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教育比较中的《大学语文》课程群改革思考

2015-12-30刘春华

雪莲 2015年27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

刘春华

【摘要】作者将本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状况与美国、法国、奥地利等国高等院校母语教学进行比较,并在母语类课程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地位、课程群的具体内容以及授课方式、改革方式等方面阐述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中西教育比较;母语教学;课程群建设

一、中西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的

地位比较以及我院的定位

《大学语文》建国之后叫作大一国文,当时在各级各类院校中普遍开设。50、60年代我国受苏联教育模式影响,重视理工科教学,各种专门性理工科类院校建立,大一国文被废除。但在之后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不具备一定水准的母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语文》这类母语类课程才又重新在各级各类院校中开设起来。让我们将目光投注到西方:美国各级各类大学均开设《演讲》与《写作》类课程,并且规定学生必须在毕业之前修习完成:在我院“中法时装中心”举办的法国督导周系列讲座中法国的艺术设计类教师谈到了在法国的五年制艺术设计类教育(大致相当于我国从初中毕业升入大专至大专毕业这段时间的学习)中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以及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母语类课程在西方教育体系中是占有一席无法取代的地位的。

作者所在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艺术设计类大专。学生均为艺术生,文化基础较非艺术类学生稍弱,但个性突出,创造力旺盛。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一般,能否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大学语文》的重点。经过十多年的母语学习,他们积累了一定量的文学知识和具体篇章知识,培养了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那些已学过的文学篇章在大学阶段不宜重复。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则需要在大学阶段,结合他们的艺术设计专业进一步提高。鉴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应将艺术设计类院校的《大学语文》定位为一门能力、素养并重,辅助专业教学的基础课。授课内容要讲求趣味性、新颖性和纵深性。同时要结合艺术设计专业,提升学生母语的说读写三种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意识。

二、母语类课程的具体内容比较

(一)我校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群情况

我院的《大学语文》课程由三门平行子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组成。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58学时,2学分。学生只要在这三门课程中选择一门修习完成即可。作者所讲授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但十多年的授课经验告诉我,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更感兴趣。

(二)改革方向与各课程间关系

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大多使用不同的《大学语文》教材,且多以中国古代文学为资料,兼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讲授这门高等院校母语类课程。而旨在锻炼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演讲类、写作类课程则只在部分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的讲授水平极大受限于授课教师的能力与对课程的投入。而现行《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分为三种模式: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文学史模式、赏鉴型模式。其中的似乎陷于字词句章文学知识的窠臼,文学史模式似乎更适应中文系学生的侧重体系的研究型学习,而且根据笔者的经验,此种要求大而全的文学史教学模式似乎有些压制创造力,而其中的赏鉴类教学模式似乎与艺术设计类学生的需要最接近:文学是艺术的一种。由文学创作窥见艺术创造的门径,由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规律探索艺术审美的规律。鉴赏型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型写作的能力,例如用流派或者体裁将中外古今文学作品分类,然后对其创作手法和思想表达进行讲解,并指导学生模仿写作。

但鉴赏型教学模式又未能解决《大学语文》同时应当提高学生应用型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问题。而继续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结合专业和非专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学生适应社会、工作、进行人际交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在本院视觉传达系工作时通过专业教师了解到,苏州的金螳螂设计公司对求职者和员工在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均有一定要求,而我院的专业教师则对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不满,认为此种能力的欠缺阻碍了专业的发展。而由我院何敏老师开设的毕业设计写作课受到学生欢迎。美国的法学教育(JD教育)注重对专业技能的训练:例如写作各种法律文书的能力与客户等沟通的能力,也给作者很多启发。法学院的教师说:我不是在教你们知识,你们可以通过书本、视频、强大的搜索工具得到知识,我在教你们怎样成为一个法律执业者:法官、律师、检察官。作者认为《大学语文》应当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有社会中某种职业执业者的应具备的语言能力。

因此,作者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本院“人文类通识课程库建设”增加《大学语文》的平行课程:《阅读与欣赏》(选修课),其内容为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各类著作。此门课程与《大学语文》同属“积累”型课程:增加两门后续课程:《演讲与口才》和《写作》,此两门均属于“表达”型课程。并以递增主题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拟增加“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敦煌的故事”“中国的藏书楼”主题。

三、教学模式、考核万式改革

(一)从大班教学到小班教学

如上文所述,为在新增的《演讲与口才》《阅读与欣赏》等课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学习美国式教学模式,改目前的《大学语文》的大班教学模式(80至140人一班)为小班教学模式(30至60人为一班),这样便于师生互动、课堂发言、作业批改。

(二)深化“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

选修课《演讲与口才》《写作》也如必修课《大学语文》《阅读与欣赏》一样在本院课程学习中心制作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互动方式,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的学习模式。

(三)考核参与者多元化

以《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为基础,新增“学生考核”,如让学生互评写作类作业和课堂演讲的成绩。《大学语文》目前分为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部分。网络教学占总评成绩20%,共30学时;课堂教学占总评成绩60%,共22学时;实践教学占总评成绩20%,共6学时。网络教学共布置10次网络问答任务。评分标准分为四个层次:优秀,要求超额完成规定学时的50%,至少达到12小时,完成网络作业:良好,超额完成规定学时的25%,至少达到10小时,完成网络作业;合格,要求完成规定学时,至少达到8小时,完成网络作业;不合格,未完成规定学时,完成网络作业。课堂教学共11次课。讨论9个主题。一次课讨论一个主题。剩余两次课供学生展示小组作业的研究成果。小组研究成果展示的评分标准为:1、是否具有合作精神?2、在小组合作中是否承担重要职责?3、是否具有正确理解问题的能力?4、是否具有一定的资料搜集、整合能力?5、是否具有相应的逻辑分析能力?6、是否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7、是否具有优秀的临场发挥和应答能力?以上标准能达到是的占6个以上,为优秀:达到是的占4个以上,为良好:达到是的占2个以上,为合格;达到是的占2个以下,为不合格。实践教学则为作业布置。分为两类:独立作业的内容是围绕吴文化展开,以“我眼中的吴文化”为副标题创作图文并茂的画报,如《最爱是园林——我眼中的吴文化》。小组作业则为自由主题的研究及展示。要求结成4人学习小组,选取任一文化现象、作家、作品、电影、电视作品为研究对象,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制作演示文稿。研究报告不得少于3000字。有中心论点和论证、研究过程。届时提交研究报告和演示文稿的电子版。教师将专门安排课时给各个小组演示,每组不超过5分钟。届时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其余人补充说明和回答提问。小组作业的研究报告的评分标准为独创新意,论点明确,论证合理,论据充分,内容详实为优秀;新意尚可,论点较明确,论证较合理,论据较充分,内容较详实为良好;能提交原创的研究报告为合格:未提交研究报告,或研究报告为抄袭为不合格。

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应当是受众即学生。教学应当成就学生,在各个方面:心理、性格、素质、知识、职业技能等。《大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能因为最初的“不为学生变成后来的畏学生”,而是应当“为了学生”。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或者说是教育的生存之道。笔者认为:西方在高等院校的母语教学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探寻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纾解对策研究
基于公安职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