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启示 *

2015-12-31彭习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启示*

彭习梅

(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等新标准的出台,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课程目标设置、知识结构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改变。“整合连贯型” 教师教育模式所强调的理念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代教育技术

收稿日期:`*2015-04-21

作者简介:彭习梅(1975—),女,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43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15)07-0023-03

Abstract:Transformation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launch of the teacher’s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reform, and the promulgation of Standards for IT Application Capability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 all these require that both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be ready for high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herefore, that changes be made to curriculum objective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system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t is right here that the ideas accentuated by the “integration-continued”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can be helpful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中肩负着对未来的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的重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等新标准、新规范的出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启动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新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推进也要求对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改革和创新,需要对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教材内容组织呈现方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改变,以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作为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既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自身突破发展瓶颈寻求新的发展点,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的迫切需要。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做好转型是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生存和发展唯一而必需的选择。作为师范院校,在应用型办学转型中,坚持以基础教育服务对象,面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彰显“师范” 特色是这类学校的重要任务。[1]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是其本质所在,提高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课程的主要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对当前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进一步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技能与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信息技术在基础领域的有效应用,教育部2004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2014年,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再次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更新,以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三)新实施的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

新的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大纲[2]在“综合素质、基本能力”考试内容模块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模块与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信息检索、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2)信息交流的能力;(3)教学设计能力;(4)制作课件的能力;(5)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能力。

二、师范生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分析

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可以看出,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的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两个层次。[3]其核心能力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三方面,主要涉及的内容主题有:

(一)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是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部分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新技术在当前教育领域的主要应用,教育领域中新技术的应用趋势。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与常用设备使用

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基本环境。这部分主要使教师科学认知多媒体教学环境,能正确使用常用设备(如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机、实物展台、触控电视、常见数码设备的基本操作),优化教学过程。

(三)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

检索、获取恰当的数字教育资源是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通过本主题学习,了解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具备合理选用资源的能力。

(四)多媒体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根据教学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对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进行编辑、修改与制作是教师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通过本主题学习,提高处理与加工素材的能力。

(五)多媒体课件制作

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本主题学习,基本具备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六)学科软件的使用

学科软件是信息技术支持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通过本主题学习,具备应用学科软件的意识,能根据学科特点,合理选用学科软件,增强教学有效性。

(七)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通过本主题学习,提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其核心是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八)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

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化社会教师的必备素养。通过本主题学习,增强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的意识,并掌握相关的策略与方法。

三、“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罗明东教授提出的“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将师范院校“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视野扩宽为以整个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为基础教育培养全面发展而不是片段式知晓的师资。“整合连贯型” 教师教育模式具有整体性、综合性、选择性和创新性四个基本特点。[4]“整合连贯型” 模式所强调的“整合贯通” 以及“有所侧重” 的理念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基本性

从目前高师院校开设的课程情况来看,想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实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部要求也不太可行,可以把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作为师范生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来进行培养,如掌握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搜索引擎的使用、网络资源的下载、存储与管理、课件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信息伦理道德与安全教育等基本能力是所有中小学教师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可在课程的教学中统一要求,让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教育技术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设置要有可选择性

依据“整合连贯型”模式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基本加重点”的整体连贯性基本特征,“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的设置以整个基础教育为基本对象,可为师范生提供贯通整个基础教育的共性基本知识模块与个性化选学知识模块。共性基本知识模块旨在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原理和技能方法;个性化选学知识模块能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特色和自己的兴趣,改变过去大一统的方式,选择某些有针对性的内容作为自己深入学习、研究的重点。如在学科软件模块的选择上,数学教育专业学习几何画板、地理科学专业学习在线地图、英语专业学习听力训练软件、物理、化学专业学习虚拟实验室……这样既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满足学习的需要,又能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三)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有示范性和创新性

从智慧课堂、MOOCS、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的变革可以看到,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教学改革的有力突破口。如果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不发挥技术的优势,一方面无法从教学理念及方法上让学生感受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无法给学生提供较好的示范,让学生失去学好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兴趣和愿望。因此,在教学中,主讲教师应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合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组织、师生交流等环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引导学生实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的发展性要求。

(四)课程活动的安排要体现应用性

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一个共同趋向,应用性是应用技术高校的最基本的特征,是贯穿应用技术高校的主线,它要求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都必须着眼于“用”,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研以致用,管以致用,用是根本、是灵魂。[1]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每个内容主题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围绕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整个基础教育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需要主讲教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教学案例,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在课程的活动安排上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改变传统的教学以讲授为主,考核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局面,强化实践操作技能,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技术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明东.我们怎样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8).

[2]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http://www.exam66.cn/content/172808. html.

[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4]罗明东.“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发展新阶段[J].教育科学文摘,2011,(3).

(责任编辑刘祖鑫)

Reflections on Curriculum Reform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voked

by the “Integration-Continued”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PENG Ximei

(SchoolofEducation,ChuxiongNormalUniversity,TeacherEducation

ResearchCenter,Chuxiong675000,YunnanProvince)

Key words: “integration-continued”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pability of the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新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