教育家思想。这个培养的概念,不是师傅带徒弟的传承,而是强调发展导向,强调历史造就教育家,强调环境育人,强调实践育人的道理。

真正的教育家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是从校园里成长出来的。教育家的情怀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执着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教育家办学是要用这种理念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干部教师投身于教育实践,从外在的张力形成内在的凝聚力,把每一个教师的想法和学校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思路清晰、凝聚力量的学校发展共同愿景。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教育家办学主要解决的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关系,是蒸汽时代的火车头和电气时代的动车组的关系。过去校长把自己当做火车头,奋力地拉动学校的发展,他们非常伟大也非常辛苦。但是随着整个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变革的发展,校长仅仅当火车头就不够了,你跑得快大家才跑得快,其实火车的重负也拉慢了你的速度。要把动力传导到所有的车厢,校长要从火车头变成发动机。要解决校长一个人和教师一群人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教育发展。这些年来,我们倡导教育家办学,召开研讨会,以“走进学校系列”的形式,宣传一所学校和校长,但是从来不以一个人的名义来宣传教育家这个称号。

目前,海淀区已经召开了七位校长的办学实践研讨会和八位教育名家的教学实践研讨会,并出版了《海淀教育名校名家丛书》,对校长的办学思想进行全方位的梳理研究。为干部培养创造条件,如,借助于承担教育部的课题、承担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区等多项试验工作,为校长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拓展高端项目培训,依托中央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开展书记校长培训。根据教育管理的需要,与北师大合作创办中国首个教育运营和管理方向MBA。今年有四十多位干部完成学业,顺利毕业。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开发设计通识基础培训,针对中层以上干部开展全员培训。开办了敬德书院。

尊重规律,实践共同成长理念

首先,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是海淀区教育生态的顶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新生长点,我们坚持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同时要百川归海、落地生根。海纳百川,讲的是胸怀;开放包容,讲的是文化的包容。在海淀区,来自各地的人才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我们对于走进海淀的人要让他们“百川归海,落地生根”。百川归海,就是要认同,对海淀文化历史的认知认同;落地生根,就是让来到海淀的人才不是物理式的嵌入,而是化学式的生成,不仅是融入,重要的还有生成。人是生态系统的关键,教育要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根本,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地区党和政府必须放在第一位的任务。海淀教育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同时要制定一个配套的“十二五”人才队伍规划,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用规划的形式固化下来,通过政策推动,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使广大干部和教师脱颖而出,给他们创造成长的平台,也使海淀教育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和成才高地。

海淀教育要营造教育家成长的生态必须要有办大教育的胸怀。海淀教育要办大教育,办大气的教育,始终坚持做好五个延伸。第一,从区属教育延伸到区域教育,将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凝聚在一起,只要是海淀区域内的教育都是海淀教育。大家为了共同的使命劲往一处使,全力统筹资源。第二,从公办教育延伸到民办教育。政府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一视同仁,不分公与私,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第三,依托海淀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基础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很多高校,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能够主动地将重心下移,把各种优质资源输送到中小学。第四,从学校教育延伸到终身教育。第五,从国民教育延伸到国际教育。“五个延伸”中,有围棋思维,体现在大局观;有跳棋思维,体现在统筹教育资源,实现海淀教育的科学和谐的发展。

营造教育家生态环境需要有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海淀,有两个重要的培训机构是独立的,一个是海淀教育党校(干部研修中心),它是独立建制,有独立法人,有编制、经费拨款、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另一个是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我们对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设置了教师发展中心并进行了初步尝试。建立教育党委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的一位重要领导成员和组织部门加上教育党校一起,集中力量来完成干部的培训研究和实施;由教委的一位副主任,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和学校的力量来实施教师发展战略。

在培训的目的中,满足需求只是一个方面,作为党委和政府要从教育发展方向和教育人才成长这两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要从服务需求和引领发展这两个方面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干部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落地的研究。新入职的教师,要到师德教育基地进行教育;新引进的骨干、校长和管理者,要到教育党校参加“百川归海、落地生根”的高研班,以使他们迅速地融入海淀文化,尽快发挥作用。

营造海淀教育生态的重要理念是师生共同成长。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红烛,这个意向体现着中国优秀教育文化的精髓,是教育工作者毕生坚守的高尚的教育情操。但是仅仅有献身精神是不够的,更要强调成长的理念,这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新常态。教师成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前提和引领动力。我们提出让教师“三度成长”,即,延伸教师学科知识长度;拓展教师专业能力的宽度,当前各种交叉学科、特色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多学科共同参与教育的实践;涵养教师人文素养的厚度,使教师职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胜任教书育人的任务。同时,在海淀,强调教育的绿色发展,强调师生共同成长,延续学校发展的历史,延续教育发展的趋势,使教育一脉相承。要克服由于校长更替、学校事务变动带来的学校历史的断代。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埋头于具体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的任务,而要从人才培养的目的出发,使教育真正成为大的教育。

走进教育办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对于一个校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两个视角。走进教育办教育,就是要寻规律,按照教育的本源和孩子成长的规律办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强调的是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使命出发,拓宽视野,准确把握教育和育人的定位。中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学段的切割,使得各学段认知有一定的局限,学科教学之间也有这样的认知局限。要从学段认知和学科认知的局限回归到学生本体的认知,回归到教育本质的认知。正如清华大学的谢维和教授所强调的——以学生趣向明确学校的定位,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学生需求来深化学校改革,提升学生自我的认知认同的意识。作为学校,要能够突破有形无形的校园环境和思维的局限,在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新要求的大背景下,上好每一堂课,完成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组织工作,办好让老百姓满意的好学校。

猜你喜欢

海淀教育家校长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教育家与儿童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津派教育家成长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教育家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