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康复早期介入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2015-12-29覃颖鲜,陈克妮,陈晓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脑卒中

心理康复早期介入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覃颖鲜陈克妮陈晓玲王金蓉

(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部,海南海口570311)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康复治疗;健康疗法;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743〔

第一作者:覃颖鲜(1976-),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科疾病康复治疗或康复护理方面研究。

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这也成为影响脑卒中康复治疗效果差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随着脑卒中康复治疗的不断发展,心理康复早期介入治疗老年性脑卒中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1〕。为了进一步探讨心理康复早期介入治疗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笔者观察心理康复早期介入治疗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脑卒中患者,排除具有严重心、肺、肝、肾并发症或存在明显意识障碍的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早期介入治疗。开始康复治疗的24 h内,由医生、护士、治疗师组成的评定小组对两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改良巴氏指数(MBI)进行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进行患者抑郁情况评定,在治疗的过程中,间隔2 w由同一个评定小组进行再次评定,评定不能低于3次。在开始康复治疗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脑卒中的常规康复治疗,患者除服用常规药物,还需进行理学治疗、作业治疗和选择性课题作业治疗。理学治疗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全身运动水平,采用的主要措施有摆放良肢体、被动活动关节、桥式运动、神经肌肉促通术、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态走动等训练方式。作业治疗主要目的在患者全身运动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获得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治疗措施有早期翻身、穿衣、进食、转移等日常性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2〕,选择性课题作业训练要在患者进入恢复期时进行,主要措施是上肢精细活动强化训练、自助工具和辅助工具使用训练、健肢代替代偿训练等方式〔1〕。所有治疗采用“一对一”进行治疗,治疗时间60 min/d、持续6 w。患者在病房进行日常性生活活动时,尽可能减少给予患者帮助。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理学治疗、作业治疗和选择性作业课题治疗等基础上加入心理康复早期介入治疗。心理康复治疗要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治疗中内心深处问题的治疗;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知识普及,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个科学全面的认识,适应周围的环境,减轻或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唤起患者的康复信心;营造病房内温馨环境,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让患者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保持积极态度和愉悦心情配合治疗;护理上做好家庭医院整体护理整合;对于不同的患者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如心理专家指导、音乐疏泄等,必要时可给予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治疗。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行t或χ2检验。

2结果

开始康复治疗的24 h内,两组FMA、MBI、HAM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周观察组FMA、MBI得分明显大于对照组,HAM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4、6 w和治疗前患者FMA、MBI、HAMD评定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与治疗2、4、6 w两组的FMA、MBI、HAMD分值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1

3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面临残疾后遗症等严重问题,这给患者本身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很大程度阻碍脑卒中的治疗康复。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开始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3〕,将心理康复早期介入治疗运用于老年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脑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4〕。心理康复早期介入治疗可以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个科学全面的认识,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抑郁和焦虑,产生积极情绪,加强自身身心锻炼,从而提高治疗康复效果〔5〕。脑卒中患者因神经中枢系统受损造成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失去生活工作能力,患者心理上很难适应这一改变,心理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障碍,心理康复治疗就是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协调配合各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身体到心理全方位的训练和再训练,促使患者获取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实现患者自身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理学治疗、作业治疗、选择性作业课题治疗的过程中,理学疗法立足于加强患者肢体摆放,调节肌肉张力,加强坐立平衡、站立平衡和步态训练等基础上〔6~8〕,提高患者全身运动水平。作业疗法立足于让患者获取生活自理能力,治疗训练多以日常生活活动为主,让患者重新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全身运动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但是由于患者在脑卒中后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患者自身全身运动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就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提升〔9〕。

心理康复治疗法体现现代人们的健康观。将心理康复纳入脑卒中的治疗,与原有的常规治疗相辅相成,心理康复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系统科学全面地了解,用心理疏导、松弛、音乐疏泄、移情等治疗手法〔10~12〕,减轻或缓解心理出现的障碍,让患者学会自我减压、自我放松,树立对疾病康复和获取生活能力的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治疗中,让患者全身运动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重视心身一体和心理功能与生活功能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是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和实现社会功能的共同基础。

综上所述,心理康复早期介入治疗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提高了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概率,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肖玉华,徐玲,葛美红.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2):149-50.

2祁丽丽,胡亚妮,来海欧,等.脑卒中康复期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761-2.

3姚惠侠,刘立,冯海霞,等.整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3):269-70.

4张谦,郭根平,陈茂标.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61-2.

5沈设芬,李瑛,毛云英,等.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54-5.

6张君怡,朱以诚,崔丽英,等.老年人多动脉狭窄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0):805-7.

7李琳,任宏梅,汪伟,等.早期康复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5):2232-3.

8尹海潮,袁栋才,朱建国,等.集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9):682-3.

9季玉花,华凤连,朱翠萍,等.影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11-3.

10李晓华.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11-2.

11董伟.认知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独立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378.

12张卫,恽晓平.缺血性脑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6):540-2.

〔2013-09-11修回〕

(编辑袁左鸣)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脑卒中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
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