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一八”事变时的东北军和关东军

2015-12-28

今日辽宁 2015年8期
关键词:关东军东北军师团

“九一八”事变时的东北军和关东军

◎文/安 平 Text by An Ping

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驻军始于日俄战争后。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其第5、6款规定:俄国“将旅顺、大连湾及附近领土领水租借权,与关联租借权”及组成的“一切特权”,以及租借地“效力所及地之一切公共房屋财产”“长春(宽城子)至旅顺间之铁路及一切支线,并在该地方铁道内所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无条件让与日本”。同年10月18日,日本于辽阳设立关东总督府,由陆军大将大岛义昌任第一任总督;次年,再将总督府改为都督府,内设陆军部统辖因侵驻“关东州”而得名的日本关东军。从1907年开始,关东军在东北始终维持1个陆军师团、6个铁道守备大队、旅顺重炮营和宪兵队的兵力。

1919年4月12日,为加强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扩张,提升关东军地位,日本又将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并在陆军部基础上于旅顺设立关东军司令部,实行军政分治——关东厅成为司法、行政最高机关;关东军司令部则是最高军事机关。首任关东军司令长官是曾任朝鲜宪兵队司令的立花小一郎中将,关东军地位尊崇,直接归日本天皇指挥。

关东军武器精良,90余次攻城、野战演习,战争意图明显

关东军长期侵驻中国东北地区,每两年轮换一次,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的1931年5月,已经先后有第14、16师团、第10师团、第11师团、第5师团、第2师团、第17师团、第7师团、第16师团、第15师团、第6师团、第10师团、第14师团、第16师团和第2师团侵驻东北。

第2师团为何在时隔18年后再次调驻东北?原来,始建于1873年的第2师团又称仙台师团,官兵多来自日本北方,惯于在寒冷地区作战,比较适应中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和地形。

“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关东军司令官为本庄繁中将,驻旅顺。此时关东军已经下辖第2师团、旅顺重炮兵大队、铁路独立守备队、关东军宪兵和海军两个舰队。其中第2师团是日本陆军17支常备师团之一,下辖两个旅团,总兵力约为1.04万人,师团长为多门二郎中将,驻辽阳,其第3旅团下辖的第4联队(重机枪中队)和两个大队驻长春,第29联队(重机枪中队)和两个大队驻沈阳;第15旅团下辖的第16联队(重机枪中队)和两个大队驻辽阳,第30联队(重机枪中队)和两个大队驻旅顺,骑兵第2联队驻公主岭,工兵第2中队驻铁岭,野炮兵第2联队驻海城。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沈阳兵工厂(左图)和东北大学(右图)

在武器装备方面,日军第2师团属于甲种装备师团(8个步兵大队、2个骑兵中队、4个野炮中队、1个工兵中队),拥有374挺轻机枪、83挺重机枪、72只掷弹筒、2400枚曳光手榴弹、8门平射步兵炮、16门曲射步兵炮、16门野炮和4门山炮,此外还有装甲列车和装甲轨道车,7厘米半速加农炮、24厘米榴弹炮和200发炮弹,轻重武器装备精良,配备齐全。

关东军所辖的6个铁路独立守备队也是日本正规军,军事力量强大,总兵力约为4800人,配备了144挺轻机枪、48挺重机枪、72只掷弹筒、2400枚手榴弹、8门轻迫击炮、1600发炮弹、14 门平射步兵炮、8门曲射步兵炮、7 门狙击炮、16门轻迫击炮、10门山炮、1200 发炮弹,分别驻扎在大石桥、鞍山、沈阳、铁岭、公主岭和连山关等铁路沿线,主要任务是保卫南满铁路,守备队司令官森连中将驻公主岭。

仅有正规军就能发动战争吗?当然不是,狡诈而又富于冒险精神的关东军参谋们敢于在东北中心城市挑起战事,也是看到了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在中国东北埋伏了强大的辅助军事力量,如日本警察、日本宪兵、活动猖獗又无孔不入的日本特务、数量众多的满铁情报调查人员,以及日本侨民自发组织的“义勇团”“自卫团”和各类日本右翼组织等。其中在沈阳的日本警察就有415人,日本宪兵近700人。到1931年6月,全东北日本“义勇团”达到了63061人,还有1个联合支部和7个支部的2万名在乡军人。所以,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总计有近10万人的军事力量。

沈阳是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第2师团步兵第29联队驻扎,兵力为888人,在各联队中数量最多,超过了师团长所在的辽阳步兵第16联队878人。在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前,关东军就已经在东北境内进行了90多次军事演习,实地模拟攻城战、架桥战、野战、施放水雷等,很多演习活动甚至就安排在中国军事要地附近——如6月19日、7月3日和7月10日的演习就在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附近,战争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炸毁的柳条湖南满铁路地点

东北军兵种齐全,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却执行不抵抗政策

1931年5月1日,东北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步兵旅,实现了与中央政府的军制统一。独立步兵旅辖28个旅、79个团,还有独立骑兵1个师、7个旅,炮兵3个旅、两个独立团,1个工兵团、两个工兵营,1个铁甲车队。在国民革命军序列之外还有辽宁省边防军步兵3个团、骑兵4个团,黑龙江边防军步兵3个旅、骑兵4个团,热河陆军1个师、3个旅,并配有炮兵两个团、骑兵两个旅和辎重营、工兵营、特务队,河北、察哈尔驻军12个旅,东北宪兵9个大队;空军航空大队辖5队,有飞机260架;海军有3个舰队、两个海军陆战大队和海军补充队、水上飞行队、水道测量队,甚至有水上飞机航空母舰,东北军总数超过了30万人。从满洲里到山海关,分别驻守在昌图、沈阳、锦州、兴城、北镇、通辽、克山、洮南、长春、哈尔滨、围场、承德、隆化等广大地区。

1931年7月20日,受到张学良庇护的国民革命军第13路军总司令石友三倒戈,东北军分出8个陆军旅、两个骑兵旅、两个炮兵旅前往关内作战。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地区有17个步兵旅、3个骑兵旅和1个步兵师,总计19万兵力,对于不足10万人的日本关东军仍然占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沈阳市内有军警部队约8000人,主力部队是驻守沈阳的王以哲步兵第7旅3个团,约6800人,同时配有骑兵连、重迫击炮连、坦克车队(轻型坦克12辆)和通讯连、特务连。在东北军中,第7旅编制完整,军事素质好,抗日士气高,是名副其实的东北军王牌旅。第7旅下辖3个团,每团3个营,每营4个连,每连3个排,每排4个班,每班有10到12人。由于东北军自有现代化兵工厂——号称“远东克虏伯”的东三省兵工厂,武器弹药充足:每个团均装备1个重机枪连,12挺马克沁重机枪;1个迫击炮连,6门8.2公分口径迫击炮;1个平射炮连,4门3.7公分口径的平射炮;各步兵连配备120支步枪,12挺轻机枪,2门掷弹筒,12支掷弹枪。东北军还拥有军事学校:东北陆军讲武堂(沈阳)、吉林省军官教练处和黑龙江省陆军讲武堂分校(齐齐哈尔),武器精良,训练有素,东北军的军事实力远超当时中国其他军队,甚至超过没有海军和飞机的蒋介石嫡系军队,与关东军相比也不逊色。

但是,装备精良、官兵素质良好的东北军面对日军的多次挑衅,只能听从长官命令——“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既疏于防范,也没有进行战争动员。

当时的《盛京时报》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报道

“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击溃北大营近万人东北军

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独立守备第2大队第3中队在川岛带领下,从虎石台出发向南行进至文官屯,分给河本末守中尉1个分队(7人)沿铁路继续向南至柳条湖附近埋伏,其余向北大营以北、以西方向布置。

10时20分,河本引爆柳条湖铁轨附近的炸药,并在现场留下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作为证据,诬称南满铁路遭到东北军破坏,铁路守备队受到攻击。以爆炸声为号令,第3中队从高粱地中窜出来攻击北大营;在沈阳大和旅馆的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接到爆破成功的电话后,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名义命令关东军进攻北大营和沈阳东北军;独立守备第2大队的1个炮兵班以架设在“大和旅馆”院里的24厘米大口径榴弹炮远程轰炸北大营,配合进攻;另外两个中队、1个炮兵分队从南站乘火车于晚11时5分到达柳条湖,与第3 中队会合,总计500余日军猛攻北大营西营区、东营区和兵营东南方向的东北无线电总台。

事发突然,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第7旅毫无防备,加之张学良判断错误,曾经给东北军下达了不予抵抗的命令,致使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日军击溃。仓皇撤退中,东北军牺牲了320名官兵,小部分自发的英勇抵抗毙伤日军20余人(一说为40余人)。至19日晨6时30分,关东军占领了沈阳。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长达14年侵华战争的序幕,也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此后,在短短的4个多月时间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工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工业基础国内先进的东三省128万平方公里全部沦陷,3000万同胞惨遭日寇铁蹄蹂躏。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The Northeast Army and the Kwantung Army in the September 18thIncident

Before launching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the Kwantung Army had carried out the military exercises for over 90 times in the northeast territory of China and many of the exercises took place adjacent to Beidaying, the military station of the Northeast Army, displaying a clear intention of starting a war.

On May 1st, 1931, the Northeast Army was combined into the military system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reorganized as the Independent Infantry Brigade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With a total number of more than 300,000 people, the military strength of the Northeast Army was virtually far more than any other troops in China and not inferior to the Kwantung Army.

However, in face of a series of Japanese provocations, the well-equipped elite army had to obey their high commander’s order “Remain tolerant, do not resis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were off guard, not to mention any war mobilization.

When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happened, the 7th Brigade of the Northeast Army stationing Beidaying was left unguarded. Meanwhile, Zhang Xueliang, Chief Commander of the army, made a wrong judgment to the situation and ordered the garrisons not to resist. Consequently, more than 10,000 garrisons at Beidaying Military Station were annihilated by the Japanese. On the way of a hasty retreat, a small portion of the Northeast Army spontaneously undertook the heroic resistance against the Japanese aggression, killing above 20 Japanese soldiers (or more than 40 according to other resources). Till 6∶30 am. of September 19th, the Kwantung Army occupied Shenyang.

猜你喜欢

关东军东北军师团
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下场和历史结局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各部队最终下场如何
齐齐哈尔日军“忠灵塔”探析
谈东北沦陷谁之过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使用化学武器探析
二战日军的“窝囊废”师团
关东军的强力干预与郭松龄反奉事件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
论西北“三位一体”大联合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