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孵化体系研究
——以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苗圃为例
2015-12-29胡晗袁河
胡晗,袁河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孵化体系研究
——以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苗圃为例
胡晗,袁河
近年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大学生创业就业已成为政府、高校、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苗圃为例,探索以苗圃为载体,通过创业教育指导、创业模拟实践、创业服务研究等方式,从创新能力孵化引导向创新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该体系将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能力;创新创业苗圃;创业孵化体系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评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精神”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了新目标、指明了新方向。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知识的选择、整合、转化、操作、更新等重要功能。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的环境中,通过不断接受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知识,结合自身思维活跃的优势,最有可能打开新思路,创造新见解,为实践能力提高、工作技能培养、专业人才培育、创业经验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①卢洁.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思考[J].教育探索.2012年第12期。
二、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研究团队依托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苗圃(以下简称“苗圃”)等一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孵化机构开展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通过以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为辅的形式,对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随机抽样调查②调查问卷发放范围以南京邮电大学在校大三、大四本科生及研究生为主,另包含部分其他高校学生。专业涉及文、理、工、法、经、管等。调查问卷内容分三块:第一,个人基本资料;第二,创新意识调查,主要考察大学生创新意向、创新需求;第三,创业情况调查,主要考察大学生创业支持、创业心理、创业设想及实践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最缺乏的依次是物质支持、技能指导和专业知识,其中希望高校能够提供场地、设备等环境和服务的意愿最强烈,占92%。但是,却有近一半的大学生不了解、不清楚高校是否建设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机构。在进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机构培育的学生中,了解创业过程和方法为其参加培育最主要目的,其次为认识有经验的人及明确就业形式。通过对进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机构孵化培育的学生群体进行访谈,我们发现,60%以上的学生认为进入学生创新创业苗圃后对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有所提升,主要提升方面包括锻炼了创新创业能力、学到了知识、经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了人脉等。此外,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在校本科生具有创业意愿并实际创业的人数比例不足10%,在校研究生为学生实际创业的主力军。
三、构建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大学科技园是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和服务机构。作为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平台,创业观念与文化的建构平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创业师资的培育平台,创业教育信息网络平台,是衔接大学生从创新能力培养向创业实践开展的重要一环。③文峰,罗亚泓.大学科技园与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2期。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学生创新创业苗圃等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孵化机构,一方面享受政策、资源、技术、人才等一系列优势条件,另一方面对接市场,与用人单位沟通磨合,作为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及时将需求反馈给高校,对教学课程的改革具有极大的助益。
苗圃依托母体高校在物联网相关领域科技、人才优势,整合政府、社会有效资源,为构建投融资体系,搭建包括财务、法律、专利、资产评估、标准化认证等中介服务平台,成为创业企业的运作、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全方位服务的桥梁,为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创了新思路。(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孵化体系见图1)
图1 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一)创新能力孵化
创新能力孵化作为创业孵化的第一步,已在南邮全校全面展开。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被纳入创业孵化体系当中,通过各种创业大赛、课程培养、成功课堂,来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具体包括:
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帮助学生熟悉创业实务。
2.建立多形式的创业教育社团:南邮创业协会、南邮职业发展协会每年举办创业讲座、创业辅导课、模拟招聘等活动,创办自己的社团报纸《创业参考》,倡导创业精神,营造创业环境。
3.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学子在“挑战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众多国家级比赛中屡获殊荣。
4.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开展创业教育与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的企业集聚优势,为创业实践提供场所。
(二)创新项目孵化
苗圃特别组建一支由高校教授、知名学者、成功企业家组成的20余人的创业导师团队,为学生创业开展创业技能、市场规划以及技术方案等方面的指导。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充分引导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三)创业人才孵化
在对创新成果孵化的过程中,苗圃也培育出了创业人才,通过各种创业大赛、课程培养、成功课堂,来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业人才孵化的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多形式的创业教育社团,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STITP)项目,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创新企业孵化
创新能力孵化、创新项目孵化、创业人才孵化为创新企业的孵化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创新企业由创业人才引领,通过先期的创业实践,社会资源与创业经验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同时,通过接手有延续性的创新项目,令创业企业能够更快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在创新企业中,学生能够高效而非盲目的迅速转化为员工身份,科技成果也可以通过和高校对接尽快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从而使得创新企业能够为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
四、学生创新创业苗圃在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孵化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支持作用
通过研究苗圃构建模式,我们发现创新创业培育机构在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孵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落实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构建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苗圃以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扶持大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业活动。苗圃作为具有南邮特色的创业孵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坚持开展“选苗、育苗、移苗”工作,不断将优质项目孵化培育成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脱离的壁垒,推进了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培养了大量创业人才,发挥了创业教育及指导、创业模拟及实践、创业服务及研究等重要功能,成为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提供专业创业指导,促进创业经验交流
学生创新创业苗圃充分发挥创业教育指导的功能,依托母体高校及大学科技园,邀请专门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创业导师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研究、创业平台搭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开展创业孵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苗圃通过不定期邀请已成功孵化的学生创新企业负责人为正在孵化中的学生创新企业讲授创业成功经验,以及通过举办相关行业企业的项目合作交流座谈会,极大的促进了在孵学生创新企业的发展。
(三)配备相应软硬件环境,推动创业服务及研究
学生创新创业苗圃通常依托母体高校建设于校区内及学校周边,方便快捷的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多项优惠政策及服务。苗圃根据大学生创业企业规模,为学生创业企业提供20平方米左右的创业工作空间并免费提供办公桌椅、文件资料柜、空调等基本办公家具设备。大学生入园企业自入驻之日起即享受房租减免优惠政策,同时,由苗圃专职服务团队提供专业的服务与咨询,为创业大学生在学籍、户籍、档案管理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支持,全面的服务为学生创新创业打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五、以学生创新创业苗圃为依托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总结及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孵化体系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构建以学生创新创业苗圃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孵化新模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显著的提高,高校应当深化推进建设以高校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培育机构,加大宣传力度,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服务,做好人才培养从教室、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衔接工作,同时,进一步引导大三大四在校生进入创新创业培育机构进行实习实训,具体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
高校优势突出体现在技术及人才方面,如何发挥高校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一直是创新创业问题研究的焦点之一。①张苗.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籍大学生为例[J].教育学刊.2011年5月。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以大学科技园为母体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机构的方式是切实有效的,其不仅整合了多方优势资源,还享受了各种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建议高校应充分利用本校优势资源,通过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孵化机构,搭建一系列校企、校地合作平台,建设具有母体高校学科特色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创新型人才。
(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加大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孵化机构宣传力度
大学科技园作为新生事物,从国家提倡到高校建立仅短短10余年。大学科技园在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模式,构建符合新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很多高校师生对此培育机构仍处于不了解、不接触的状态。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机构应当进一步争取学校各部门支持,举办更多的创新创业活动,加大校内外宣传力度;积极与院系对接,引入准毕业生进入机构创新创业;积极与政产学研用各类机构对接,彰显学校特色及技术、人才优势,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各方面支持,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桥梁。
[1]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1).
[2]文峰,李世云.谈新形势下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06).
[3]张衍群.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8).
[4]王静.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人口与经济,2011,(01).
[5]俞金波.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及其运行[J].高教探索,2012,(02).
胡晗,男,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产业处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研究;
袁河,男,江西分宜人,南京邮电大学产业处馆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研究。
G424.4
B
1008-4428(2015)01-88-03
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课题“基于高校创新创业苗圃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XC21302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