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15-12-29王国利

群文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示范区群众

王国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鲜明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因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探索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和落脚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应深刻认识这一要求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落到实处,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普照西宁的每一片土地。

一、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维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增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自觉性

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从理论上讲,公共文化服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及确立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的功能;公共文化提供文化场所、阵地和产品,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功能;通过文化活动与实践,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承担着培育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功能;通过文化产品的创作,承担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创力的功能等。公共文化产品的公众性、公用性,决定了它必须以政府部门提供为主。

西宁市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就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同时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群众路线的根本理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利,满足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们对精神财富的需求会在经济发展一定程度后相应上升,对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我们知道,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同生存权、发展权一样是国家赋予公民的神圣权利。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程度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保证全体民众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是对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从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有效地建立,进而才能确保西宁市每一个市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利,才能满足每一个市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准绳,始终牢记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是检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效的根本标准

凡是群众期盼的事坚决做好,凡是群众反对的事坚决不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为群众最贴近的民心工程、与群众接触最紧密的百姓工程、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的民生工程,要时刻把群众的需求放心头。只有这样,才能让民生工程真正惠及百姓、造福于民,民心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信任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涉及设施建设、文化活动、服务保障、基层创建、组织队伍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实质就是直接为群众提供服务,只有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难,才能真正为群众提供好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才能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化和普惠性,从而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工作中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吸取群众智慧,从谋划每一项工作到建设每一处设施,都要先思考百姓的需求、征询群众的意见,努力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坚持创优创新,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社会形态的转型、群众需求的增强,尤其是一些深层次、系统性、历史性矛盾和问题的不断显现,要求各项工作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应对挑战。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要继续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站在全市全局的高度,突出重点难点问题,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谋划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全局性、制度性、系统性的惠民政策和举措,充分调动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提高效能的理念落到实处。要坚持不断改进作风,努力塑造为民务实清廉形象。我们常说,作风是完成各项工作的政治保障,改进作风和作风制度建设永无止境。要严格遵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各项措施制度,大力纠正“四风”,自觉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以实际行动塑造党员的良好形象,以良好的工作实绩取信于民,努力提高群众公共文化福祉,为不断深化西宁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实现社会快速发展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三、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为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提供有效服务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目的。同时也是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西部)标准》,落实西宁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尽快将能够代表和体现西宁市发展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使之成为西宁市的地标性建筑。尽快制定吸引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相关政策,为全市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产业提供服务平台,实现多种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的有效整合,努力实现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享共建、效益双赢。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都要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标准建立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反馈机制和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服务内容及量化指标,落实公共文化机构经常性开放和免费服务。要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同类城市的先进水平,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居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结合,保持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需求。要加强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怀,要在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区域设立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免费服务,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农村和社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四、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

规范的管理服务需要专业化的文化队伍来实现。西宁市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使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专业上都能够与示范区建设需求相适应。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编制建设,配齐配强村(社区)文化专干。要结合公共文化服务要求和特点,加大公共文化专业人才、志愿者和业余文化骨干三支队伍建设力度,确保每个社区、每个村庄都有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常年开展的文化志愿服务。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文化队伍培训教育机制,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参观考察、文化交流等方面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公共文化专业人员的资格评审和聘任机制,打造具有西宁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大力加强互联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以市图书馆数字化改造为龙头,加快市图书馆与各地公共图书馆、活动图书馆、各高校图书馆的联网步伐;加快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和移动多媒体系统建设,推进城市有线电视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改善和提高广播电视覆盖效能。将有线电视网络资源作为政府推行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载体,提供阳光政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旅游、生活信息等公共信息,开展影视剧点播、网络游戏、电视购物等互动业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公众信息需求。

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来源于实际生活,反过来服务于大众,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其核心内容。只有注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而形成高品位的西宁城市文化,才能把西宁真正打造成为优秀的文化城市。

(作者单位:中共西宁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示范区群众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