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通缉令

2015-12-29左芷津

现代阅读 2015年8期

左芷津,中国第一位博士警察,2000年至2003年被派驻法国里昂国际刑警组织秘书处。

向各成员国发布国际通报,是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的重要职责之一。电影和小说中常说的“红色通缉令”,准确地说应该是“红色通报”。红色通报用于请求逮捕、羁押并递交犯罪嫌疑人,成员国接到红色通报后,如在其境内发现应予以逮捕,并递交给通报的请求国。但是红色通报也不是威力无边,能不能起作用全看这个国家买不买账,如果不认这个红色通报,死活不帮忙,国际刑警组织也没有办法。

负责编发红色通报的是一位漂亮的法国女警察,和我同属警务行动支援部门,彼此间渐渐熟悉,我还送过她几件中国小礼物。

20世纪末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生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走私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出逃到北美后,国内来电话要求立即协调,以最快的速度发出红色通报。按照国际刑警组织章程的规定:秘书处工作人员不得请求或接受本组织以7+6P6ehANyLWdQeNhGl00m3Cer7YlzINe9w6x3cg3cs=外的任何政府或当局的指示,但是我们在总秘书处工作,当然要配合国内打击犯罪,再说这也不影响什么。

我到她的办公室,看见一大堆等着发送的来自各国的红色通报,她见我急着进来,知道有事,便拿起水杯到办公室门口去喝水。我也不客气,赶紧在这堆通报中找到中国的这份。

按照国际刑警组织的要求,发出的红色通报应包括嫌疑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地点、父母姓名、个人身份证件、体貌特征、正面或侧面照片及指纹、犯罪事实、所触犯的法律条款及可能判处的徒刑、本国通缉令等。我赶紧检查一遍,项目齐全。我也没说话,默默地把这份资料从最后面移到了最前面。女警在门口只说了一句话:我可什么都没有看见。

很顺利,红色通报当天就发出了,但是抓获犯罪嫌疑人并押解回国,却拖了十几年。

还有一次,我国华东某省建设厅的一位“女贪官”外逃,国内指示尽快发出红色通报。我本想故技重演,结果发现国内的请求上连她的护照号码、照片都没有,这叫人家怎么抓。这应该不是一般的疏漏,我就没好意思“加塞儿”。

我赶紧回办公室抓起电话,请示国内火速补充信息,却一直没有答复。急着要求发通报,自己的信息却不全,说浅了,是不专业,说深了,就不知为什么了。

(摘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当法医遇上警察:中国第一位博士警察的私人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