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野下的公益平台建设
—— 浦东新区团委“淘公益”项目的探究与反思

2015-12-28李太斌

社会治理理论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益事业社团志愿者

李太斌

大数据视野下的公益平台建设
—— 浦东新区团委“淘公益”项目的探究与反思

李太斌

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及其瓶颈与突破

近年来,上海市社会公益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自2012年以来,上海市社会建设委员会已经举行了两届“十大社会创新项目评比”活动,并基此来引领和促进包括社会公益在内的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第二、公益社团的大量涌现,包括已经注册的公益社团和大量尚未注册的公益社团;第三、大批高质量公益项目的涌现和运作,绿主妇、淘公益等公益项目获得了第二届上海市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荣誉称号。

另一方面,上海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瓶颈,而且这些瓶颈的影响也日益凸显。立足于公益项目的设计与运作过程来审视,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具有良好资质的公益社团;第二、缺乏有效的志愿者招募与管理策略和手段;第三、公益社团的资源整合力度尚待进一步提升;第四、公益项目的成效评估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事实上,如何有效突破这些瓶颈已经成为当前推动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突破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瓶颈需要在理念和方法两个方面做出重大改变,大数据的提出提供了理念基础,而互联网技术(包括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则提供了方法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在大数据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重新梳理和建构公益项目的策划与运作机制,并基此强化各种信息的沟通与共享机制,从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实现社会公益事业的长效发展。

浦东新区团委青年公益平台“淘公益”项目(文中简称为“淘公益”平台)的启动和运作是秉持大数据理念、运用互联网技术突破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瓶颈的众多尝试之一。正如“淘公益”项目介绍中所说,淘公益秉持“快乐志愿、健康公益”的理念,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核心,搭建公益服务平台,力图实现志愿者、公益社团、爱心企业和受助群体的需求和资源的整合发展。

二、助力公益社团发展,提升公益社团服务资质

采访淘公益负责人顾倩。

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公益社团的发展水平,大量具有良好资质的公益社团的存在是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讲,一家具有良好资质的公益社团应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公益性,即公益社团应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向某些特定或不特定对象提供公共的、福利性的服务;其次是规范性,即公益社团的所有行为均应符合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公益项目运作程序清晰,规范明确;再次是专业性,即公益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应立足于专业调研与分析基础之上,并以专业化的方式来进行运作,以确保公益项目的服务成效;最后是高执行力,即公益社团应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期的设想有序展开,并基此不断提升公益社团的公信力。

公益社团良好资质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项目的不断策划与执行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公益社团的内部治理与外部链接能够体现出社团的规范性;公益项目的目标人群、实施策略和开展方式能够说明社团的公益性与专业性;公益项目能否如期举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能否完成预定任务能够说明公益社团的执行力。在公益社团公信力日益受到质疑的今天,采用何种方式将上述有关材料如实全面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并获得公众的信任就成为公益社团获得良好资质的关键。

浦东新区团委青年公益平台“淘公益”项目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助力公益社团发展,提升公益社团的资质。首先,“淘公益”平台会全面审查在平台上发布公益项目信息的公益社团的有关材料,包括组织章程、活动宗旨、治理架构等,由“淘公益”平台来判断公益社团的规范性。事实上,只有经过“淘公益”平台的审查,得出该社团具有规范性之后,该社团才可能借助于平台发布公益项目信息。其次,“淘公益”平台将公益社团策划的项目呈现在公众面前,由公众根据自己的阅历感受和知识结构来判断社团的公益性和专业性。最后,“淘公益”平台关注公益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允许公益社团、志愿者、受助群体甚至是公众如实且及时地上传项目活动开展时的图片、文字和视频文件,全方位地呈现公益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及其成效,为公众自己判断公益社团的执行力提供足够多的数据资料支持。

“淘公益”平台自身并未将公益社团的专业性和执行力作为是否允许该社团发布公益项目信息的依据,从而为新的公益社团的成长提供了空间。在此过程中,这些新的公益社团不断策划和组织实施各种公益项目,社团的执行力得到锻炼,社团的信用资质则逐渐提升。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在“淘公益”平台登记注册的公益社团已经达到426个。为了便于志愿者和公众查阅,“淘公益”平台从活动类型、活动区域和活动时间等方面对这些公益社团进行了梳理和分类。网站信息显示,目前“淘公益”平台注册登记的公益社团仍主要来自于浦东新区,活动内容已经覆盖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宣传宣讲服务、大型赛会服务、社区文化教育、扶贫助困关爱、公益机构服务、专业技能服务、便民服务、应急服务、语言服务、环保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心理辅导、援外服务、交通、文明劝导、敬老助残、科普、维权、文体活动、助学等领域。

三、拓展志愿者招募方式,健全志愿者管理机制

志愿者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益项目的重要执行者,志愿者的招募及管理状况怎样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微公益事业来说尤其是如此。

从确保公益项目成效的角度来看,志愿者的招募及管理工作最好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招募到的志愿者对志愿工作有着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愿意积极投入到志愿工作之中,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二是招募志愿者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所招募到的志愿者应具备该公益项目开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三是志愿者需遵守公益社团的有关规章制度,按照公益项目的特定要求准时到场,认真参与、到时离场。从志愿服务工作自身成效发展的视角来看,还应做到对志愿者进行组织化评价,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等。

传统的志愿者招募更多采取组织化渠道来进行,而且志愿者更多为在校大学生或者在职青年员工。组织化渠道招募的优点在于:首先能够确保志愿者的参与人数,对于规模较大的公益项目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除了志愿者自我约束之外,还有志愿者本人所在单位的监管与激励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够确保志愿者的有效付出。当然,组织化渠道招募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难以有效维持,从而会导致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发生。对于微公益项目来说,组织化渠道可能无法保障招募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与约束机制,在很多公益项目中,对志愿者的监管、评估和约束形同虚设,并未真正开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健全志愿者招募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和选择。借助于网络平台(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可以建构志愿者招募的社会化动员机制,为那些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参与公益活动的路径。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组建志愿者数据库,从而便于公益社团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那些更合适的志愿者。

事实上,浦东新区团委建立“淘公益”平台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招募和管理志愿者。诚如新区团委在项目简介中所说,“淘公益”项目旨在解决当前志愿服务工作瓶颈凸显的四大难题,即志愿服务碎片化、尚未形成社会化动员模式、缺乏组织化激励的有效手段及青年自组织管理难度等。

“淘公益”平台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志愿者登记注册为媒介,组建志愿者数据库;其次,按照擅长领域、服务区域、志愿者状态、服务时间等,对志愿者进行分类介绍,以便公益社团了解和挑选适合项目的志愿者;再次,借助于二维码名片,“淘公益”平台将如实记录志愿者参与公益项目的情况,包括活动现场签到签离、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以及公益社团、受助人、其他志愿者等对该志愿者参与情况的评价等,并基此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积分。而且,其他公益社团也可以看到对某一志愿者的评价,并作为今后是否选择该志愿者的重要依据;最后,通过积分回馈规则,(淘公益网站针对志愿者实施积分回馈规则,根据志愿者在做公益活动时所累积的时间来换算相应的积分,当志愿者积分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积分兑换,积分兑换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优惠券兑换、技能型兑换、实物兑换。) “淘公益”平台对长期热衷参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荣誉计划、成长计划、快乐计划和学习计划等,以充分调动和维持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借助于社会化评价和积分回馈规则,“淘公益”项目努力建构志愿者监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淘公益创新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化评价方式和项目反馈评估方式。

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淘公益”网站注册。据统计,当前“淘公益”网站的注册志愿者已经有35000余人。为了便于公益社团和志愿者相互了解和互相选择,“淘公益”网站对志愿者和公益社团进行了完全一致的类型划分。

四、优化公益项目设计,完善项目监管机制

尽管“淘公益”平台的初衷是突破志愿服务工作瓶颈,激发和维持青年参与公益的热情,但从平台设计时起新区团委并未将“淘公益”平台仅仅停留在志愿者管理这一层面,而是将“淘公益”平台定位为“整合各方面的公益需求和资源,实现由公益社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爱心企业资助、困难群体受益的自主运作开放式平台”。这其中,公益项目的发布最为重要,因为公益项目居于核心位置,将公益社团、志愿者(包括爱心企业)和受益者(部分公益活动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志愿者,但更多公益活动的受益者是特定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儿童、低收入人群等。)等要素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借助于“淘公益”网站,公益社团发布经过受益者需求分析和自己精心设计的公益项目方案,并以此来吸引和动员志愿者参与,争取爱心企业的物力和财力支持,从而为公益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扎实的人财物基础。

从最初的设想和实际运作情况来看,我们发现,“淘公益”平台在公益项目的形成与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如下作用:

第一、发现群体需求,推动公益项目的设计与策划。公益项目的设计有两大导向:一是受益者需求导向,即通过及时了解和分析受助者的需求来明确公益项目主题,进而思考公益社团拟打算提供的服务,最终明确项目方案;二是志愿者能力导向,即通过及时了解和分析志愿者能够提供的服务来确定公益项目的主题,进而明确受助者群体,包括群体特征、区域分布和人数等,最终形成项目方案。从最初的设想来看,“淘公益”网站首先选择的是受益者需求导向,在网站首页有一栏目为“申请帮扶”,为困难群体表达自身困难、得到有效帮助提供便捷。不过,“淘公益”平台的运作也体现出了志愿者能力导向:志愿者填写“我能提供的公益服务”信息,供公益社团设计公益项目和寻找志愿者时参考。

第二、提供宣传平台,建构公益项目筛选机制。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于网络平台来宣传自己的公益项目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公益社团不得不面对和必须采取的举措。不过,对于任何一个公益项目来说,网络平台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公益项目主题明确,策略合理,网络平台能够扩大项目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和爱心企业的关注与支持,提升志愿者和爱心企业对公益项目的认同;反之,如果公益项目主题不太明确,策略不尽合理,尽管网络平台也能够扩大项目的知晓度,但项目的影响力却不会因此而有所提升——项目因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无法调动起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与爱心企业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网络平台借助于志愿者和爱心企业的认识与判断建构起了公益项目的筛选机制,成为检验公益项目方案质量的重要媒介与指标。

第三、及时呈现项目进展,加大项目实施监管力度。近年来,很多公益社团及公益项目的诚信度和公信力收到公众的质疑,倡导“写一篇微博捐一粒米”的茶缸网也未能摆脱这一嫌疑。究其原因,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不公开是公众质疑公益项目的主要原因。“淘公益”平台一直致力于及时公开项目的进展状况,允许公益社团和志愿者(包括爱心企业)以文字、影像、媒体报道、志愿者评价等方式及时上传有关项目进展的信息。“淘公益”还允许志愿者将相关信息发布在自己的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中,接受更多公众人士的监督。借助于信息公开,通过手机终端与网站时时联动,“淘公益”平台致力于建构较为完善的公益项目监管机制,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其实效,从而不断提升项目的诚信度与公信力。

第四、多方收集信息,完善项目评估机制。公益项目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受到质疑的另一个原因是公益社团和有关机构未能及时对这些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所以,有必要多方收集信息,及时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事实上,在“淘公益”平台看来,该平台的创新点之一就是运用新媒体创新项目评估反馈机制,通过手机终端与网站时时联动,真实记录活动实效,降低项目评估的成本。借助于新媒体(手机终端),公益社团和志愿者在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互评,其中志愿者对公益社团的评价内容包括组织方对活动的发起、组织和管理及活动质量等。在双方互评的基础上,“淘公益”网站将评价结果及时发布在网络平台上。

经过“淘公益”网站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有多个项目借助于平台发布信息,招募和管理志愿者,反馈项目进展情况及评价结果等。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网站发布公益活动695个,大型公益项目专题20个。

五、完善网络公益平台建设的建议

与传统的资源整合方式(包括志愿者管理)不同,“淘公益”平台基于大数据理念,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碎片化”的社会各方力量(如公益社团、志愿者和爱心企业等)整合起来,参与并推动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并基此推动着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基于“淘公益”项目的运作经验,我们认为,有必要基于大数据的理念,重新审视以公益项目的策划与设计、组织与实施、评估与反馈等为核心环节的公益事业运作机制,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长远发展。

第一、正确认识大数据及其给社会公益事业带来的变化。近年来,“大数据”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并被广泛运用。一般认为,大数据指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大数据走的不是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是采用“全貌”分析的方法,因而具有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真实性)等特点。对社会公益事业来说,大数据至少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信息采集方法的根本性变革;二是数据分析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就此而言,我们认为,应基于大数据给社会公益事业带来的上述两个方面的变化来设计公益网络平台的基本架构。

第二、基于大数据,提高公益项目设计与志愿者招募的精确度。通常情况下,公益社团应根据受助者的需求及接受方式、志愿者的参与意愿和能力以及自身的宗旨、使命与经验等来策划公益项目。结合大数据,公益平台可以了解受助者的潜在需求、现有满足方式及其偏好,了解志愿者的参与意愿、偏好与特长,分析可能获得的资源及其类型、数量,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公益社团,从而能够促使公益社团在策划公益项目时做到有的放矢,策划出最受欢迎且社会效益最佳的公益项目。同时,公益平台可以结合大数据,协助公益社团招募到最合适的志愿者,也可以协助志愿者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且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公益项目。

第三、以大数据为工具,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平台。公益平台不仅仅是公益项目发布和志愿者招募的平台,也应该是一个信息披露平台。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公益平台应披露一些与公益项目策划、实施与评估有关的信息,如:公益社团的基本情况、活动领域、已开展项目及成效、评价等;志愿者的基本情况、意向服务领域、已参与项目及评价等;爱心企业的基本情况、意向支持领域、已支持的项目及提供资源情况等。借助于信息披露平台,公益社团、志愿者、爱心企业和受助者等均能获取一些自己关注的信息,以便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

第四、推动公益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网络公益平台对公益社团及其项目进行宣传与监管的同时,还应为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毕竟,公益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最终需要依赖于公益社团来承担,公益项目的吸引力及其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益社团自身的资质。除了为公益社团提供受助者、志愿者及爱心企业的有关信息之外,网络公益平台还可促进公益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公益社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与技术支撑,以推动公益社团的规范化运作和健康发展。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志愿者招募与管理方式、公益项目的运作机制均遇到了一些瓶颈。只有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方式与手段,才能突破这些瓶颈,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视野和互联网技术(包括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信息收集、记录、分析和沟通的方式,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向。我们相信,沿着这一新的路径和方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将会更加顺利。

(李太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职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公益事业社团志愿者
志愿者
缤纷社团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爱让我们在一起——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研究
K-BOT拼插社团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