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情贵于金:刘天荣与王家启的故事
2015-12-29李伟豪等
一个车牌号,让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的刘天荣寻找了7年,这是她寻找恩人的唯一线索。3月31日,刘天荣终于如愿以偿,含泪向恩人王家启道谢。
陌生人的5000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59岁的刘天荣,多年前和丈夫离婚后,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过活,日子过得很艰辛。
刘天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08年自己下岗后,拖欠未缴的养老保险金让她犯了难。为了筹措补缴养老金的钱,她几乎愁白了头。“一共要补缴3万多元。”刘天荣说,自己东挪西凑了2万多元,结果算来算去还差5000元。找亲朋好友借,结果一分钱没借到,这让她精神恍惚。4月的一天中午,她准备到沛县人民医院看病。横穿马路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险些撞上一辆小轿车。
小轿车急刹车后停下,但没想到的是,司机下车后和蔼地询问她:“你没什么事吧?”刘天荣说,当时小轿车根本就没碰着她,可对方看到自己精神状态不好,就没有急于离开。
司机说:“大姐,现在已经中午了,你想找的医生可能也下班了,不如我先送你回家,等下午你再去医院看看吧。”司机开车把刘天荣送回家后,当得知她生活困顿,吃着低保,一人拉扯两个孩子,正为补缴养老金的事情心急如焚时,这位司机安慰了她一番,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这位司机来到她家,二话没说,撂下5000元钱,说这钱是让刘天荣补缴养老保险的。
“当时我就哭了。”刘天荣说,当她想问下好心人的名字时,对方却不愿意说,转身开车要走。慌了神的刘天荣赶忙记下了他的车牌号,后来又把车牌号记在保险金收据上,提醒自己不能忘了恩情,想着将来有条件了,把钱还给人家。
凭借一个车牌号,7年来苦寻恩人
7年前雪中送炭的那一幕让刘天荣铭记于心。生活逐渐好转后,她不忘寻找恩人,寻找那个车牌尾号是“0069”的司机。“人家在困难的时候帮过我,我不能忘记,做人就要懂得知恩图报!”刘天荣说。
2015年春节过后,她去当地电视台求助,她的叙述打动了工作人员的心,工作人员告诉她,那个车牌号可能是县委党校的车。于是,刘天荣到党校说明了来意,从县委党校得知了当年开那辆车的司机叫王家启,现已调离,不过查到了他的电话。
刘天荣拨打了这个电话,当听到那头就是恩人的声音时,她哽咽着说不出话。电话那头的王家启听说原委后也很感慨:“好多年前的事了,大姐你还一直惦记着啊。”
3月31日上午,在沛县子隆小区,刘天荣一眼就认出自己多年来一直苦苦寻找的恩人王家启,激动得泪眼婆娑。“大姐啊,情谊比金钱珍贵。”刘天荣要还钱时,46岁的王家启摆摆手拒绝了,“还钱的事不要提了,要是有什么困难还可以来找我!”
他还曾默默帮助过其他人
王家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年他将刘天荣送回家时,看到她家“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当得知刘天荣的不幸遭遇后,王家启决定帮她一把。
5000块钱,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王家启家也并不富裕,那5000块钱几乎是家里的全部积蓄。一番思想斗争后,王家启最终瞒着自己的爱人,把钱给了刘天荣。王家启说,爱人是一个朴实善良的人,后来知道了事情真相,并没责怪他。
受到过王家启帮助的,不止刘天荣一个。听说刘天荣的恩人也是王家启,53岁的街坊黄玉敏特意赶来。
2004年,王家启路过一家幼儿园时,看到黄玉敏正在幼儿园门前哭。当时,黄玉敏一人带着双胞胎孩子,生活陷入困顿。王家启了解情况后,劝说了一番,把她送回了家。
从那以后,每个月的上旬,黄玉敏家都能收到一笔钱,从最初的几十元到后来的几百元不等。“这钱是从门缝里塞进来的。”黄玉敏说,她都不知道谁在暗中帮助他们。
直到有一天,对方通过门缝塞钱的时候被她一把抓住,这才知道是当年那个在幼儿园门口劝说她坚持并送她回家的人。说起此事,黄玉敏也是含泪感谢恩人的义举。
(摘自《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