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为人知到鲜为人知:中苏友好协会始末
2015-12-30穆重怀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副教授
文 穆重怀 (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副教授)
从广为人知到鲜为人知:中苏友好协会始末
文 穆重怀 (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苏友好协会,简称中苏友协,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针对具体国家的友好组织,曾经是全国最大的群众团体,上至国家主席,下至普通民众都曾是它的一员。它的成立使中苏友好深入人心,也使人们通过苏联了解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了人们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苏友协的建立也加强了中苏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和打压,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强大的外援,为新中国的国际交往搭建了重要平台。众所周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是世界格局中变化最为迅速的双边关系,它的跌宕起伏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中苏友协的前世今生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实证,它伴随了中苏关系从友好、论争、恶化、分裂到恢复正常的全过程。在这期间,中苏友协也从一个广为人知、声名显赫的群众组织转变为一个鲜为人知、低调务实的民间外交机构。沧海桑田,造化弄人,让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中苏友协的历史,作为对它的纪念吧!
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章
中苏友协的成立
1949年6月30日,新中国的成立已经指日可待,毛泽东主席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向国内外郑重宣告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在这篇涉及施政大方向的文章中毛泽东主席强调要学习苏联,依靠苏联来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如何解决大众中存在的不了解苏联,以及疑苏和反苏情绪就成为摆在新生的人民政权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曾经的中苏文化协会和抗战胜利后在东北成立的地方性中苏友协的经验和成果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它们也成为后来成立的全民性的中苏友协的先声,因此说到中苏友协的成立,就不能不提到它们。
中苏文化协会成立于1935年。它以介绍苏联,推动中苏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友谊为宗旨。当时中苏文化协会不仅卓有成效地向中国民众介绍和宣传了苏联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增进了苏联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成为沟通中苏关系的重要纽带,为争取苏联支持中国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有大量的中共党员参与它的活动,中苏文化协会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外围组织”,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抵制国民党政府反共反苏宣传的舆论阵地。特别是通过中苏文化协会中国共产党与当时有影响的民主爱国人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后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中苏文化协会的各种活动方式基本被后来的中苏友协全盘吸收。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政府宣布中苏文化协会为非法组织,包括郭沫若在内的大量成员北上北平,呼吁成立中苏友协。
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
与中苏文化协会同样对中苏友协成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抗战胜利后在东北各地建立的中苏友协。苏联出兵东北后,它一方面要按照《雅尔塔协议》与国民党政府打交道。另一方面它还要支持与自己有着相同意识形态的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各地成立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苏友协便成为与国民党接收机关并行的可以进行公开活动的机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李兆麟将军领导下的哈尔滨中苏友协,它为中国共产党进军东北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毛泽东主席曾经指示东北局,“努力发展中苏友好协会,遍及各省县,使其垄断一切重要权力于自己手中”。可见中共中央对东北中苏友协的重视。在与苏军打交道的过程中东北各地的中苏友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东北中苏友协的经验后来被大力推广,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这些地方性中苏友协在与苏联合作中取得的成功无疑为推动建国后全国性的中苏友协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参考。
可以说,无论是中苏文化协会,还是东北各地的中苏友协,它们都为新中国诞生之初的中苏友协的成立提供了组织上、人员上和开展活动等方面的宝贵经验。要了解中苏友协不能不提到它们的作用。
1949年7月16日,中苏友协发起人大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参会的各界代表689人,选出了包括宋庆龄、刘少奇等在内的81人为筹备委员会委员,并推举钱俊瑞等18人组成干事会,主抓中苏友协成立的准备工作。
1949年10月5日,中苏友协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包括朱德、刘少奇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选举刘少奇为会长,宋庆龄、吴玉章、沈钧儒、李济深、郭沫若、张澜、黄炎培等7人为副会长,同时选出理事197人。钱俊瑞担任总干事,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中苏友协的成员既有党和国家的高层,也有民主党派的领导和骨干,这就反映出中苏友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同寻常的地位。大会通过了《中苏友好协会章程》,规定中苏友协的宗旨是“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中苏两国文化、经济及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介绍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科技成就,加强中苏两国在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共同斗争中的紧密团结”。
专程前来参加大会的苏联文化艺术代表团团长、著名作家法捷耶夫和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代表马尔科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苏联政府和人民对中苏友协的成立表示祝贺。
中苏友协的组织机构由五级组成:全国设总会,常驻在北京,负责领导全国的工作;各大行政区(如东北、华北、中南等)设立总分会;省、直属市、行署区设立分会;支会设在县、市及直属市所属的企业、工厂、机关和学校设立支会;村庄及县市所属的企业、工厂、机关和学校设立支分会。上下级友协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后来,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中苏友协的组织机构又改为由三级组成,取消了总分会和支分会。
按照协会章程规定,总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军队及各地分会推选参会代表。自成立以后,中苏友协分别于1951年、1954年和1959年召开了三次全国性代表大会。
中苏友协总会机关是部级单位,党组由中央群直党委领导。中苏友协总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若干人。下设秘书处、组织部、联络部、研究出版部、服务部、图书资料室等机构。秘书处负责总务、财务、文书、人事;组织部负责发展会员、指导各地分会;联络部负责与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各种联系工作、招待来宾、组织参观及其他联络工作;研究出版部负责研究、编辑、翻译及出版;服务部负责组织展览会、演出、放电影、办俄文夜校;图书资料室则负责管理与苏联有关的图书和资料。后来根据工作需要又设立了办公室和宣传部等部门。至此,在中华大地上“宣传苏联,学习苏联”的一场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辉煌十年(1949—1959)
从1949年成立到1960年的中苏交恶,中苏友协走过了辉煌的十年。尽管其间中苏关系经历了种种波折,但中苏友协的工作总体上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中苏友协总会成立后,各大行政区、省、自治区和市迅速依照总会的指示建立起了各级地方组织,它们的负责人几乎都由当地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到1951年底,中苏友协的会员数已经超过1700万人。到1952年10月,中苏友协的支会达到119900多个,会员数达到3890万人,超过共青团、工会和妇联,成为全国最大的群众团体。到1953年初,会员人数已经超过了6800万,支会数超过20万个。同年6月,根据总会的决定,中苏友协停止发展个人会员,改为团体入会。这样中苏友协的会员就包括了所有其他组织的成员,成为一个包括全体人民在内的组织。
随着组织机构的变化,中苏友协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53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中苏友好协会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今后各地友协的工作由当地党委宣传部门直接管理,中苏友协总会的工作除对外工作外,均由中央宣传部直接管理。”在当年的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宣部部长习仲勋提出,中苏友协的工作就是集中精力进行宣传教育。这样,中苏友协就从负责对苏交流的国家机构转变为向国内介绍苏联的宣传机构,从独立的国家机关转变为各级宣传部门的附属机构。
根据自己的新职能,中苏友协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开展了大规模的目标明确的宣传工作。在从1953年开始的数年间,中苏友协总会及其分会出版发行的报纸期刊达到74种,印制的宣传材料1820种,4656多万册;举行有关苏联的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20多万次,听众达1.64亿人次;推动国内的俄文教育,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推广俄语学习,至1954年就已经成立俄文夜校78个,学员有14000多人;举办各种介绍苏联和宣传中苏友好的展览会,不仅在各地有橱窗图片展,还有全国实物巡回展;引进苏联电影,寓教于乐,到1959年共引进苏联电影750多部,平均每年的观影人数超过2亿人次。除此之外,在重大节日期间,中苏友协都要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并制作出版大量的宣传庆祝材料。
除了组织官方活动以外,中苏友协还积极促进民间交往。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就是友好通信活动。这个活动从两国中学生开始,直至涵盖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不仅增加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而且加深了人民之间的友谊,这种通信活动直到中苏关系破裂还依然在民间保持着。
中苏友协在苏联也积极发挥了自己的传播纽带的作用。为了向苏联和东欧各国人民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认识了解中国,中苏友协从1955年开始在苏联印刷发行《友好报》(俄文版),每期有7万多份的发行量,影响很大,在莫斯科甚至出现了排队购买的情况,引起了苏联政府的关注。
总而言之,从成立到1953年是中苏友协的发展普及期,1953年到1956年是中苏友协的职能转变期,1956到1959年是中苏友协调整过渡期。在这十年间中苏友协为配合国内的政治需要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围绕着国家工业化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在民众中间宣传介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各种成就和先进经验,在统一思想和激发干劲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中苏友协最为活跃的时期,它作为中苏交流的平台,为中国人民打开了了解苏联、了解世界的一扇窗。但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中苏友协走过了自己的辉煌年代。
冷寂三十年(1960—1992)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两党的分歧日益公开化。1960年苏联政府单方面中止了同中国签订的343个合同,废除了257个科技项目,召回了全部在华专家,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宣传“中苏友好,学习苏联”已经不合时宜,中苏友协的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刊物停办,展览取消,俄文夜校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中苏友协面临着生存危机。
1960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宣部把中苏友协的管理权移交给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日常工作也由国务院外事办公室负责。由此中苏友协开始了向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的转型。直到1966年,中苏友协负责的唯一工作就是根据《中苏文化合作协定》,与苏方商定每年的文化交流项目,以此来维系中苏两国的民间交往。
1966年是中苏友协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1966年4月,根据对外友协的文件,各地方中苏友协组织统一划归外事系统领导,并与各地的对外友协合署办公。从此,中苏友协从上到下全部都划归外事部门。同年9月17日,中苏友协更名为“中苏人民友好协会”,简称保持不变,从机构组成和职能上开始向民间外交机构转型。这时的中苏友协虽然也参与到中苏论战当中,但它以自己的独特身份维系着中苏之间的交流,成为特殊历史时期中苏两国间特殊的交流渠道。尽管在1966年以后中苏友协的活动急剧减少,但在每年的苏联建军节、列宁诞辰纪念日和十月革命纪念日还会举办象征性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虽然规模有限,影响不大,但却代表着对中苏关系的一种暗示。
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转暖,中苏友协又重新走到前台。1982年,苏中友协成立25周年,中苏友协发去贺电。1983年,中苏友协与苏中友协实现了互访。198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出任中苏友协会长,结束了长期没有会长的局面。同年,与苏联对外友好和文化联合会签署了正式合作协议。从此,中苏友协重新回到了对苏交往的舞台上,开始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它的继承者。1992年,中苏友协改名为中俄友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意味着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历经坎坷的中苏友协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它自己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写在后面的话
中苏友协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令人慨叹的是,当年的红极一时变成了今天的湮没无闻,已经很少能看到对它的记述和研究了。有关它的档案资料或是被毁掉,或是在等待解密。我们的文章只是要从历史的故纸堆中揭开那尘封的记忆,至于它的是非功过,还是留给后人评说吧!
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