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军过草地走过亘古无人迹的六百里沼泽地

2015-12-28本刊编辑部

中国西部 2015年25期
关键词:张思德炒面陈赓

红军过草地走过亘古无人迹的六百里沼泽地

甘孜州丹巴县大渡河峡谷 摄影/何林隆

过草地的七个昼夜,是红军长征途中最艰苦的一段历程,其行程之艰难,是后人无法想象的。

前国务院副总理耿飚曾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六百里草地,那种恶劣的地理和气候是世上少有的。一汪汪的黑水、泥潭,一丛丛的杂草、枯叶,没有可做标志的地形地物,只是一望无际的水汪、草丛、泥潭。草地上空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臭气、腐草沉积,在泥潭上覆盖着,发出扑扑的叹息。天气一日多变,狂风、浓雾、暴雨、雪粒、烈日、冰雹,轮番向我们袭击。虽说是走在平地上,却比爬山还累。不知什么时候,脚下的腐草便会突然冒出一个泥坑来,这时就得赶紧卧倒,从泥坑上面滚过去,稍一怠慢,就会陷下去,越挣扎陷得越深。有的同志想去救人,结果会一起被泥浆吞没。”

想方设法筹粮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一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七天七夜里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都印刻了在历史的石碑上,也烙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那年8月,正值草地雨季,纷纷的落雨使得本来泥泞的沼泽更加湿滞,加上天热,草地就像闷着烤的漫漫泽国。而红军的部队就是在这个时节向草地进发。

进入草地前,为了解决粮食紧缺的问题,红军将士想尽了一切办法。比如,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五六斤,有的只有三四斤。

虽然如此,但是在过草地途中,粮食不足仍然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横宽300余里,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虽名为“草地”,其实是高原湿地,以泥质沼泽为主。红军过的草地正是其中川西北若尔盖地区。

这片草地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黑河(亦称墨曲河)和白河(亦称葛曲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起了重要作用。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

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一片茫茫。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吞没。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

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这样,一天下来,精疲力竭。

在杂草下还到处是积水,有些地方三四十里,水深及膝,犹如泽国。水呈黑色,多数地方的水不能饮用,若不慎喝了含有毒质的水,立刻肚子发胀,甚至会中毒而死。地下泥浆深度很难探到底,一不留神,踩破了有草根的地皮,就会陷入泥中,很难爬起来,如没有人帮助,就会陷入无底的泥潭。

草地天气异常,每日阴雨连绵,雨雪纷飞,乌烟瘴气,满目凄凉。部队有时走了七八十里路,到达宿营地,各人只能找一点草叶子垫着屁股,坐在草地上,两三人背靠背地打着盹。柴草找不到,就是找到一些也点不燃、烧不着。

摄影/何林隆

救人尝毒草

红军将士有这样的说法,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当年的红军,往往是一个人陷进去后,另一个人伸手去拉,用力过猛也会被带着陷进去。后来有了经验才知道,要慢慢移动身子才能上得来,或者将绑腿带缠在被陷同志的腰间才能拉得上来。那个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被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一下子很难好。二怕下雨。草甸本来就难走,天下着雨,脚底下更软、更滑,稍不慎就摔倒,掉进泥沼里去。三怕过河。草地上有不少河,有的水浅好过一点,有的河宽流急很难过,如果遇着下雨就更难了。身体虚弱,挨冻受饿,禁不住冰冷的河水刺激。几乎每过一条河,即使是一米深的小河,都有战士倒下。

黄克诚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有一次,部队正在蹚水过河,突降暴雨,河水猛涨,激流滚滚,尚在河中的人不少被大水冲走吞没。就这样,数不清的红军战士陈尸草地。”

然而,过草地最大的威胁是饥饿。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一下雨,青稞麦被淋湿了,就成疙瘩,再用开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吃着不经饿。如果直接吃黏疙瘩,又难以下咽。还有不少同志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带的就是青稞麦。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带得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咬青稞麦既吃不饱,又难于消化。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这时候,草地才过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一半。肉全部分给各连队了。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命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四川仪陇军人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当时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朱总司令的警卫班长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

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昏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

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朱总司令知道这件事后,赞扬了张思德。

长征路上陈赓将军的“错”

陈赓将军在长征时任红军干部团团长。他曾和一个十几岁的小红军之间发生了一段感人而遗憾的故事。他生前就曾多次对人讲:长征途中,他犯了一个官僚主义错误,以致一个本可走出草地的红军小战士最终倒下了。每每回想起来,心中如鞭笞一样,痛悔中充满了酸涩。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令这位功勋卓著、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革命先辈如此自责呢?

那是1935年8月的一天,身为中央红军干部团团长的陈赓由于腿伤,过草地时,落在了大部队的后面。

整个草地仿佛是一个危机四伏的陷阱,天空不见飞鸟,地上不见走兽,满眼是绿油油的野草浸泡在黑黝黝的沼泽里。人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摇摆不定的浮桥上,稍不留意就会陷入沼泽中无力自拔。部队越往前走,困难越多,特别是粮食,有的建制连队全连凑不足一斤青稞。

陈赓同志在两名战士的搀扶下,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朝前艰难地挪动。这天中午,当他们一行三人正奋力追赶着大部队时,遇到一个掉队的红军小战士。只见他年纪约十四五岁,瘦削的脸上还流露着稚气。他斜背着一个包,又肥又长的军装上沾满了泥污。见陈赓他们走近,他不好意思地咧嘴一笑,然后立在那里。

一向幽默乐观的陈赓见状,爱怜而关切地问道:“小鬼,你怎么掉队了。是不是肚子里闹起了革命?”

小战士望着这位戴着眼镜的“老红军”,知道他是一位首长,便笑着说:“没有。”

“没有?”陈赓拄着拐,围着小战士左看右看,有些将信将疑,“不对,你肯定饿了,走不动才掉队的。”

陈赓不由分说,立即将挎包从身上取了下来,那里面装着他忍着饥饿省下的小半袋青稞炒面。他连忙将手伸进去,打算抓一些炒面让眼前的小战士充饥。

不料,先前还踉踉跄跄的小战士居然机敏地往后一闪,又在原地蹦跳了几下,然后将肩上的挎包变戏法似的往陈赓眼前一晃,调皮地说:“别看你是首长,我的炒面比你的还多呢。”

陈赓一看,只见那挎包的下半部确实鼓鼓的。可他为什么掉队呢?陈赓还有些不放心,便开玩笑似的问:“既然肚子里没闹革命,那为啥走得这么慢?是不是想当逃兵,给藏族乡亲当女婿?”

“谁说的。”小战士一急,不服气地说,“你们大人腿长,走路快,我当然赶不上。不过……”说到这里,小战士闪动一双大眼,狡黠地说,“和首长你比,我算走得快的。”

陈赓愈发觉得眼前的小战士可爱,于是他夸张地做出“跑”的姿势,笑着说:“那我们俩比赛一下,看谁走得快,谁先走出草地。”

小战士得意地一笑,手往前一指:“行!可是,首长的腿不好,我让你一程,你先走。免得别人说我好手好脚,占首长的便宜。”

陈赓用手指往那个小战士的鼻梁上刮了一下,说:“好吧,那就开始吧。”

走出了几里地,陈赓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他不断回头看,就是不见那位小战士跟上来。他突然停下来,将手重重地拍在脑门儿上,惊呼一声:“快,往回找他去,我们上当了!”

“上什么当?”陈赓身边的两名战士不解地问。

“那小鬼包里的炒面有问题。为了不分我们的粮食,他做了手脚,多么可爱的战士。”

然而,当陈赓他们心急火燎地返回原地时,小战士已静静躺在了草地上。陈赓抱起小战士,拼命呼喊,小战士已没了气息。陈赓将小战士身上的挎包取下,急忙翻开,一个硕大的焦黑的牦牛骨露了出来,那上面还留有小战士几颗清晰的牙印。

陈赓抱起小战士余温尚存的遗体,泪如泉涌,久久不忍放下。

从此,小战士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他的记忆里。他常用这件事教育部队干部,他说:“没有兵哪有官?我们带兵干革命,一点不能粗枝大叶,更不能犯官僚主义错误。以那个小战士为例,我当时能多个心眼儿,发现一点苗头,给他一些炒面,他也许就能走出草地。”

这样宁肯牺牲自我也要拯救他人生命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在长征途中说不完道不尽。也就是这样,红军将士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行程约600里,终于完成了北上抗日的任务。

(责任编辑/罗晓庆 设计/张籍匀)

摄影/何林隆

猜你喜欢

张思德炒面陈赓
张思德精神永放光芒
炒出来的麦香味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峰会炒面”
传奇名将陈赓
炒面蛋糕
青年陈赓革命生涯中的几段往事
为了一碗炒面的奔跑