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们江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2015-12-30王宪恩赵婧辰张为程王寒凝段海燕通讯作者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长春3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图们江经济社会耦合

■ 王宪恩 赵婧辰 张为程 夏 菁 王寒凝 王 茉 段海燕 通讯作者(、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长春 300)

引言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严峻形势下,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赋予了图们江区域国际开发新的战略意义。伴随着图们江流域的大规模经济开发,如何处理好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利用的关系成为了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图们江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图们江地区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给予合理的建议,为图们江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提供借鉴。

图们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现状

(一)图们江区域概况

广义的图们江地区包括中国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的咸镜北道和俄罗斯的大海参崴滨海边疆地区;狭义的则包括中国的珲春、延吉、图们和龙井地区,朝鲜的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地区。本文所探讨的图们江区域主要指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的延吉市、图们市、龙井市和珲春市。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如图1所示,从2002年到2012年,图们江区域人口数和城市化率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人口数在2012年为104.6万人;城市化率达到78.92%。如图2所示,图们江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从2002年的87.03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37.67亿元,2010年到2012年,图们江区域的经济实现迅速增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到481.71亿元。

(三)资源环境现状

资源上,自2002年以来,图们江地区的耕地面积总资源在不断的增加,到2012年增长为723129公顷;水资源总量受丰水年和枯水年影响呈波动式变化。环境状况上,图们江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整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12年图们江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78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从2002年到2012年整体上呈递减趋势;废水排放量变化不大,2012年为8667.37万吨。此外,化肥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到2012年达到了53212吨。

模型及评价指标设计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权重。本文遵循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动态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为目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图们江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表2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评判标准及分类

表3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

图1 图们江地区人口与城市化率变化趋势

图2 图们江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变化趋势

图3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变化趋势

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通过借鉴物理学的容量耦合模型与刘耀彬、吴玉鸣等人的研究,确立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式中:C为耦合度,C∈[0,0.5]反映了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协同水平;f(x)为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函数,g(y)为资源环境发展系统函数,分别为:

式中:xi、yj分别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两个系统内的各个指标标准化后所代表的值;wi、wj分别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内各指标的权重。耦合协调发展度D:

式中:D为耦合协调发展度,D∈[0,1];T为调和指数,反映两个系统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α、β分别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待定权数,本文设定α=β=0.5。

耦合协调发展度评判标准。本文将社会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划分为10种类型,如表2所示。

本文选取的指标来自于《吉林省统计年鉴》,《延边统计年鉴》,延吉市、图们市、龙井市、珲春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们江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图们江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D为0.5949,从濒临失调衰退水平上升到勉强协调发展水平,意味着图们江地区已初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如表3和图3(a)所示,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度D在2005-2006年间处于下降趋势;在2006-2007年,耦合协调发展度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到了2007年图们江地区的耦合协调发展度达到勉强协调发展水平,且一直到2009年上升趋势都较为平缓,2012年耦合协调发展度达到了0.5949。具体分析该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度的变化趋势:2005-2006年,由于该地区能源主要依靠当地产燃烧效率较低的煤,对能源消耗的增加,造成了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量增加;这一时期废水排放量也在增加,河流水中代表断面高锰酸盐指数从2005年的15.38mg/L,增加到2006年的20.9mg/L,2005年水资源总量为31.26亿m3,2006年仅为18.25亿m3,水资源量欠缺,江河纳污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带来了水环境问题。环境上的问题导致了资源环境效益的下降,如图3(b),从而使耦合协调发展度下降。2006年,该时期图们江地区正处于“十一五”规划初期阶段,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经济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2009年开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实施,及“十二五”期间图们江地区产业聚集和工业园区建设,使图们江区域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但林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消耗量增加,2012年森林面积比2009年减少了1463公顷;2012年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无法吸收的多余氮肥和磷肥随着雨水冲刷流入河流,产生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等水体污染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使该地区资源环境效益下降,导致了该地区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变缓。

结论

本文以图们江地区为例,采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评价得出了2002年到2012年图们江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协调发展水平。针对图们江地区存在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提出几点建议:要把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技术资源投入为基础的发展方式;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此来促进了地区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大中型煤矿的现代化建设,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加快区域内城镇和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把图们江地区构建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生态示范区。

1.李正,陈才.次区域合作背景下国际河流通航利用的冲突模式— 澜沧江-湄公河与图们江的实践比较[J].东北亚论坛,2013,3(2)

2.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1)

3.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08,30(1)

4.ValerieIllingworth.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hysics[M].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

5.金永焕,李太兴,崔长寿.图们江地区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猜你喜欢

图们江经济社会耦合
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回顾与展望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图们江论坛2018”在延边大学举行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图们江圆舞曲
基于M-K法对图们江干流含沙量年际变化的分析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线性耦合KdV方程组的精确解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