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城市内涝的克星

2015-12-28柴逸扉插画宋柳

世界环境 2015年5期
关键词:内涝溢流海绵

■文/柴逸扉 插画/宋柳

寻找城市内涝的克星

Looking for the key cause of the urban inland inundation

■文/柴逸扉 插画/宋柳

时间转眼已进入9月,夏天和我们渐行渐远。和往年类似,今年的夏天唱主角的不仅有高温,还有暴雨。降水量丰富的暴雨缓解了旱情,为人们带来了清凉,但同时,它也考验着城市里的“下水道”。

北京“看海”、杭州上演“白娘子水漫金山”,武汉、南昌、福州……这些城市都在今年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甚至有的路段积水可以漫过汽车顶部。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均有上百座城市发生内涝。

为什么城市会发生内涝?怎样才能解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恐怕需要回过头来想一想,什么情况下雨水能够自然分流、不形成积水。

话说在纯天然的条件下,大自然就像是一块“海绵”,能够在降水丰富时吸水、储水,在降水稀少时能够释放水分,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举例来说,每当降水形成时,它们或直接降落在江河湖海;或通过湿地、绿地等自然地面渗透到地下,一部分被湿地所吸收,其余的下渗到地下河流,最终流入江河湖海。不论是土壤还是植被,它们都既有吸水的功能,也有将水分下渗到地下的能力。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版的城市模式全面流行,城市建设破坏了自然“海绵体”。大量水泥、柏油等硬质铺装替代了原来的土壤和植被,使得雨水在落地后无法直接透过地面下渗,更何况是直接吸收雨水。

尽管各城市都修建了排水管道,但是一旦遇到强降雨也是“双拳难敌四手”。排水口少、井口小、管道直径不够大、位置不合理,这些都使雨水无法全部流入排水管道,只能“任性”地在地表“乱闯”,如果降雨持续且强度不减,雨水更加无处可排,自然造成城市内涝。

据专家分析,城市开发建设前,70%-80%的降雨可以通过自然滞渗进入地下,涵养了本地的水源和生态,只有20%-30%的雨水形成径流外排;而城市开发建设后,由于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的下垫面硬化,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入渗地下。

找到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我们就更容易探寻到解决之道。重新让城市恢复原生态下吸收、释放雨水的“海绵”属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海绵城市”这个称呼诞生了。它所特指的就是能够发挥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不造成内涝的城市。

比如在湖南长沙的沙湾路,一个看似普通的路段就设置了有雨水收集与利用功能的浅草沟,它将植被下的土壤进行了分层。最上面是植被覆盖层,在覆盖层中铺设了有孔的软式透水溢流管,中间是隔离层,最底下是蓄水的砾石层。因为颗粒大,空隙足,雨水可以储存在里面。每当遇到暴雨,土壤中的水分达到饱和有余时,水就会渗透进溢流管,溢流管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多余的水便能流进地下排水管中。

而像在浙江嘉兴,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十分强调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普及屋顶绿化、铺设可渗透路面,将雨水有效收集,并使用在浇花、洗车、冲厕所等方面。目前来说,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已有16个。

在国外,海绵城市的建设已产生不少经典案例。像日本采用最具特色的技术手段是建设雨水调节池,发展了多功能调蓄设施;而德国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控制排污量,他们制定雨水费用征收标准,结合各地降水状况、业主所拥有的不透水地面面积,向业主收取应缴纳的雨水费。这项资金主要用于雨水项目的投资补贴,以鼓励雨水利用项目的建设。

当然,在学习国外经验方面,中国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措施。在此基础上,适度参考国外经验也有助于完善我们的规划,更好地建设“海绵城市”。

猜你喜欢

内涝溢流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海绵是植物吗?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钻井溢流智能预警技术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精细控压钻井溢流检测及模拟研究
溢流染色机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