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杂交公牛生长发育情况调查报告
2015-12-28王荣民娄佑武丁君辉吴志勇刘继明罗义春
王荣民,娄佑武,丁君辉,吴志勇,刘继明,罗义春
(1.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 330046;2.吉安市畜牧兽医局)
西吉杂交公牛生长发育情况调查报告
王荣民1,娄佑武1,丁君辉1,吴志勇1,刘继明1,罗义春2
(1.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 330046;2.吉安市畜牧兽医局)
为加快吉安牛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总结杂交改良效果。选择0~24月龄吉安牛、杂一代和杂二代公牛225头,分别对其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5个阶段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组牛在0~6月龄时生长发育最快;各体尺指标及体重均呈现出随杂交代次提高而增加的趋势;24月龄时,杂一代牛除体高与吉安牛无显著性差异外,胸围显著地提高了5.48%(P<0.05),体斜长、管围和体重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8.15%、10.85%和34.43%(P<0.01);杂二代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各项生长指标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12.88%、22.84%、19.84%、34.58%和97.27%,(P<0.01);吉安牛及杂种牛的体重估测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利用西门塔尔牛对吉安牛进行杂交改良,杂种牛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性能,表现为体型明显增大,骨骼粗壮,育肥效果良好,且以杂二代牛育肥效果更好。
西吉杂交公牛;体尺;调查
吉安牛产区地处江西中部偏西、赣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过去,吉安牛主要作为役用为当地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经过人们的长期选育,形成了吉安牛的四肢粗壮,耕田持久力强,体型紧凑偏小和耐热等特性。但是,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牛的役用功能逐渐弱化,其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产肉性能低等特点已不能适应当前肉牛规模化生产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区陆续引进西门塔尔牛对吉安牛开展杂交改良,并取得了良好的改良效果,提高了养牛的效益,促进了当地肉牛生产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总结几十年来吉安牛杂交改良成就,我们对吉安牛及其杂种牛的体尺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旨在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指导吉安牛综合开发利用和培育适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的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1.1 调查方法
2014年10月,在吉安市的泰和、吉安、安福、永新、永丰、吉水等县选择0~24月龄吉安牛(吉安♂×吉安♀)、杂一代(西门塔尔♂与吉安♀的杂交一代)和杂二代(西门塔尔♂与西吉杂一代♀级进杂交的杂交二代)公牛225头,分别对其初生(0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5个阶段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调查,每阶段、每个组合选取15头公牛。
1.2 指标计算
育肥指数=体重(kg)/体高(cm)
体重(kg)=胸围(cm)×胸围(cm)×体斜长(cm)/估测系数
体长指数=体斜长/体高×100
体躯指数=胸围/体斜长×100
胸围指数=胸围/体高×100
管围指数=前管围/体高×100
注:估测系数为常数,6月龄以下时,吉安牛为12 394,西杂牛为9 444;6月龄以上时,吉安牛为10 762,西杂牛为9 495。
1.3 数据处理
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体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对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与体重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
主成分公式:Z=a1X1+a2X2+a3X3+a4X4
其中Z为主成分,a1、a2、a3、a4为主成分得分,X1、X2、X3、X4为对应的体尺指标。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b0+b1X1+b2X2+b3X3+ b4X4
其中b0为常数,b1、b2、b3、b4为回归系数;X1、X2、X3、X4为回归系数对应的自变量。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体尺
初生至24月龄吉安牛、西吉一代、和西吉二代公牛体尺指标调查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杂交组合公牛的体尺情况cm,kg
从表1可知,各体尺指标及体重均呈现出随杂交代次提高而增加的趋势,各阶段均以杂二代牛的体型最大。各组牛的体尺增幅最大值均出现在初生~6月龄阶段,其中杂一代牛的体斜长和体重增幅最大,分别为94.19%和490.15%;杂二代牛的体高和胸围增幅最大,为51.03%%和80.85%;吉安牛管围增幅最大,为30.68%。
12月龄,杂一代牛与吉安牛生长指标除管围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生长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其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体高和体斜长分别比吉安牛提高了4.72%、14.49%、9.88%、5.91%和56.51%;杂二代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15.64%、12.19%、11.82%、30.50%和60.94%(P<0.01)。
18月龄,杂一代牛的胸围和管围与吉安牛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体高和体斜长分别显著提高了3.22%和4.71%(P<0.05),体重极显著提高了24.26%(P<0.01);杂二代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13.80%、17.18%、15.71%、18.62%和77.23%(P<0.01)。
24月龄,除杂一代牛的体高与吉安牛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吉安牛,其中胸围显著地提高了5.48%(P<0.05),体斜长、管围和体重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8.15%、10.85%和34.43%(P<0.01);杂二代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比吉安牛极显著提高了12.88%、22.84%、19.84%、34.58%和97.27%(P<0.01)。
2.2 生长曲线
吉安牛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公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生长曲线分别见图1、图2、图3、图4。
由图1、图2、图3和图4可以看出,各项体尺指标随杂交代次的提高而增加,杂种牛优于吉安牛;3种牛增长最快的时期均在初生~6月龄阶段。全期来看,3种牛体高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18月龄后增长渐缓;杂一代牛的体斜长和胸围在12月龄前与杂二代牛接近,12月龄后增长放缓,并逐渐与吉安牛相近,而杂二代牛仍明显增长;18月龄后,吉安牛除体高增长渐缓外,其他生长指标已趋于稳定,而杂种牛仍在增加,特别是杂二代牛仍有较强的生长优势。
图1 体高随月龄变化曲线
图3 胸围随月龄变化曲线
2.3 体尺指数
图2 体斜长随月龄变化曲线
图4 管围随月龄变化曲线
吉安牛及不同杂交组合公牛的体尺指数见表2。
表2 不同杂交组合牛的体尺指数
从表2可以看出,吉安牛、杂一代和杂二代公牛的体长指数均呈现出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但吉安牛在6月龄后已趋于稳定,杂一代公牛在12月龄趋于稳定,杂二代公牛在18月龄趋于稳定。
体躯指数:除0月龄外,各组合牛随月龄增加变化不大,在6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时,各组牛之间差异不显著。
胸围指数:在12月龄以后吉安牛和杂一代牛趋于稳定,杂二代牛呈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管围指数6月龄后3种牛各阶段浮动较小,且大致呈现出随杂交代次提高而增加的趋势。
杂种牛的育肥指数在各期均极显著高于吉安牛(P<0.01),吉安牛的育肥指数在18月龄后趋于稳定,杂交牛的育肥指数仍随着月龄的增加而明显增加,12月龄前杂一代牛与杂二代牛无明显差异,12月龄后各组牛的育肥指数大致呈现出随着杂交代次提高而增高的规律,18月龄后杂二代牛的育肥指数极显著高于杂一代牛。
2.4 主成分回归模型
吉安牛、杂一代和杂二代公牛18~24月龄体重估测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通过计算得知,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与体重相关性较高,均可进入回归模型;主成分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最小为0.95,决定系数(R2)及调整决定系数均较高,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表3 18~24月龄不同杂交组合牛体重估测回归方程
3 讨论
3.1 引入西门塔尔牛对吉安牛进行杂交改良,可以显著增加其杂交后代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等体尺指标,尤其是对杂交牛体重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如杂一代和杂二代牛体重分别比吉安牛提高了34.43%和97.27%。
3.2 通过对体尺指标的增长曲线进行分析,得出3种牛在断奶前(0~6月龄)生长发育强度最大。吉安牛在18月龄左右各生长指标已渐缓或平稳,说明此时吉安牛基本达到体成熟。0~18月龄期间杂一代牛与吉安牛生长趋势较为一致,但生长性能要优于吉安牛,18月龄后生长渐趋平稳;而杂二代牛18~24月龄仍有较强的生长优势,由此可以推断杂交二代牛生长性能优于杂一代,体成熟较吉安牛更晚,生长发育能力更强。
3.3 通过对体尺指数结果分析,3种牛的体斜长、胸围和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对于体高的增长逐渐占优,即由以四肢骨生长为主转为躯干骨生长为主,这符合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吉安牛在6~24月龄、杂一代在12~24月龄、杂二代牛在18~24月龄体长指数基本稳定,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吉安牛、杂一代牛和杂二代牛的体斜长增长开始变缓,与体高增长速度较为一致。3种牛在6月龄及以后体躯指数较为恒定和一致(121~126),说明体型结构已相对稳定。管围指数大致呈现出随着杂交代次提高而增加的趋势,而杂交代次的提高其体高也随之增加,说明杂交代次的提高牛的骨骼更粗大。通过杂交改良可极显著提高其育肥指数,如24月龄的吉安牛的育肥指数2.59,杂一代牛为3.43,杂二代为4.56,以杂二代牛最高,且体高3种牛随杂交代次的增加而增长的,说明杂交二代生长性能要好于杂交一代,而杂交一代牛的生长性能又要优于吉安牛。
3.4 通过对牛的体尺指标和体重进行主成分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了各品种牛的体重估测模型,相关系数R最低为0.95,调整决定系数R2最低为0.90,模型拟合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利用测量牛的体尺指标来估测18~24月龄牛的体重。
综上所述,随着杂交代次的增加,杂种牛生长速度更快,体格更大,骨骼更粗,育肥性能更好,而且能较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在我省引入西门塔尔优良品种对吉安牛进行杂交改良是可行的,但级进杂交三代以上的杂种牛是否会降低生长性能和适应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4 小结
4.1 利用西门塔尔对吉安牛进行杂交改良,杂种牛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性能,表现为体型明显增大,骨骼粗壮,生长育肥效果好,且以杂二代牛效果更好。
4.2 西杂二代牛在24月龄仍具较强生长优势,建议在牛源较为紧张的地区,其育肥出栏年龄可适当延长至24月龄以上。
4.3 吉安牛及杂种牛的体重估测模型拟合效果比较理想。因此,该模型的确定将为今后我省吉安牛及其杂种牛的选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1]赖以斌,等.江西畜禽品种志[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9~300.
[2]昝林森,朱晋生,辛亚平.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杂交改良秦川牛效果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3,39(6):11~15.
[3]莫放.养牛生产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336~337.
1004-2342(2015)02-0020-04
S813.24
B
2015-03-27)
安牛杂交改良及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