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前电视辩论,缘何走进台湾

2015-12-29

环球时报 2015-12-29
关键词:县市长电视辩论陈水扁

环球时报/2015-12-29/ 第13版面/史海回眸 /作者:萧师言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台湾举办了两场“大选电视辩论”(分别为“副总统”辩论会和“总统”辩论会),候选人的表现引发岛内热议。那么,选前电视辩论最早是如何引入台湾社会的呢?

台湾选举最早都是以“政府办政见会、各参选人办造势会”的形式举行,并没有辩论形式。这是因为台湾秉持中华文化“选贤与能”的精神,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举办地方选举,就是以选出地方贤能人士为原则,大多由享有地方声望、经常铺桥修路或救济地方的人出面参加选举,这些人绝不会面红耳赤地与他人“辩个输赢”,反倒是经常相互揖让,顶多参加政府办的公办政见会,说明一下自己胜选后的理念与政策。

但后来由于台湾人才大量到美国留学,美式文化也借由影视剧、书籍等方式输入台湾。美国总统选举的电视辩论能够“一辩起死回生”,充满戏剧性的张力,让台湾政治人物极为羡慕。加上台湾选举后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政治势力之间也不再是“君子之争”,颇有不共戴天之势,因此,选前举行电视辩论成为众望所归。

根据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郑自隆的研究,台湾选举最早采用辩论的形式,并非1994年的台北市长选举,而是在1993年的台湾县市长选举(当时台北是直辖市,市长选举与其他县市长选举时间不同),当年共举办了5场辩论,其中3场分别是高雄市、台中市、彰化县三个县市长两两辩论,另外两场则是“政党PK”,其中有一场政党辩论还特地以英语举行,以供台湾选举在国际间造势。

1994年台北市长选举为台湾首次直辖市长选举。有民进党推出陈水扁参选,原“新国民党联机”成员、号称“政治金童”的赵少康,脱党成立“新党”,以“反李登辉台独趋向”为号召,竞选台北市长,声势浩大。

1994年6月26日,TVBS电视台率先推出“我最适合当台北市长”的电视辩论会,当时国民党还没有确定提名参选人,由丁守中、陈水扁、赵少康分别代表国民党、民进党、新党参加。后来国民党正式提名黄大洲参选,台湾又举办了3场电视辩论会,一场由官方“中选会”举办,由5位参选高雄市长的候选人参加,另两场则由《中国时报》及台视两家媒体主办。其中10月2日由《中国时报》举办的电视辩论会,分别由黄大洲、陈水扁、赵少康参加,由于当时主办的媒体极为强势,事前宣传又非常到位,加上民众的参与感极强,各电视台也愿同步转播,令这场辩论收视率统计平均高点为36.8%,最高曾达45.5%的破纪录成绩。此次台北市长电视辩论,后来成为政治与传播学者的研究题材,其中辩论技巧的经典案例,也为人津津乐道。更有人认为,陈水扁在此次辩论中“一战成名”,是他当选台北市长、甚至日后在“大选”获胜的关键。

但了解当时情况的人知道,其实那次辩论并没有真正改变基本盘,当时陈水扁其实是“渔翁得利”,因为国民党与新党本是一家,但在竞选期间互相攻击,最后甚至由李登辉下令“暗助阿扁”,由情报单位传出“弃黄保赵”的传言,使得陈水扁以43.67%未过半数选票当选台北市长。

台湾直到1996年才举行“总统”直选,而当年参与选举的4组参选人,有三组都是“国民党分裂参选”,另一组是民进党的彭明敏和谢长廷搭档。当时国民党的李登辉与连战搭档实力强大,没有必要、也不愿冒险去尝试电视辩论。尽管1996年举行过4场电视辩论,但都是“三缺一”的格局,“李连配”始终缺席。

2000年“大选”时,候选人组合出现“三大两小”格局,“三大”是连战/萧万长、陈水扁/吕秀莲、宋楚瑜/张昭雄;两小则是李敖/冯沪祥、许信良/朱惠良。在各有盘算的情况下,辩论最后以破局告终。后来举办了4场电视政见会,候选人只进行一段30分钟发言,每人可以“论而不辩”,后发言者可反驳先发言者,先发言者只能无可奈何。

2004年“大选”,为了重夺政权,国民党和亲民党进行整合,推出连战与宋楚瑜搭配,挑战民进党的陈水扁与吕秀莲。选前两个月,台塑董事长王永庆、“中研院院长”李远哲、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联名在报纸上刊文,呼吁候选人停止相互攻讦,转而就政策进行电视辩论。到了选前一个月,民调显示,有69%的选民希望双方参与辩论。“大选”电视辩论最终成局,电视辩论会主持人吴丰山以“两位先生的一小步,其实是台湾民主的一大步”来形容那次辩论的重要意义。此后,电视辩论成为台湾“大选”的一大传统。▲

猜你喜欢

县市长电视辩论陈水扁
电视辩论数次“颠覆”美国大选
县市长满意度,柯文哲倒数第二
陈水扁入狱满一年
“三合一”选举
陈水扁可能被释放
陈水扁儿子儿媳双双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