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设置与调整

2015-12-30何夕龙季益柱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蓄洪区行洪淮河

何夕龙,陈 婷,季益柱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设置与调整

何夕龙,陈 婷,季益柱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行蓄洪区是一种独特的地域类型。淮河行蓄洪区作为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分蓄宣泄洪水的通道,又是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行蓄洪区担负流域防洪保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在当前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行蓄洪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其行蓄洪水的功能定位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本文回顾了淮河行蓄洪区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不同时期行蓄洪区的调整过程,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调整思路,从行蓄洪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出发,为行蓄洪区运用与其建设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自然背景;历史概况;划分与调整;阶段性选择

1 行蓄洪区的自然背景

淮河自身发育过程和黄河南泛影响,决定了淮河中游河道的基本面貌。比降平缓和湖洼相连是淮河中游的河床特点。由于黄河自12世纪初叶到19世纪中叶,长达700年南下夺淮的影响,淮河入海通道被淤,明代前期中游末端壅塞而成洪泽湖,致使中游比降大为减小。清代以来洪泽湖下泄通道未能畅通,为保护里下河地区,洪泽湖大堤越建越高。随着洪泽湖水位的抬升,中游河道淤积明显。河床抬高,水位顶托,又大大加速了湖泊洼地的发育。目前,淮干中游河床纵比降平均为0.03‰,其下段自洪泽湖口以上河底为倒坡,河底高程浮山为-5.50m,洪泽湖湖底高程为10.50m左右。

由于河道的纵比降极为平缓,河床淤积阻水,洪水下泄无路,只能在淮河中游地区向湖泊洼地分蓄洪水,增辟两岸滩地扩大行洪通道,以保护两岸纵深地区和洪泽湖大坝的安全,这是淮河中游行蓄洪区产生的自然背景。

2 行蓄洪地区历史概况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中原腹地,水土资源条件优越,是我国经济最早开发地区之一。广为适宜的资源条件,坚实的农业基础,兼之淮河与运河的东西南北交通之利,使沿淮干流地区社会经济曾长盛不衰,有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明清两代,长时间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沿淮两岸人口大幅增加,人地矛盾加剧。沿淮湖洼滩地虽有易遭洪涝之虑,终不失为沃野良田,遂使人们大举屯田垦殖。

2.1 蓄洪区

在淮河中游地区,临近河道的有濛洼、城西湖、城东湖和瓦埠湖四处较大的湖泊洼地,现已开辟为蓄洪区,面积近2000km2。虽是湖泊洼地,但内部有洼岗之分,洼者可常年积水,岗地则为可耕农田。在黄河南泛之前,淮河河床较低,除特大洪水其难免遭受自然滞洪之灾,常年主要为内涝。这些地区开发较早,与淮河中游其他地区有着共同的发展历史。12世纪黄河南泛以后,淮河河床淤高,纵比降减小,下游水位顶托,使这几处地区洪灾加重,并且带来了诸多矛盾。

2.2 行洪区

行洪地带是沿淮河两侧的滩地,其遭受洪水侵袭的机遇很大。但是,由于河滩地肥水丰,耕作成本较小,在人口压力之下,仍然很早便为人们定居和耕种。明末清初,一方面由于黄泛使中游地区洪水威胁加剧,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当地居民和地方政府已不满足于“漫种漫收、听天吃饭”的局面,开始各自为政修筑堤坝,实施自我保护。

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凤阳府在淮河右岸曹山至临淮关之间修筑堤防,保护耕地约7万余亩,该堤坝即为现方邱湖行洪堤的一部分;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凤台姚家湾居民捐资筹款,在现石姚段位置修筑了2.4km的堤坝,保护农田0.6万亩,该坝在后来的黄淮多次洪水中被毁;1823年(清道光三年),颍上县地方政府在淮河北岸赵集至庙台之间修筑秋稼湖(即今邱家湖行洪区)堤,建秋稼湖闸,湖区水灾大减。

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政府和一些有识之士先后提出“复淮”、“导淮”的主张和计划,对淮河治理进行积极准备。在这一背景之下,淮河中游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修筑了一些淮堤工程。从1912年到1915年,凤台、五河、颍上三县分别修筑了董峰湖堤、临北缕堤和姜家湖堤。此后,沿淮各地对当地的河滩洼地断断续续修建了一批防洪堤坝,对一般年份的汛期洪水有着一定的防御作用,沿淮早期主要堤坝修筑年代见表1。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这些堤坝标淮不高,不能防御较大洪水;各自为防,未能形成统一的防洪堤坝系统。但是这些早期堤防工程,记录了数百年来沿淮人民抗洪防灾的生产历史,也为建国以后兴建的现代防洪体系奠定了历史基础。

3 行蓄洪区的划分与调整

3.1 行蓄洪区的划分

淮河干流蓄洪区与行洪区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分蓄、分泄洪水的防洪工程,其正式划定、修建分别始于1951年和1953年。

1950年淮河发生大洪水,上中游受灾严重,政务院于洪水后,做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根据淮河水系基本特征与洪水水势情况,明确各段治理方针:上游以拦蓄为主,下游重在宣泄,中游“蓄洪并重,按照最大洪水来量,一方面利用湖泊洼地,拦蓄干支洪水;一方面整理河槽,承湖拦蓄以外的全部洪水”。这一方针充分体现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治水策略,本质上讲,就是在人们未能根本治理淮河畅通水系之时,必须要实际地面对自然环境,采取与水环境相适宜的措施,以局部的损失,保护整体的安全。

1950年底修复堤防时,将中游地区堤防分为三个等级:①沿淮主要堤防,堤顶高于计划洪水位(1950年最高水位)1m,予以培厚,确保麦秋两熟;②一般堤防,堤顶高于计划洪水位0.5m,争取秋收;③行洪堤防,原样堵口修复,堤顶高程低于计划洪水位,只保麦作期不遭洪水入浸,普通洪水可保障秋收,较大洪水任其漫溢,以增大河道泄量。从而在中游地区,对洪水构筑了一套梯级防御体系。

表1 沿淮早期主要堤坝修筑情况统计

1951年,治淮委员会根据治淮规划,先后确定濛洼、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为蓄洪区。同年分别修筑圈堤、节制闸等蓄洪工程,1953年均基本建成。

1953年,淮委将原行洪圈堤保护区,调整改建统称为行洪区,包括河南省的童元、黄郢、建湾,安徽省正阳关以上的南润段、润赵移、赵庙段、任四段,正阳关以下至浮山的便峡段、黑张段、六坊堤、石姚段、荆山湖缕堤、黄苏段、茨荆段、曹临段、晏小段、香浮段,浮山以下的浮苏段等18处行洪区;另外,寿西湖为滞洪区,唐垛湖为自然漫水滞洪区。

3.2 行蓄洪区的调整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淮河河道经反复规划整治,行洪区也随之调整。

在50年代,淮河干流堤防加固工程中,退建临北遥堤,在新旧堤之间改为临北段行洪区;黄苏段因对岸已有荆山湖行洪区,行洪宽度较大,遂改黄苏段为一般堤防,不再作为行洪区;因沫河口以下淮河过窄,直接影响正阳关水位,将寿西湖明确为行洪区;在淮南市,因“二道河煤矿工程”需要,将原六坊堤劈为上、下六坊堤两处行洪区,而原黑张段改为确保堤防。

到60年代,经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淮,洛河洼建幸福堤,列为行洪区;而唐垛湖改滞洪区为行洪区;汤渔湖退建为行洪区;茨荆段行洪区则因开挖茨淮新河而不复存在。

这些修建调整,一方面努力提高淮干的泄洪能力,如临北段、汤渔湖退堤,增设行洪区,寿西湖、唐垛湖改滞洪区为行洪区,使这几处河道泄洪通道大为拓展;另一方面,对堤外滩地、洼地居民根据具体条件,尽力予以合理的保护,如洛河洼便以修建幸福堤成为行洪区,免受常年洪水之灾。

至70年代,河南境内童元、黄郢、建湾3处行洪区,因阻水严重,行洪频繁,且面积较小,按淮河修订规划要求,行洪堤已逐步铲除。江苏盱眙西北的鲍集圩,当地居民修筑了生产圩,并要求列为行洪区,予以适度保护。

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淮河中游逐步暴露出干流河道堤距狭窄、行洪区行洪不畅等问题,随后实施了一系列行蓄洪区整治工程。正阳关以上先后实施了姜家湖、唐垛湖、邱家湖行洪堤退建,润赵段行洪区废弃,南润段行洪堤退建,城西湖蓄洪堤退建,以及濛洼尾部退建等工程;正阳关以下实施了寿西淮堤退建、东风湖石湾段退建等工程。

21世纪年以来,实施了姜家湖和唐垛湖联圩建成姜唐湖行洪区、并兴建了流量为2400m3/s的进水闸和退水闸;荆山湖兴建了流量为3500m3/s的进水闸和退水闸;濛洼蓄洪区加固了进水闸、退水闸和蓄洪堤;方邱湖孙咀子和赵拐两段堤防退建;南润段兴建了流量为600m3/s的进(退)水闸;邱家湖兴建了流量为1000m3/s的进(退)水闸;石姚段、洛河洼行洪区已调整为防洪保护区;正在实施的淮干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包括方邱湖、临北段、花园湖和香浮段4处行洪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行洪区堤防退建、兴建花园湖进退洪闸和黄枣保庄圩以及临北段进口~浮山段河道疏浚等。

当前,按照《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规划(修订)》的总体布局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切实做好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15号)的要求,为统筹解决淮河中游洪涝问题,将实施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工程。现有的17处行洪区中,石姚段、洛河洼、方邱湖、临北段、香浮段、潘村洼6处行洪区调整为保护区,姜唐湖、寿西湖、董峰湖、汤渔湖、荆山湖、花园湖6处仍作为行洪区;南润段、邱家湖2处调整为蓄洪区,鲍集圩纳入洪泽湖周边滞洪区;上六坊堤、下六坊堤2处废弃还给河道。

4 结语

回顾淮河行蓄洪区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不同时期的调整过程可以看出,淮河的行蓄洪区是历史形成的,其问题在于频繁的行蓄洪与区内人口安居乐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以及行蓄洪区的有效性与行蓄洪区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过去的一些时期,为以较小的代价尽快解决紧迫的淮河洪水问题,更多地强调小局服从大局,以行蓄洪区人民牺牲部分利益来保证淮河流域总体的安全和发展,这是当时的条件和形势决定的,是一种阶段性选择。在经济社会条件已发生很大变化并继续在发生变化的当前和今后,有必要调整思路,更多地照顾行蓄洪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为行蓄洪区运用与其建设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1]淮河流域综合规划[R].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12.

[2]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规划[R].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08.

[3]刘玉年,何华松等.淮河中游河道特性与整治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4]淮河中游洪涝问题与对策研究[R].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10.

[5]陈远生,何希吾.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与对策[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6]何华松,刘玲,余彦群.浅论淮河干流行蓄洪区的调整和建设[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4(03).

[7]余彦群.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方案[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01).

[8]余彦群,张学军,张永生.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河势变化趋势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01).

T V 873

A

1672-2469(2015)06-0008-04

10.3969/j.i s s n.1672-2469.2015.06.002

何夕龙(1978年—),男,高级工程师。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基于风险可控行蓄洪区运用决策支持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301065)

猜你喜欢

蓄洪区行洪淮河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分蓄洪区运用损失变化特点及应对策略初步探讨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在大辽河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淮河干流行洪区调整布局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