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崇川实践

2015-12-31吴旭

唯实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综治街坊邻里

吴旭

崇川是南通中心城区,人口集聚、要素集中,加强社会管理任务重、责任大。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我们从组织网格建设抓起,从平台载体建设做起,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织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2005年至现在,连续11年获评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连续6年蝉联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区”。

一、织密网格,把群众组织起来

以社区社团为纽带,以邻里街坊建设为切入点,延伸拓展基层组织,把群众凝聚起来,重建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体系。

凝聚价值认同,推动社团建设。植根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社团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共同价值观和志趣爱好为引领,把居民群众组织起来,重点培育参与社会管理、志愿服务和兴趣爱好三类社区社团,在参加社团活动中培育居民的公共参与意识。从2009年起,连续开展“社区社团百团大建”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区登记备案社团组织1661家,有超20万群众参加。区成立社团联合会和社团组织培育中心,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街道成立社团促进会,社区开辟社团活动阵地,形成“全区联动、街道发动、社区活动”的架构,各类社团在基层综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覆盖生活空间,推进邻里建设。织密治理单元,以居民小组为基础,以网格化覆盖为要求,按地域相邻、人际相亲的原则,约150~300户居民组建一个基础治理单元——邻里。邻里设理事会,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邻里理事长和理事,街道为每个邻里配备一名专职社工作为干事,构建“一心一会三组力量九大员”的管理服务架构(即:党支部、邻里和谐促进会及共管、专业、志愿三组服务力量,信息、保洁、保安、调解等九类服务人员)。目前,全区108个社区,已组建了910个邻里(含58个虚拟邻里),三组服务队伍796支,九类服务人员9600人,努力实现“邻里有形覆盖、管理有效落实”。

把握同业自律,推进街坊建设。在城市主次干道以500米左右长度为单位组建街坊,以沿街商户为主体,构建政府牵头、同业自律、群众参与的共治共管格局。街坊成立文明促进会,民主选举街长、议事;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整合企业商户、社区邻里、行政执法、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做到企业商户“大门”一开,就担负管理之“责”。目前,建成街坊208个,专业服务、志愿服务和综合执法队伍624支,人员4500余人,覆盖商户9400户。

二、打造平台,让群众参与进来

推进基层综治工作从管理走向治理,关键在于群众参与。我们以社区邻里街坊为平台,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为载体,提高群众基层综治参与度。

凝聚引领参与的核心。一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邻里、街坊和社团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把党支部建到邻里、街坊和社团上,全区共建立678个邻里党支部,392家社团党组织,1724个服务型楼幢党小组,2126个党员中心户,形成“社区党组织——邻里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让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连接到千家万户。组建党员“8+N”先锋服务队,设立政策宣讲、义务联防等八种特色党员党小组1200余个;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机关干部“百千万连心”和“志愿服务进邻里”活动,6175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区两级机关干部和公职人员挂钩结对到社区邻里。二是邻里街坊骨干。通过居民推选,形成874名邻里理事长、680名邻里党支部书记、2126户党员中心户、6162名邻里理事(楼长)、1.6万名楼道长和208名街长、1200名街坊议事的邻里街坊骨干队伍,依托这些力量,定期入户上门,真正做到联系群众面对面、零距离。这支队伍成为党和政府掌握社情民意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开展基层综治工作的神经末梢,做到基本信息更准确、动态信息更及时、突发信息更快捷。截至2014年,采集更新人口基础信息23万多条,收集上报矛盾纠纷排查、社区邻里难点热点问题等动态信息3510多条,涉及公共安全、公共事务的突发信息1620多条。初步形成组织与群众、政府与社会共治共管的新格局。三是社团带头人。建立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培育机构,开办区志愿者培训学院,每月开展培训和沙龙活动,设置44个常态培训项目,社区社团负责人参训率100%。连续开展四届社区公益助力计划,重点培育100名社区社团带头人,涌现出“知心奶奶”颜怡,“孙爷爷谈心室”孙陈达,快乐调解俱乐部侯月芳,“开·心锁”陈慕君,平安守望团明玉荣,安置帮教人员志愿者朱晓明等矛盾调解、群防群治、转化教育等方面的知名社团带头人,今年以来调解矛盾纠纷2070起,全区2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450余名安置帮教对象未发生一起再犯罪。

搭建有效参与的载体。一是邻里的评议式参与。邻里履行信息、服务、自治三项基本职能,提供就业社保、民政福利等12项代理服务和环保、慈善等25项志愿服务,开展协议事务、评议服务等八类自治活动。今年以来围绕矛盾纠纷、治安秩序、公共安全、公共事务等议题,通过召开评议会、议事会、居民代表大会,形成评议2900条,4.5万人次参评,反映问题1300余件。二是街坊的公约式参与。组织沿街商户、单位共同制定自律公约、签订承诺书,引导商户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履行宣传政策、了解民情、调解矛盾三项职能。今年以来4900家单位签订文明自律承诺书,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流动摊贩等问题620余件。三是社团的服务式参与。开展“千家社团联系服务万户居民”活动,把爱心送餐、关爱空巢老人等服务送到家门,近三年惠及近10万人次;700多个文娱社团开展百场演出进社区、四季风采靓崇川等群众性文艺活动1.1万场。

提供常态参与的保障。一是硬件保障。坚持基层导向、群众导向,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向民生、沉到基层,近五年区财政累计投入近10亿元,建成600平方米以上社区公共服务平台108个,集中“一校三站五室”60余项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就业支持、矛盾调解等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实现菜单式服务、标准化运作。今年规划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新一代社区邻里服务中心5个(年内建成2个),集中菜场超市、文体活动、卫生医疗、社区管理、公共服务五大功能。按照《崇川区社区邻里基层治理体系标准(征求意见稿)》,推动基层基础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邻里基层治理的有效机制,简称为“贯标工程”。构建以居民数据信息为基础、邻里为终端、移动互联为手段的全区社区信息平台,建设区级居民信息云数据处理中心和便民服务呼叫平台。二是队伍保障。制定社区干部和职业社工上岗标准,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择优留用等措施,调整优化队伍结构。2014年以来新增社干178人和综治社工、特勤、治安协管264人,常年保持群防队伍4000人。加大绩效考核力度,今后三年将投入8000万元,逐步提高社工、社干、辅工等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畅通晋升渠道,形成差别化激励。三是财力保障。近三年投入1.3亿元构建“三位一体”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建成城郊社区技防监控室45个,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3000多个,实现区域全覆盖;通过购买服务、公益岗位等形式,向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转移公共服务职能,近三年提供扶持资金1200多万元。

三、务求实效,将治理能力提升上来

我们感到,组织网格的健全、参与平台的建设提升了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从“对手”到“帮手”。把管理对象转化为管理主体或参与者,使“对手”转变成“帮手”,形成政府与群众协调同向的效应。如:让拆迁群众参与拆迁。崇川区近几年每年的拆迁量都在200万平方米以上,95%以上的拆迁项目采取协议搬迁模式(如果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站在“对立面”,工作将举步维艰)。为此,我们探索转变工作方式,以公开、透明为原则,由拆迁群众推选威信高、懂政策的代表参与拆迁工作组的工作,全程监督洽谈、补偿过程。近三年完成拆迁超过500万平方米,而因拆迁引发的上访持续下降,2015年与2014年同比下降16%,与2013年相比,下降60%。让安置群众监督安置。近三年每年在建安置房平均200万平方米、安置居民5000户。原来安置房建设,政府怎么做安置群众都不满意。现在,我们完善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与听证、评估决策机制,推行“十公示一监督”制度。今年以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评尽评86件,召开听证会28次;近五年开工的安置房项目,建立了未来业主推选的义务监督员参与管理的制度,今年以来因安置房问题引发的上访同比下降30%。

从“看法”到“办法”。城市基层社会群众诉求多元、看法各异,基层政府身处各种利益交锋中,往往进退维谷、好事做不好、里外不是人,比如:老小区整治中的车位改造,有车的希望毁绿改建停车位,没车的希望保持绿化;平改坡推进中,顶楼支持希望以此解决房屋漏水隔热等问题,底楼和后楼反对,害怕增加承重,影响采光。对流动摊贩“时爱时厌”,因为购物时爱其方便价廉,出行时厌其堵路扰民。引入群众参与的基层综治,作为基层组织,不再是以上对下的命令,而是汇集不同看法,创设表达交流的平台,寻求“最大公约数”,通过群众议事,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近三年,我们积极推进老小区改造,投入1.6亿元完成楼宇包装出新684幢135万平方米;投入3亿元,建成非机动车库36个,改造停车位1018个;投入7000万元,完成12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投入3亿元,实施老小区改造。坚持疏堵结合,开展流动摊贩“333”专项整治行动,取缔马路市场15处、流动摊点4200多处,设立5个临时疏导点和36个便民服务亭,解决矛盾纠纷300多个(毁绿停车、违章搭建、占道经营出行难、烧烤扰民、流动经营与正规经营竞争等),把好事做好,没有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从“个体”到“整体”。社区邻里地域为单元的社会综合治理,充分调动属地单位、企业参与,协同政府部门的管理力量,形成社会协同治理的整体合力。从“块”和“条”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块上推进区域共建。实施社区、邻里与单位的结对共建,150余家市级单位、53个区级部门与全区108个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并延伸到每个邻里街坊。推行区域党组织共建,112个单位组建区域联合党委,在社区试行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制度。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共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引导辖区企业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二是条上推行管理综合。区级层面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整合综治、司法、信访、公安、民政等24个部门资源,集中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舆情信息中心等10个工作平台。街道层面以政法综治中心为基础,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履行畅通诉求表达、应急预警、公共安全等六项职能。社区层面建立融治安防范、矛盾纠纷调处等十项功能的综治办公室,形成“十位一体”(社区警务、治安防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反邪、禁毒、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普法教育)社区综治新架构。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崇川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钱国华

猜你喜欢

综治街坊邻里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邻里图书馆
狗咬男孩两次 父亲打死狗遭索赔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做好国有企业综治保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邻里之间
做好国有企业综治保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文山州马关县边境地区交流合作概述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