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医患关系报道分析
——以《华商报》为例

2015-12-30巩航瑾

视听 2015年3期
关键词:华商报消息来源患方

□巩航瑾

传统媒体医患关系报道分析
——以《华商报》为例

□巩航瑾

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是指医方(医护人员、医院等)与患方(患者、家属等)在诊疗疾病或缓解病痛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特定的相互关系。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医院频发医疗纠纷和患者打砸医院或医护人员的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当前的医患矛盾日益激化。而媒体如何引导舆论正确地认识医患关系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此为背景,采用内容分析法,以西安本土较具影响力的都市报《华商报》为分析样本,选取该报纸2014年1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关于医患关系的报本共计78则,对于传统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进行分析与阐释。

一、主题分析

通过分析查阅的相关样本,本文将《华商报》2014年1月1日—8月31日前三个季度涉及到医患关系的报道主题类型归为以下几种:医疗纠纷、政策解读、名医访谈、先进事迹以及其它。

根据以上几类,对样本新闻的主题进行分析,得到以下数据:

报道框架主题 新闻则数 百分比医疗纠纷 36 46.2%政策解读 12 15.4%先进事迹 11 14.1%治病救人 12 15.4%其它 7 8.8%总数 78 100%

从以上表格中可看到,在《华商报》前三季度所报道的医患关系文本中,关于“医疗纠纷”的报道占据了近二分之一,是所有主题内容中占据比例最大的一项。和政策解读相关的新闻报道占15.4%,展现医疗先进事迹的新闻报道仅占14.1%。若将与“先进事迹”和“治病救人”这两个主题相关的报道归纳为为常态的医患关系,共占29.5%,仅为总样本报道的三分之一。《华商报》关于医患关系报道的主题内容有以下特点:

1.集中体现对医疗纠纷的报道,但是对于解决纠纷较少涉及。结合《华商报》医患关系报道的36篇文本中,有11篇是以患者的不满作为新闻的卖点,重点突出了对于冲突的描述,强调患方可怜与悲情的一面。如报道中“他不断地咳嗽着,努力想站起来,但都未能成功……”“4岁女儿治疗17天后离世”“孩子走了,他爸也被抓了,感觉这个家一下子散了……”“本来右腿肿胀不适的王先生是去按摩治疗的,可按摩过程中,按摩师却将他的腿弄骨折了”这类报道忽略了产生医患纠纷的本质,模糊了问题的焦点。

此外,有9篇报道是站在维护医方的角度报道医患抗争,意在说明医患矛盾不仅是医方的过失,患方也有冲动的一面。此类报道的标题多出现暴力词汇,如2月20日《河北易县一外科医生遭患者割颈》,2月22日《20多人冲进医院怀孕护士被打伤》等。虽然《华商报》已经有意识站在医方的角度,力求客观地进行报道,但是仅仅是就事论事,对于医患关系矛盾与纠纷的本质,并没有做出分析。

2.对于医疗政策解读的报道方式较为单一。在2014年的前三个季度中,《华商报》有12篇报道涉及对于医疗政策的解读,但是这类报道缺乏对文件的解读,只是抽象又空洞地将政策照搬出来。受众很难理解具体的政策,也不利于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媒体作为医方和患方的中介,应该把抽象的文件与具体的医患现状相结合,为受众解惑释疑。

3.报道多以宣传性通讯报道为主。“先进事迹”类多为人物通讯,“治病救人”类还有大量的工作通讯。此类报道目的在于宣传而非传播,难以让受众真正信服。

二、消息来源分析

本文统计了78则报道中的消息来源。将其统计并分为以下几类:医生、患方、新闻媒体、官员与专家学者以及其它。

根据归纳,得出以下数据:

新闻消息来源 新闻则数 百分比医方 27 34.6%患方 17 21.8%新闻媒体(记者) 9 11.5%官员、学者专家 22 28.2%其它 3 3.8%总数 78 100%

从数据可以看出《华商报》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所采用的新闻消息来源中,“医方”与“官方、专家学者”类占据了总消息来源大于五分之三的比例。而从“患方”角度报道的新闻仅占五分之一。《华商报》关于医患关系报道的消息来源有以下特点:

1.消息来源严重不平衡,多倾向于医方、官方等相对强势的群体。本文统计时发现,医方在医患关系中多以正面的或者中立的舆论为导向,尤其是在“先进事迹”中,医生被塑造成医德和医术的典范。

2.患者很少能够发声。在医患关系的报道中,患者要么对医生表示感谢,要么是医疗事故的受害者。在这两种情况中,关于第二种报道(即医疗纠纷)共有11篇,占据了总比例的约65%。在这些报道中《华商报》多将故事煽情化,塑造患者一种没钱就医的可怜形象。媒体本身可以扮演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角色,但是实际上从《华商报》的医患关系报道中可以看出,媒体并没有创造出医患之间具有实质的沟通,有时甚至有炒作之嫌。这样不仅不能使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得到改善,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除了医方和患方之外,很少见到有关其他群体(如医疗协会组织)的报道。没有这些的组织对医疗行业的规范,光靠法律来约束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行是不全面的,会不利于该行业的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缓和医患矛盾最重要的是增强媒体公信力,建构医患关系报道良性传播模式。不仅应该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减少宣传稿,也应该多角度地获取消息来源。对于新闻媒介来说,其最主要的责任就是进行符合社会事实的传播。如果媒体不遵从这样的平衡报道,只着眼于当中的某一方,一定会促使新闻偏见的产生,不仅失信于医方或者患者,也失信于广大受众,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对卫生行业、医生、患者造成伤害。所以对于新闻媒介来说,在进行医患关系的报道时,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力求达到媒介以及受众所期望的结果。

1.张思玮.《中国青年报》医患关系报道的框架分析[D].河北大学,2009

2.于淼.沪上主流媒体医患关系报道框架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11)

3.罗文辉.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M].台北:政大新闻研究所发行,1995

(作者系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华商报消息来源患方
报纸头版如何用专题化“议程设置”穿透网端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由《华商报》社会民俗新闻案例切入看新闻民俗学的建构
《华商报》与《西安晚报》的评论比较
《齐鲁晚报》消息源浅析
记者与消息来源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实施患方确认方法防范静脉给药差错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