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抚州农业产业化升级之路

2015-12-28张巍抚州市农业局

江西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南丰蜜桔抚州

◇文/张巍(抚州市农业局)

抚州农业产业化升级之路

◇文/张巍(抚州市农业局)

抚州享有“赣抚粮仓”美名,在全省上下鼓足干劲掀起新一轮发展升级高潮的大背景下,抚州农业如何实现产业升级?

抚州农业特色鲜明、基础夯实

通过这么多年各级政府推动,全市基本上形成了十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粮食产业集群。以临川、金溪、东乡为主的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10万亩,稳产250万吨,享有“赣抚粮仓”美名。全市粮油加工企业172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63家生产、饲料加工企业3家生产、食品生产企业3家、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3家。主要产品有精制大米、米粉、高麦芽糖浆、方便面等,主要销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及国内各大中小城市。

南丰蜜桔产业集群。以南丰、南城等6县(区)46个重点乡(镇)为主的南丰蜜桔种植加工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稳产100万吨。全市南丰蜜桔鲜果经销及加工龙头企业60余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盟、中东等20多个国家,成为我国外销量和外销国家最多的单个柑桔品种。

生猪产业集群。以东乡、临川为主的生猪基地,年出栏生猪280万头,为全国重要生猪生产基地。全市拥有种猪及商品猪养殖企业54家,产品主要销往沿海地区和本市市场。

崇仁麻鸡产业集群。以崇仁为主的崇仁麻鸡养殖基地,年出笼麻鸡6000万羽。全市拥有麻鸡养殖及加工基地5家,2014年销售收入6.7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广昌白莲产业集群。以广昌、黎川、宜黄为主的白莲基地,面积达15万亩,产量0.8万吨,其中,广昌县种植面积9万亩,为全省白莲价格形成中心、产品集散中心和科研中心。

食用菌产业集群。以黎川、广昌、宜黄等县为重点的茶树菇为主的食用菌基地,生产能力达到5.5亿袋,其中,黎川县生产能力达3亿袋,为全省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县。

特色水产产业集群。以黎川、资溪为主的鳗鱼养殖基地,面积达8000亩,为省内最大鳗鱼生产基地;以南丰、黎川为主的龟鳖基地,面积达4万亩,为省内最大的龟鳖生产基地。水产品总产达17.57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养殖6.58万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中药材产业集群。以临川、金溪、广昌为主的中药材基地,面积达15万亩,其中,临川黄桅子基地为江南最大黄桅子生产基地。

香料产业集群。以金溪为主的香樟基地,面积达到4万亩为全国第二大香料生产基地。

资溪白茶产业集群。以资溪、黎川为主的种植区,种植面积5万亩,总产0.1万吨,2013年江西十大名茶之一。

截至2014年底,抚州市农产品获得市级以上商标123件、占全市商标总数的53%,其中中国驰名商标的有4件,分别是南丰县柑桔技术推广中心注册的“南丰蜜桔”、江西南丰振宇集团公司的振宇ZHENYU及图、江西华茂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注册的“光临”商标、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注册的“阿颖”商标,江西省著名商标61件,抚州市知名商标58件。3家企业平均就有1件注册商标。

发现经营问题、找准原因

距2001年抚州市政府下发《抚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五”发展规划》已有10多年,但还存在着“多而不强、强而不优、优而不响”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

组织化程度不高、标准化水平低。2014年全市以临川、金溪、东乡为主的粮食种植面积614.14万亩、粮食总产286万吨。农村标准化种植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影响了粮食产业规模化生产(全市机械化水平分别是机插18%、机耕水平87%、机收水平77%);另一方面粮食初级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全市163家大米生产企业分布在全市各乡镇进行加工,年处理原粮130.3万吨,而设计能力达466万吨,能力利用只有28.3%,全市还有35家大米加工企业长期停产,大部份企业吃不饱处于半开工状态。

精深加工少、商品附加值待提高。抚州农产品加工环节一直是产业发展升级的瓶颈。以抚州特色产业中发展规模最大、产值最多的南丰蜜桔产业为例:南丰县2014年蜜桔种植面积近70万亩、产量80万吨,销售收入20多亿,加工方面只有华夏五千年和吉香林生产的桔酒、桔饼、桔糕等,销售收入占鲜果销售的5%。加工环节薄弱最重要一个原因是精深加工投入成本高、开发出来的产品销售前景不明朗,农业企业缺少资金和人才的支撑。

拓展能力有限、市场未细分。抚州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虽有名气,但多数人只知特色不知品牌。如南丰蜜桔已跻身“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行列,同时还注册了泰纳、赣龙、微红、柳浪等10多个企业商标,但很少有消费者关注南丰蜜桔是哪家公司种植的、哪个品牌的好点。大多数企业没有细分市场、拉开与其它柑桔类水果的价格,导致南丰贡桔成为“大路货”。

技术人才不足、发展后劲乏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产业化升级战中更为重要,但实际情况是“两只腿”先天不足。一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泥腿子”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乡镇农技服务站2167人,其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到50%,且大多年纪偏大;另外是农业科技研发的“科技腿”待加强。农业企业本来就比其它行业条件艰苦、待遇低,农业科研更难吸引到高端人才。

扶持资金多而散、投入比效益不明显。从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以来,各级政府和部门都纷纷加大了农业投入力度,如南丰县从2009年开始,每年拿出500万专项资金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000多万元扶持蜜桔产业,截至2014年年底往60万亩桔园投入了近2亿元,但平均每亩每年投入只有300多元,只够施一次农家肥。

对症下“药”、突破发展瓶颈

抚州农业产业要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实现质的飞跃,就需要对症下“药”。

首先要“固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无论是哪一种利益联结方式,都是在保证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上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在载体链接上,积极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引导各种类型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中介组织联合与合作,鼓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跨区经营,增强服务功能;在风险防范上,积极探索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引导企业采取订单、合同、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其次要“增值”。抚州市应以农产品加工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围绕优质高效和精深加工,示范推广一批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种植效益好的农作物新品种,提高产品的优质率和加工率。

三是要“强龙”。要继续围绕提升龙头企业加工增值能力和带农增收能力建设,重点做好三篇文章:鼓励企业以资本运营、品牌市场为纽带,加快优势龙头企业裂变扩张的“强龙壮龙”文章;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推动同类企业或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带动能力明显的“聚龙舞龙”文章;培育企业融资上市,加快推动上市进程的“扶龙帮龙”文章。

猜你喜欢

南丰蜜桔抚州
来了南丰不思归
新余蜜桔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及防御措施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新余蜜桔科技小院项目获评通过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Task 10
新余蜜桔留树保鲜试验结果初报
2017年江西省艺术创作会议在抚州召开
南丰蜜橘逢大年
江西新余:又是一年蜜桔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