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联盟组合研究脉络梳理及未来展望

2015-12-30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112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动因焦点学者

■ 刘 鸣(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重庆 401120)

联盟组合(Alliance Portfolio)是指焦点企业及其多个离散式双边联盟的集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构建联盟组合的现象越来越常见。作为“企业间合作”的新形式,联盟组合逐渐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新议题。因此,适时对国内联盟组合现有研究成果加以总结以指导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拟在厘清国内现有联盟组合研究脉络的基础上,对国内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进而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对学者们进一步开展联盟组合研究有所启发。

联盟组合边界

单就联盟的数量而言,联盟组合是焦点企业不断吸收或不断剔除联盟合作伙伴的波动过程。由此看来,联盟组合并非一个全新的事物,它是随着战略联盟的演化自然而然出现的。企业在寻求更多战略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企业的边界,逐渐由双边联盟发展为多边联盟。联盟组合正是联盟研究视角由双边扩展为多边,再由网络全局向组合转移后发现的新大陆。因此,联盟组合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焦点企业与各个合作伙伴的二元组合及其组合整体,这就是联盟组合研究与其它联盟研究的本质区别,也是联盟组合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关于联盟组合的边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跨度

联盟组合既是企业间合作的方式,也是企业间竞争的手段,它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会因信任基础的瓦解而终结。符正平等(2011)基于跨时视角指出,联盟组合既包括焦点企业曾经参与的联盟,又包括焦点企业目前正在从事的联盟活动。焦点企业构建联盟组合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焦点企业过去成立的联盟虽然仅是其战略行为的阶段性产物,但它们可能会对焦点企业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焦点企业过去成立但现在已经终止了的联盟是联盟组合应有之义。

(二)战略层次

联盟组合是焦点企业自觉识别环境、主动寻求战略合作的结果。企业战略可分为公司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刘雪梅(2012)认为,联盟组合是焦点企业战略行为的最基本诉求的产物,是焦点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所采取的战略行为。由此可见,焦点企业构建联盟组合的行为虽然顾及到了公司的业务单元,但主要还是出于公司战略目标的考量,焦点企业所建构的联盟组合将着重致力于公司层面的合作。

(三)关系强度

联盟伙伴之间的联结关系有强弱之分,突出表现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直接关系的战略联盟双方互动频繁,嵌入程度高,价值创造能力强。学者们普遍认同这些与焦点企业直接关系的战略联盟属于联盟组合的一部分。那么,联盟组合是否包括那些与焦点企业存在间接关系的联盟呢?詹也(2013)认为,联盟组合是以焦点企业为中心,在给定时间段内与其具有直接联盟关系的所有企业的集合。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缔结战略联盟的数目日益增多。然而,并非所有的战略联盟都是焦点企业可以穷尽其用的,组合视角下联盟伙伴的选择要凸显焦点企业的重视程度和战略意图。因此,为了使焦点企业与组合伙伴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联盟组合成员之间的联结纽带应该是一种厚线关系。

至于联盟组合的定义,彭伟和符正平(2011)认为,真正最早提出联盟组合这一个概念的是Doz和Hamel,但大多数的学者对此未予讨论。虽然如此,国内学者对联盟组合特征和属性的研究却很是独到和深刻。譬如,詹也和吴晓波(2012)把联盟组合的内在属性划分为伙伴竞争性、资源冗余性和关系紧密性三个维度,揭示了联盟组合合作伙伴间的相互竞争程度、资源重叠程度以及合作强度。又如,符正平等(2011)根据联盟组合活动的节奏、速度、次序以及同步性刻画了联盟组合的过程特征,还从动机和机会的角度分析了联盟组合过程特征的形成机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联盟组合动因研究

国内关于联盟组合动因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对国外文献评述的层面。譬如,彭伟和符正平(2011)讨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联盟组合的理论解释;江积海和刘风(2013)从战略管理视角、社会网络视角和公司治理视角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外学者在联盟组合动因领域的研究成果;徐建中和武建龙(2013)则将当前主流观点归纳为应对环境变化、获取外部资源、形成组合效应和企业战略倾向四类。此外,还有学者表示,推动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的因素往往也会在企业构建联盟组合时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战略联盟的动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联盟组合的动因,能够解释战略联盟动因的理论,诸如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观、权变理论等,也可以用来解释联盟组合的动因。当然,正如Lavie和Singh(2011)所言,联盟组合的演化不能完全解释为路径依赖、生命周期模式或主动设计,相反,联盟组合是在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内部组织流程的制约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张光曦(2013)就表示,高地位的企业拥有更好的机会和能力建构网络中的结构洞,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缺少这样做的动机。联盟组合也绝非多个双边联盟的简单叠加,张翼等(2012)基于成本和收益的分析表明,不完全信息下联盟组合的稳定均衡条件往往是双方互动博弈的结果。

表1 国内联盟组合绩效研究的主要成果

联盟组合管理

首先,焦点企业开展联盟组合管理活动,需要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切实履行监控和协调等职能。在焦点企业内部,目的在于履行联盟组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称为联盟组合能力中心。联盟组合管理能力是企业通过设计、构建、协调和配置联盟组合形成竞争优势的能力;联盟组合管理能力直接影响联盟效率,进而会影响到焦点企业的绩效(詹也,2013)。因此,不断提升焦点企业的联盟组合管理能力是联盟组合管理的重中之重。

其次,焦点企业进行联盟组合管理还需要联盟组合战略的指引。联盟组合战略是焦点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和资源禀赋而进行的战略选择,它不仅适用于高禀赋企业,而且对低禀赋企业同样有效。詹也和吴晓波(2012)依据联盟组合内在属性的三个维度构建了联盟组合配置战略的分析框架。他们认为,联盟组合战略包括多元化联盟组合战略和聚焦式联盟组合战略两大类,前者的重点在于整合资源,而后者的重点在于强化控制。

再次,联盟组合治理机制是焦点企业进行联盟组合管理的保障。刘雪梅(2012)认为,联盟组合治理机制包括正式治理机制和非正式治理机制,联盟组合治理的内容包括交易治理、关系治理、知识治理以及伙伴调整。治理机制既包括激励机制,又包括惩罚机制,可以是内部治理,也可以是外部治理。联盟组合治理机制的目标在于协调焦点企业及其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可见,联盟组合治理机制至少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稳字当头,整合内外资源,实现价值创造,即做大蛋糕;二是倡导合作,减免内损,巩固价值专有,即分好蛋糕。

最后,联盟组合绩效是衡量焦点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总的来看,国内学者关于联盟组合绩效的研究还是较为丰富的。具体而言,现有关于联盟组合绩效的研究多为实证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最常见的变量有财务绩效、创新绩效、管理能力、联盟组合多样性、构型特征和伙伴特征等。

国内联盟组合绩效研究的主要成果如表1所示。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联盟组合现有研究成果可归结为对“联盟组合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联盟组合”和“构建联盟组合后,焦点企业该怎么办”这三个问题的解释。其一,现有研究从时间跨度、战略层次和关系强度等方面探讨了联盟组合的边界;其二,国内学者在介绍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联盟组合的动因;其三,构建联盟组合之后,焦点企业的联盟组合管理关键在于提升其管理能力,同时离不开联盟组合战略的指引和治理机制的保障,而联盟组合绩效可以作为衡量焦点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认为,国内学者们的努力拓宽了联盟组合的研究思路,丰富了联盟组合的研究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联盟组合的理论体系。总而言之,联盟组合研究是大有可为的。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规范的联盟组合概念

作为一个新现象,联盟组合已经获得了学者们普遍关注和认可,学者们也开始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探讨了联盟组合的概念。然而,由于缺乏对联盟组合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总结,使得联盟组合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统一的文字表述。比较各个学者的观点、区分相关概念或通过图示加以描述,都是探讨联盟组合概念的可行办法,但是这些方法的落脚点必须是为了得出一个更规范的联盟组合概念。学者们不仅要敢于下定义,而且要积极地进行学术交流,博采众长,争取通过权威的方式表述出一个能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定义。

(二)情境化的、多理论视角的联盟组合动因研究

联盟组合是双边联盟的集合,但不是多个双边联盟的简单叠加。开展联盟组合动因研究需要借鉴联盟研究的基础理论,更要注意摆脱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相同的动因,作用机理可能不一样;不同理论视角下,动因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也可能存在差别。联盟组合的演化还是特定情境下各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情境对企业构建联盟组合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未来的联盟组合动因研究应该是情境化的、多理论视角的。

(三)完善的联盟组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联盟组合绩效的高低是评判联盟组合成败和联盟组合管理优劣的重要依据。作为学者们进行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联盟组合绩效的评估指标至今未达成共识。由于无法准确地考核联盟组合绩效,使得联盟组合绩效管理云山雾罩,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如空中楼阁,难以让人信服。总之,如何测度焦点企业的绩效和联盟组合的绩效,如何完善联盟组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如何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统一,合理、准确、有效地考核联盟组合绩效,是摆在联盟组合未来研究面前的一大难题。

(四)开展案例研究并发展联盟组合管理的中国理论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者们进行案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单就联盟组合而言,国内的管理实践依然是领先于理论研究。国内学者在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应该积极投身于联盟组合管理实践,选择一个行业,选定一个焦点企业,开展联盟组合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法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又是发展新理论的方法。未来联盟组合研究的最高峰便是发展联盟组合“管理的中国理论”,用符合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引导中国企业管理实践。

1.彭伟,符正平.国外联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

2.刘雪梅.联盟组合:价值创造与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2

3.詹也.联盟组合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

4.江积海,刘风.国外联盟组合研究述评及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

猜你喜欢

动因焦点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学者介绍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